当前位置:钟楼人大 > 代表之声 > 内容
钟楼(邹区)新光源与新型照明产业园规划建议
发布日期:2018-08-30   来源:政府办 浏览次数:  字号:〖
 

一、邹区照明产业概述

(一)邹区照明产业基本情况

邹区,是中国第二大灯饰灯具聚散地,是华东地区照明行业最重要的产品贸易核心区。在中国照明产业里,邹区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邹区照明产品贸易市场主要由邹区灯具城、光辉灯具城、发得灯具广场、邹区灯贸中心、邹区灯博广场、华日升广场等灯饰灯具卖场组成,简称“一中心两城三广场”。其中邹区灯博广场、华日升广场目前处于在建阶段中。

整个区域灯饰交易体量庞大,总经营面积(已建成)约60万平方米,仓储面积达80万平方米,市场经营户数3000多户。邹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物流便利。目前物流配载企业300多个,线路达200多条。具备很强的区域乃至跨省辐射能力。

由于其位于国内照明电器产业集聚的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雄厚。2007年,被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授予“中国灯具城”称号。

邹区在照明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2014年,该区域照明产品整体销售额达90亿元。2016年,邹区照明产品整体销售额已经达100多亿元。

虽然在照明产业整体上,邹区在国内排名第二。但在户外照明这个细分领域里,邹区及周边区域,则是不折不扣产业里的No.1。尤其在路灯及工矿灯、景观亮化照明产品的交易上,邹区一直保持了行业龙头地位。

邹区一中心两城三广场中的邹区灯具城,建于1993年6月,1994年3月28日正式开业,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77亿元,现有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有营业店面1200多间,经营户600多家。主要经营民用灯、工矿灯、舞台灯、草坪灯、节日霓虹灯、各种光源及厨卫小家电等。

邹区灯贸中心,是一中心两城三广场的“中心”。项目始建于2010年,是一家以开发商业地产与经营为主的企业,具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家贰级资质。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万元,项目总投资为20.22亿元。

项目总占地面积13.5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53.37万平方米,共分为A地块、B地块、C地块、D地块、E地块五个地块,规划建造以灯具商场、酒店、办公、住宅、车库为一体的综合性灯具贸易中心。

项目规划以“规模化、多元化、整体化”为原则,通过“一心、三轴、四组团”打造辐射全国、领先华东的邹区灯具专业市场。

邹区灯贸中心在照明市场的布局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室内照明的国际名品灯饰城,二是户外照明的中国路灯城。

其中户外照明的中国路灯城,是照明行业里的细分市场。它既填补了户外照明专业卖场的空白,更顺应了户外照明在未来十年的风口发展趋势。2017年,中国路灯城联手国家级行业协会组织中国照明学会,举办了中国(邹区)户外照明经销商大会、中国(邹区)户外照明行业年度评选等活动,在照明行业影响巨大。同时,中国路灯城还不间断的组织主题沙龙、入驻企业商户培训、全国渠道推广“脚印计划”等活动,引领邹区照明市场从传统卖场逐渐转型升级为互联网时代的贸易服务平台。

光辉灯具城,创办之初为3万平方米大棚式市场。2009年6月,投资1个亿,将西区的大棚市场改建成了一座4.5万平方米的“光辉精品馆”。2013年,经营面积10万平方米的光辉博览中心投入运营。该项目同时创建了光辉国际大酒店,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集餐饮、住宿、休闲、商务办公等多功能服务于一体,大楼主体18层。

发得灯具广场,2005年12月8日开业,卖场面积为6万平方米。该项目以品牌商业照明、家居照明、花式灯具零售和批发为主的大型专业室内灯具市场。多个铺位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目前已汇集琪朗、诺克、开元、金达、宝辉、帝丰、雷士、松下、欧普、飞利浦、天基、新特丽等几十家国际、国内著名品牌。

邹区灯博广场,是香港海德投资集团斥资打造的商业综合体,占地面积48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占地面积212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项目一期投资达3.6亿美元,为外资进入常武地区商业地产、服务业领域的最大项目。目前灯博广场项目尚处于在建阶段中。不过,邹区灯博广场的招商工作已经展开多时,在招商政策上,也有比同业更大幅度的优惠。

华日升广场,项目占地面积为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21万余平方米,总投资约为16亿元。设计主体建筑1-6层为商业;7层为配套餐饮;8层为项目体验中心。同时辅楼部分还集星级酒店、办公等多业态组合为一体。目前该项目处于在建过程中。

(二)邹区照明产业的历史成因分析

邹区照明产业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邹区一些有识之士,看准了邹区地处南北中国中心位置的地利优势,率先搞起了灯具买卖的商业。1993年,邹区灯具城的雏形“邹区镇商城”正式营业,这标志着邹区灯饰照明产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1995年至2004年,邹区灯具城相继进行了三次扩建,建筑面积达到10多万平方米。1997年,邹区光辉灯具城建成。2005年,发得灯具城正式开业。2007年邹区镇被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授予“中国灯具城”的称号,并且复评获得三连冠。2010年,邹区灯贸中心项目启动。至此,邹区目前已经开始运营的照明灯饰卖场项目,全部就位。

所以,邹区照明产业从诞生之初,乃至发展至今天这样百亿级别的市场,其DNA里带来的就是贸易集合、商品聚散、物流配送,这是一个标准的以贸易成市,并以区域交易中心为核心发展动力的产业聚集区。

邹区照明产业的产生及发展遵循了三个规律。

首先是在国家大时代经济环境下,催生了一批特色区域经济。应该说,每个时代都有财富热点产生,并且财富热点会随着经济总体发展及环境的变化而“转移”。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财富热点在加工制造端。这既符合全球经济的发展,更是中国经济环境的写照。与之配套的就是商品的渠道流通。京东商城的刘强东在总结商业渠道发展历程中,把渠道模式分为四个阶段的四种表现。第一阶段就是集贸交易模式,然后顺序是大商场、商业连锁体、互联网+实体店面。所以,无论是早期的北京中关村,还是常州的邹区,都是在经济大时代环境下的商业需求产物。

其次,充分利用固有资源,放大并形成交易聚集,进而形成产业链,就会演化为规模产业。邹区倚靠南北中国交通要冲的地理优势,将浙江等南方省份早期发展出来的照明灯饰商品,在邹区进行集中交易。这样即让北方中国采购节省近一半的时间成本、物流成本,同时也可以让售后等配套更贴近消费终端。与交易共同配套发展起来的,就是物流产业。今天邹区的物流产业成熟度,远超照明产业龙头区域广东中山古镇。就这一点而言,邹区是有其他区域不可比拟竞争优势的。

第三,政府对产业的支持与引导非常重要。这一点在中国各个区域都有明显的例证。邹区照明产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政府都起到引导与推动的作用。无论是从地方基础规划与建设,还是在照明产业提升,邹区镇政府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即如前面所列的“中国灯具城”称号授予确认,就是邹区镇政府全力推动的结果。可以这样讲,任何一个区域的特色经济,如果离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全部由市场需求进行调节,都不会形成真正规模产业的。

(三)邹区照明产业目前存在的短板及发展瓶颈

互联网及电商的兴起,给很多传统产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改变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加剧了很多区域产业原本存在短板的显现。在进入到经济新常态阶段后,邹区的照明产业发展也遇到了整个照明行业遇到的瓶颈。同时,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邹区照明产业自身也显现出一些缺失和弱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照明产业结构不均衡。邹区照明产业是因贸易而起,所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各方资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简单贸易买卖上,对于产业链更前端的制造,一直关注不大。当然,形成这样的局面有很多原因,比如贸易资本投入少,回报周期短,经营风险小,进入门槛低等。再有周边相关配套供应链没有形成,原材料零配件及人工,都不如广东具有优势等。

这样的结果就是贸易与制造比例失调,配套产业缺失。这些情况造成了邹区在照明产业后续发展中,尤其是当产业从低端产品竞争进入到品牌竞争阶段,就会因为缺少产业大生态环境,未来发展空间逼仄。事实上,这些短板已经严重的制约了邹区照明区域板块的发展,也大大的限制了邹区照明产业的辐射能力。

2、未能形成区域品牌影响力。即便是发展了20多年的市场,在很多照明行业人的认知中,邹区还是影响力甚小的。比如在LED技术核心区深圳,很多企业管理者,提起邹区都是懵懂的表情。这固然是因为深圳LED企业偏外销居多,他们对国内市场了解的不够深刻。但也确实说明我们邹区在区域品牌建设方面,该补的功课尚需很多。

另一方面,在国内照明行业普遍印象中,一提起邹区照明,很多人就揶揄的说那是一个质次价低的买卖地,那里的商户多是靠贩卖无品牌低价格产品获得生存的。在照明行业里,深圳LED企业普遍不认同中山古镇的企业产品品质。而中山古镇的照明制造企业,在面对邹区照明商户时,却能找到产品品质的优越感。

造成邹区区域品牌影响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邹区缺少在照明行业里占据龙头地位的企业。无论室内照明或室外照明,抑或中游零配件或下游成品制造,邹区都没有在某一领域里产生领先行业的企业。即是在最擅长的国内贸易领域,邹区也没有出现类似照明交易排名第三临沂那样的销售巨头存在。

3、邹区整体照明企业及经销商小、散、乱,对国际贸易影响甚少。邹区虽然有数千家做照明产品的,但年营业额过5000万的却凤毛麟角。更多的照明产品经销商及部分制造企业,受制于企业主要决策者的影响,在渠道建设、品牌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上,要么缺少前瞻性的规划,要么因为产品或团队的制约,束缚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正是因为前面所说原因,邹区就一直未能形成国际照明市场的较大影响。照明行业里有一句话:看一个地方是否生意好,就看老外采购多不多。坦率的说,现在邹区的几大市场里,外贸订单少之又少。即或有一些针对邹区产品的外贸订单,也是通过国内其它贸易公司转手交易的。

4、产业人才缺失,管理、研发、产品高端能力较弱。在人才方面,邹区固然没有办法跟深圳或中山古镇相比。但即使是一般企业的中级或初级人才,在邹区也是缺失严重。客观的讲,这不是邹区照明一个行业的问题,它可能有更多其他相关因素的制约。但无论如何,人才缺失带来的管理、研发、制造等短板,都是影响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5、相关配套产业缺少,影响更大市场空间的发展。在邹区照明产业,经营业态狭窄,商户之间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定位中低端产品的企业。更多关联交易不能产生,市场发展空间受限。如果能在邹区出现更多相关业态,把邹区交易能力、物流配送资源发挥到极致,应该会在很大程度上,扩展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6、互联网时代新的商业模式尚未出现。就目前邹区照明的实体卖场而言,已经建好和在建的,已经达到100万平方米。这是非常巨大的体量。相对而言,邹区又缺少类似中山古镇那样的产业链基础,这样消化面积机会有很大的问题。

事实上,互联网及电商要解决的,就是跨区域的商品供应链问题。最受其影响的,恰恰就是邹区这样以交易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古镇这样的产业核心区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更不用说邹区了。

二、整体照明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照明行业一般情况及行业走向

照明行业2015年国内全行业销售额为5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出口额453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LED照明产品出口额108亿美元,同比增长20%。

2016年1—6月,全国照明行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32.73亿元,同比增长5.78%。其中:6月份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23.58亿元,同比增长3.41%。

对比之前行业数据,全行业销售额与出口额增幅已经从十位数降为个位数,2014年的数字分别为10.5%和15.5%。

所以产生这样的情况,分析原因有两大诱因所致。一是由于中国照明行业之前一直高速发展,制造产业供应量很大,目前已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产能明显过剩。而恰在此时,全球经济进入平缓发展阶段,国内外照明产品需求增长空间不足;二是由于中国照明产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市场基数已经很大,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已经较高,但国际市场增量空间同样有限。

2016年,中国照明行业整体一季度照明产品出口额为8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4.8%,这种情况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情况表明中国照明制造行业形势严峻。

预计未来三到五年之间,中国照明产业市场销售很难再有两位数的增幅,中国照明产业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进入新常态阶段。

在LED照明方面,自2015年开始,中速增长成为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随着技术的进步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影响,2016年产业发展延续2015年的平缓增长态势,LED照明将由替代消费阶段转向按需照明和超越照明阶段。

在“十三五”、“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政策引导下,2017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将继续朝着智能化、信息化、品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从产品层面看,LED通用照明产品竞争逐渐从替代阶段步入普及阶段。LED发展促进新型灯具的开发,推出更多智能化控制及一体化设计。LED照明应用技术开始涉及更多不同类型照明和其他专业领域,而且做得比传统的性能更好更智能。

LED制造企业开始分化,更趋向产品细分化开发生产。但是,LED产品相关技术标准仍未能全面性规范化,缺乏创新,仿冒抄袭等问题一直存在。产品设计的同质化严重,引发无序价格战恶性竞争,丧失自身竞争力。

从市场层面看,由于过去几年受到全球经济萎缩影响,LED照明市场整体增长放缓。目前,企业发展强者愈强,资源继续向大中型实力企业集中。从事低端产品制造的小企业夹缝生存困难,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别是下游应用企业竞争异常激烈,产品同质化,恶性价格战也令市场竞争更趋混杂,中小型照明制造企业倒闭破产频发。

同时,由于上下游环节挤压,使企业订单量及利润空间继续缩小。

传统国际照明大品牌如飞利浦、欧司朗等纷纷退出通用照明市场。也促使国内各类型企业深度思考,开始重新进行发展战略规划和布局,加快业内和跨界资源整合、兼并收购、资本运作、品牌建设和海外市场拓展。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企业逐渐意识到应避免单打独斗,更多的抱团多边形合作或联盟经营出现,从而使自身更具竞争力,以及得到可持续发展空间。

未来照明产业发展趋势有两大部分。一个趋势是国内光源生产企业规模生产LED替代灯的同时,大举进军LED灯具市场。在可预见时间段内,这一趋势仍将继续。这个趋势会加大传统灯具生产企业生存压力。

智能照明是未来照明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智能照明系统是包括灯具、传感器、通讯装置和控制系统软硬件组成的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在室内外智能照明还处于初级尝试期,在市场实际应用中,属于起步阶段。

以人为本的照明理念将成为场景应用趋势,以人为本的照明是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照明,这是照明产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二)户外照明正在成为风口

在照明行业整体增幅向缓的同时,户外照明却异峰突起,形成了近年来不多见的风口趋势。据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户外照明市场份额,都在140%的速度增加中。户外照明行业主要由道路交通照明、景观亮化照明、工矿企业照明、指示标牌等部分组成。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加快,城市景观照明环境建设,成为继房地产开发之后的又一个蛋糕市场,越来越受到政府与各方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各个城市景观亮化工程启动频繁,LED户外景观市场也是普遍被看好。据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LED景观照明市场产值为478亿元,2016年景观照明的产值则为500亿元。

据相关调查表明,优良的城市景观照明,可以使犯罪率和交通事故大大降低。同时也让市民对其所处的城市环境,感到安全舒适。这极大的增加了市民的幸福指数。

在现代城市环境中,一个城市的形象,除了历史古迹、人文建筑,更可以来自于夜晚景观。北京奥体中心夜景、上海外滩夜景、天津海河夜景、武汉两江三岸夜景等等,都是城市的主要形象标志。应该说,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具备开发城市夜景的自然条件及人文基础。

城市的夜景工程也带来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对于现代人来说,白天激烈的工作,只有晚上才能放松。而此时在惬意舒服的环境中,购物消费,都会为当地经济创造更大的价值。事实上,向城市夜晚要GDP,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管理者的共识。

(三)智慧控制与照明的天然关联: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能家居

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智慧城市的: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目前,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预计投入,已经超万亿,已经有500个城市进行智慧城市试点。

当智慧城市成为新的趋势后,路灯就被纳入了重点关注的范围。首先,智慧城市需要一个在城市里“点”的合理布局。其次,所有的点要能与通讯、控制、监控、数据抓取对接互联。而具备这些功能的,莫过于遍布城市布局均匀的路灯。即是说,路灯天然就是智慧城市的最佳载体。所以,路灯已经成为智慧城市规划者们优先考虑对象。

与智慧城市同期发展进行的,则是智慧社区的发展。

照明本身就是智慧社区最重要的部分,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感知,进行环境调节及数据采集互动,真正形成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信息智能终端一体化,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对社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七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让“五化”成为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方式,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让居民生活更智慧、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谐、更文明。

在照明与智能控制中,最早出现的概念,就是智能家居照明系统。时至今日,智能家居照明形成了两大阵营。一类是整体控制系统,把照明当做是其中一部分,进行光环境的控制调整。另一类则是把照明作为进入家居的主要端口,由照明牵引设计整个智能家居系统。这一类系统的逻辑是照明是房间中分布最广泛、涉及节点数量最多,甚至可能成为互联网进入“智能家居生态”入口。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对光的需求。有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智能照明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81.4亿美元。2017年到2020年产业复合年增长率为22.7%。智能家居系统里的照明,成为了LED光源时代的照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在实际市场操作中,已经有案例将家居照明,通过智能链接,进行家庭教育、智能养老对接、安全门禁进行控制。比如深圳矽伟智科技的“小智陪你”的照明与智能音频或动作抓取控制,深圳中海域科技的儿童房照明与早教系统,深圳安防科技照明门禁控制系统等,这些都是照明与智能家居很好的结合,未来市场空间极其巨大。可以这样说,即使再保守的估计,这些泛照明的市场与应用空间,也远远大于照明产业本身。

在照明与智能控制方面,目前国内尚无比较集中的区域。一些具体产品研发,都散落在不同的企业里。相对而言,深圳因为国际化都市的优势,在人才、科技及信息方面有着领先照明关联产业或细分领域的总部基地的优势。同时,因为深圳背靠香港,可以通个这个平台对接国际市场及技术前沿。因此形成了智能照明及控制的技术与研发的相对集中。但深圳一直不是国内商业流通的主要区域,所以,未来极有可能会在国内照明集中区出现该类细分产业的集中,进而形成区域产业高地。这个优势一旦形成,是可以牵动更多关联产业共同扩张的。如产业情报信息、行业高端论坛、技术交流与商业孵化、高附加值的核心产品制造、关联产业跨界融合等。

早在2015年。小米智能家居团队就与木林森、阳光照明、欧普照明和飞利浦等13家照明行业企业签署联合声明,共同推进智能照明在家庭的使用。时至今日,很多具体智能照明产品,已经进入普通市民的家居生活。

(四)关于白光通讯

白光通信技术又叫“可见光通信技术”,其原理是将需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LED灯具的驱动电流上,使LED灯具以极高的频率闪烁。虽然人眼看不到这种闪烁,但是通过光电探测器可以检测到这种高频闪烁携带的通信信息。基于白光LED的可见光通信技术融合了光通信和无线通信二者的优点,顺应了白光LED器件作为下一代绿色固体照明光源的发展趋势,是一种高速灵活、绿色环保的新型通信技术,且因为通信电路可以和LED灯具的驱动电路完美集成,应用前景巨大。

除了上面所说,可见光通讯还有着目前其它通讯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是光波通信,无电磁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因为光线的直线传播,通信信号覆盖范围可见可控,私密性很强。加之可以利用无处不在的照明网络,所以无须新建专用网络,节能又环保。因为是光波通信,频带资源理论上高达100THz,通信速率超过WiFi很多且无需授权。总的来说,白光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新技术,解决了目前无线通信技术发展面临的瓶颈难题。

白光通讯应用领域非常宽泛而又特别。如射频敏感区的无线通信(包括医院、飞机、军舰、卫星等),这类地区的需求紧迫、具有不可替代性。再有希望利用照明网络增加通信功能的场所(包括商场、地铁站、会场等),该类市场潜力巨大。当然,还有更广阔利用空间的灯光导航定位、灯光无线供能、光学身份识别等创新应用领域等。白光通讯时代已经开启。

(五)照明细分新领域植物照明及其它

LED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半导体材料,发出光的波长可从紫外线C(~250nm)到红外线(~1000nm)广泛的区间范围,并且每个LED发出光的波长范围可以很窄。因此,它是一种真正具有频谱控制能力的且非常有效的植物照明光源。目前,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植物照明已经成为朝阳产业。

植物照明主要应用于植物工厂、植物景观以及育种照明三个领域。而目前植物照明最主要的市场是植物工厂。这一市场相对比较成熟。植物照明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产能和产量。以深圳为例,5座植物工厂就可以供应整个深圳的日常蔬菜瓜果用量。

LED应用于植物照明的市场前景相当乐观,预期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2017年植物照明(系统)市场规模约为6.9亿美金,其中LED灯具为1.93亿美金,预估到2020年植物照明(系统)市场将成长至14.24亿美金,LED灯具将成长至3.56亿美金。

美国市场的一些照明厂商正在加紧布局植物照明,并预计于2017年将有明显的营收提升,因此占比也将提高至35%。中国市场近两年逐渐成为国内外厂商布局的区域市场,比如日本三菱化学将于2017年在中国建造50个植物工厂,而国内的中科三安也大笔投入植物工厂建设,将进一步拉动市场需求。中国市场占比从2016年的12%上升到2017年的15%。

总体来说,进入到LED新光源时代后,照明产业正在分化出很多细分应用及市场。尤其在跨界应用与融合上,LED正在给照明这个传统行业,带来新的勃勃生机。

三、邹区高新产业园之新光源产业园战略考量

(一)新光源产业园战略定位与本地产业关系

产业园是形成地方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是相关产业和支撑机构在空间地理上的集中。从现代产业理论上讲,产业集群形成和产业集群效应得到发挥的第一条件就是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性。政府通过产业园区的特别划定区域,可以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配合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产业龙头企业进驻和发展,为形成产业集群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准备了条件。

就邹区本地实际情况而言,照明毋庸置疑的是重要特色经济产业之一。规划好邹区的照明产业,就为邹区及周边区域照明关联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邹区照明产业如果要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就要有“照明大生态圈”的布局。

单纯的照明灯饰产品贸易,本来利润和发展空间就已经很狭窄,对更大市场空间的撬动,更是缺乏后劲。而后互联网或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只有通过某一领域的龙头牵引,串联起更多端口,形成产业生态集群,才会在后续的区域与区域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竞争中,拥有更多资源,形成绝对优势。

邹区的“照明大生态圈”,就是本着“照明+”的出发点,打造“大邹区经济生态圈”的区域产业升级。这个生态圈首先是地理维度的,如对于华东照明及关联市场,通过两小时物流圈,就能形成供应链的核心优势。而随着这样优势的形成,一站式关联消费也会在邹区产生。比如“智能光环境控制系统”、“家居软装”、“配套小商品”、“一站式购物配套中心”、“产业观光旅游”等。随之而来的,则是辐射更多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机会。然后则是非地理维度的,比如产业优势影响、资本洼地影响、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影响等。

在邹区照明大生态圈的战略考虑中,尊重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建设的和谐关系,建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格局,也是邹区新光源产业园的重要布局。而关于这一点的考虑,是所有规划和设计的基础所在。

2、弥补邹区照明产业制造短板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一个完整的产业,必得有纵向产业链的形成,其中就包括制造基地的配套。单纯的贸易聚散,会使产业根基不稳。邹区照明产业在过去的20多年发展历程中,一直以交易为核心,没能形成制造端的链条配合,这一短板现在已经显现。纵观经济特色区域的发展,制造端资源的拥有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早期的义乌小商品,就是因为当地有设计能力、制造能力,才获得了小商品经济的发展。今天的深圳LED产业,也是凭借了制造链条完备及人才优势,在设计和技术上有超过其他区域的优势,才得以长足发展且保持了一直的领先地位。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产业链的不完善,也会制约已有优势的发挥。比如邹区在照明产品的聚散和市场销售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因为产业链不完整,较少有生产制造企业自行研发设计的产品,因此不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也就影响了邹区整体区域品牌的打造。

所以,通过新光源产业园搭建起邹区照明的优势制造平台,则是将邹区照明产业的短板弥补了。通过制造端资源的完善,邹区还可以将照明产业的设计及领先技术转移至邹区,形成邹区照明产业更大的优势。

3、打造照明关联产业或细分领域的总部基地

在很多产业园规划中,总部基地资源一直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现代企业在进行总部基地建设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区域经济规模、产业契合度、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政府支持、自然环境、区域未来规划等。

就邹区而言,凭借其在南北中国中间,华东辐射中西部要道的优势,是具备总部基地天然资源的。如果再加上邹区照明特色经济、政府大力扶植支持等因素,未来打造一个照明关联产业或细分领域的总部基地集合,是极具可操作性的。

所以界定为照明关联产业或细分领域的总部基地,是基于商业发展规律而言的。从人类商业发展史上分析,每一次商业成功,都是细分再细分的结果。这也是人类经济发展的规律。邹区新光源产业园,在细分之后再集合相关联产业的总部,就是契合互联时代长尾理论的多重服务,捆绑目标市场商业规律的。

所以要创立产业园,其本意就是要整合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龙头效应,进而通过产业园拉动区域特色经济的整体水平。站在这个角度和意义上说,室内花灯在照明行业里占比虽然很大,但邹区却没有产业链的优势,也因此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地。只有根据邹区实际情况,在照明其他细分领域,加大支持力度,才有可能形成总部基地聚集。

从更广的意义上讲,总部基地可以聚集更多商业元素,却较少的消耗自然资源。可以说是绿色经济的首善之选。

(二)产业园之于邹区照明产业未来发展的关系

1、一个区域产业得以长期发展,主要因素就在于其具有不可替代性。邹区照明产业以前的基因是简单贸易市场,可替代性很大。现在互联网带来了资讯与交易渠道的发达。过去华东区域必得在邹区采购的照明产品,现在则可以通过线上途径直接在古镇交易达成。尤其是在终端消费者方面,绕开邹区直接与古镇、深圳交易的市场份额不在少数。如果要改变这个被动局面,就需要拿出属于邹区自己的“特色产品”。而形成特色产品最好的途径则就是拥有设计、研发、制造综合能力的产业园。

2、从商业交易模式发展历史上看,无论是电商或者是实体卖场,发展趋势都是超越前一种模式的供应链在整合。电商能胜出,是因为比传统卖场优化了更多资源,将供应链缩短了,从而提高了产业效率。从照明行业发展来看,通过优势制造资源,再整合好的技术,在同区域进行贸易,就是在缩短供应链。

在后互联网时代,线下实地交易正在渐渐走出低谷,超越传统实体卖场及电商的新商业模式正在渐渐崛起。通过区位优势整合供应链,扩展贴心服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就是阿里巴巴马云说的“新零售”,也是京东商城刘强东说的“第四阶段商业模式”。

邹区具有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背靠华东,辐射全国,在新商业历史阶段,邹区完全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3、很多区域中心城市,都有照明简单加工制造能力。一些订单,可以通过零配件购买,自行简单组装。这其实就是在分流古镇及邹区的市场份额。所以,建立强大的标准化制造工厂,通过规模优势获得产业优势,也是邹区在照明行业里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4、标准制造园区,能给客商带来信任度。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只要是稍微大一些的订单,采购方就一定会到工厂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可以了解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企业规模、厂区环境等各种情况。这一方面是对订单产品品质进行保障,同时也是出于对环保、人性化管理的考虑。

邹区目前也有一些照明制造企业,但距离标准工厂,相差距离很远。为何邹区照明行业外贸订单少,就是因为没有核心设计,更没有令人信服的标准化制造企业。

所以,通过新光源产业园的标准化厂房建设,就会给邹区“照明大生态圈”又添加了重重的砝码。

5、对于一个新的产业园而言,资源已被旧有产业链优势区域消耗,是无可回避的现实。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恰恰是因为新,才因此获得更多趋势布局上的优势。这一点,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被证实。只要规划合理,发挥优势,后发优势获得成功则是必然结果。

就前面所述,照明行业因为经济大势影响,LED新光源普遍使用,新通讯技术改变等几方面原因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而这个全新阶段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因新光源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应用而创造出来的“新照明产业”。比如新能源与新光源结合的户外照明、照明与智能控制、白光通讯、植物照明等。

过去邹区因照明灯饰贸易为主,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批发零售端,又以中小企业为主,技术与经济实力弱。所以造成的局面就是对产业发展趋向控制力低,经营附加值低。很难出现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企业。当然就不会出现强势的产业集群。与之相伴随的,则是照明业界对邹区照明产品质次价低,低端竞争的诟病。这让邹区在现在照明产业里,地位及形象都非常尴尬。

如果在照明细分领域找出那些已经是必然的趋势,进而开始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建立产业优势发展的基础土壤,加之环境及政策的引导帮扶,则极有可能在新的规划里,成长出产业龙头企业。而龙头企业的存在,也会达成大产业的优势。

作为一个全新的产业园,在规划之初,就不能把对标放在照明行业目前排名第一的古镇,而是要放在更有国际产业前沿和领导力上的深圳。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中山古镇今天的简单制造优势,形成具有未来高附加值的科技照明产业优势。

重塑中国照明产业新格局,引领新照明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是新光源产业园的使命和责任。

(三)产业园与本地照明行业资本的关系

邹区照明产业20多年的发展过程,其实也就是产业资源汇集的过程。特别是一些有想法的企业老板,已经在邹区建立了制造工厂。这些工厂可以进行来件加工,玻璃或亚克力类的灯罩灯饰产品加工,或者做翻砂铸造零配件加工。但以上这些制造企业基本都属于简单的加工制造范畴。从历史成因上分析,大多数都是老乡或家人传帮带或受其影响而形成的,仅仅是掌握了某一项简单的技术,通过基础设备进行生产制造。这样的制造工厂,因为规模、人才及周围环境的限制,很难成长为中型企业,更遑论大型制造企业了。

随着照明产业不断发展,竞争在不断的加剧。邹区原有的这些制造工厂,已经不能适应新阶段竞争的需要。邹区亟需有高屋建瓴格局的照明企业出现。

在今天邹区照明从业者里,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他们很想在照明行业里,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长足的发展。甚至有部分企业,在邹区本身已经拥有了制造资源,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是将资本都流向了其他区域。一般而言,这样投向其他区域照明行业的资本,有以下三大主要流向。

一是回到老家投资建厂。这样的投资方向一般还会在照明相关领域,如来件加工及简单制造等。比较有前瞻性的还会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做太阳能、锂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做布局。但因远离照明产业核心区,很难发展成为大企业。

二是在照明消费地建厂生产,获得地域限制政策的突破。这种投资一般在新疆或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多。

三是到产业链集中区的广东中山古镇进行投资。在那里建厂的同时,也将销售系统转移至古镇。

以上三种本地外流到其他区域照明产业方向的资本,对邹区影响最大的,就是第三种投入到中山古镇的资本。这些投入除了将邹区本地资源带走外,还直接降低了邹区在产业里的整体竞争力,还把相关优质客户资源,也带到了中山古镇。

所以,通过建设产业园,把这些优秀的资源留住,并帮助他们进行企业升级,就是最好的留住资源的手段。也是提升邹区本地照明产业整体竞争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四、新光源产业园的规划布局内容

(一)产业园建设重点招商企业类型及比例

基于邹区照明大生态圈战略考虑,邹区新光源产业园在招商定位时,就应该考虑以下三个主要方向。

首先是照明产业里细分领域的领导企业,包括户外照明、智能照明及系统控制(含智慧城市、智能小区、智能家居),激光产业,植物照明,太阳能产业等。这些照明细分领域的企业,目前在其它区域还没有形成行业优势。而邹区则恰恰可以利用已有资源扶持打造。通过这些企业的进驻,就可以让邹区照明产业,在未来竞争中,获得区域整体优势。

同时,这些细分领域领导企业,对古镇的照明供应链依赖不强。也因此更有理由进驻到华东照明产品最重要聚散地邹区。

其次是对于本地资源的消化。毕竟对于邹区而言,最稳固的、最具有区域文化认同的,就是这类已经在邹区做照明产品的企业。他们的事业根基在邹区,邹区的未来与他们休戚相关,所以,这些资源的消化,是支撑新光源产业园的基础所在。

第三类招商企业的定位,则是生产性服务业大集合。应该说,邹区镇政府在生产性服务业上的投入和支持,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但针对照明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配置,尤其是一些细化项目的需求解决,还是稍显乏力。比如在邹区照明这个区域品牌的打造上,就需要一些软性平台的支撑。而在这个方面,邹区与古镇相比,的确是有差距的。

即如早该出现的本区域照明专业媒体《邹区照明》,一直在缺失中。现在碎片化时代,新媒介的影响非常巨大,并且对区域品牌的打造十分有益,但目前邹区还是没有针对这方面工作进行布局。另外,邹区有几个卖场都做了自己的网上平台,有的还投入了巨资。但事实上效果都不太好。如果经过统筹规划,就可以做的更好。这方面义乌就做的很成功。

再如邹区灯贸中心•中国路灯城举办的“中国(邹区)户外照明经销商大会”、“中国(邹区)户外照明行业年度评选”等活动,都在照明行业里引起了很大的影响。事实上,如果能通过一个公共机构来协调,邹区是可以做很多这样具有强大影响力工作的。

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情报资讯是最为重要的资源,而这方面的工作,也是需要一个平台机构来承担的。事实上,只要规划得当,这些大平台一定会有投入方主动合作。大服务平台虽然在产业园里占比很小,却能泛化出很大的价值。

新光源产业园招商资源类型比例

招商企业类别

占比%

说明

第一类,照明细分领域领导企业

60%

智能照明、激光、植物照明、新能源等

第二类,本地照明资源引入

30%

邹区产品产业资源(有门槛限制)

第三类,照明生产性服务业

10%

设计、研发、检测、人才、品牌推广、线上等

(二)基于新光源的户外照明

虽然邹区照明产业在交易额上,国内排名第二。但在照明细分领域的户外照明,却是不折不扣的龙头老大。据不完全统计,邹区及周边区域的户外照明交易额,可以占到户外照明行业整体份额的70%强。

户外照明产品一般包括道路灯、高杆灯、景观灯、庭院灯、草坪灯、地埋灯、壁灯、户外射灯、墙头灯、投光灯、洗墙灯、水下灯、LED树灯、线条灯、轮廓灯、像素灯、幕墙灯、射灯、瓦楞灯、点光源等。其中道路交通、城市景观亮化等产品,近年来市场份额一直在快速增加中。

可以纳入邹区户外照明供应链条范围的,包括邹区本地及常州横山桥、丹阳界牌、高邮郭集、宁波梁弄等。这些地方分别是户外照明不同种类的集中生产地。而邹区,则是交易中心。在过去的一个时期里,其中的一些区域也曾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交易市场,但终因各种原因归于落寞。

所以,邹区在照明产业大格局的竞争中,只要打好户外照明这张牌,就有了胜算的把握。而新光源产业园,则可以承担起这个责任。在前文所述的三类资源中,邹区本地资源恰恰就是这个方向的最好承担者,通过本地资源对接外部技术及资金投入,合作建立企业,就能快速运营并产生效益。目前邹区本地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的户外制造资源及能力,只要适当引入,完善户外照明产品链条,就会在邹区形成强大的户外照明高地资源。同时,适当规划入驻企业产品的高附加值与科技性,鼓励户外照明产品与其它应用跨界融入,即可以衍生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新光源户外照明招商企业区域列表

招商企业类型

集中区域

户外双甲资质企业,弥补邹区短板

深圳、扬州较为集中,其他区域零散

路灯上市企业,在细分领域领先产业

深圳占有LED上市公司18家

户外景观亮化企业

邹区、珠三角、宁波等区域

(三)新光源的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一样,是毋庸置疑的必然发展趋势,且智能控制是人工智能进步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必然》一书里,作者凯文凯利指出了智能正在不能抗拒的发展过程中,深刻的改变人类生活以及人类本身。看一下我们周边,就知道这个论断的正确性。

作为新一代主光源的LED,天然就具有半导体与智能紧密结合的优势。在照明产业整体向缓的时候,这恰是送给照明产业的一个大礼包。目前智能控制已经开始涉及到照明行业的每个应用领域。从智慧城市照明,到智能小区照明,再到智能家居。智能控制的应用,让照明从工程项目里小配角,变成了主要核心部分。

目前已知的智能照明市场,都是亿万级别的市场空间。在新家装的目录里,智能照明与智能控制,已经成为重要选项。

邹区照明产业在未来发展的格局中,如果要通过多个细分领域获得产业高地效应,智能照明及相关控制系统则是首选。如果获得了智能控制产业的龙头地位,则可以串联起多个相关领域,获得无法估量的市场空间。不仅于此,新光源产业园除了对邹区照明产业起到了牵引作用,对钟楼区乃至常州市的经济格局,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智能控制照明招商企业散布区域

招商企业类型

集中区域

智慧城市照明及控制

北京、深圳

智能家居照明系统

深圳、中山古镇(含小榄)、浙江

(四)新光源与新能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势。目前新能源一般指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及核聚变能等。在照明领域普遍使用的新能源,一般集中在太阳能及风能上。太阳能、风能具有普遍性、无害性、蕴藏量巨大等特点。据测算,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为17.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500-1000亿度。而风能全球潜力约为3500亿千瓦。

太阳能及风能在照明领域,与新光源LED是天然的最佳配置。在不同领域,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尽管目前已经有了很多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但因为太阳能产业在国内分布很散,与照明企业结合不够紧密,故一直到现在,国内尚未出现新能源照明产业聚集区。从目前发展趋势上看,太阳能及风能已经开始朝向优势资源区域集中。而纵观太阳能、风能照明应用,其实也仅仅处在起步阶段。更多太阳能、风能照明产业,也会随着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出现在照明市场中。

事实上,很多太阳能、风能企业,也在朝LED照明领域布局,生产制造相关照明产品。在这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的企业是北京远方动力、深圳硕日新能源等。如果新光源产业园能够有此类企业进驻,再加上邹区已有的为数众多的做太阳能路灯企业,就不难形成新能源照明产业的高地。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太阳能、风能照明产业,一定会在智慧城市、智能照明时代,再造风口,大放异彩的。

新能源户外照明企业

太阳能风能照明企业招商类型

集中区域

风能装备

天津

太阳能光伏

江苏、上海

太阳能控制系统

北京、深圳

(五)白光通讯

白光通讯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尤其是在与LED照明及指示上,可以衍生出很多种用处。如在博物馆、展会等场馆内,参观者只需要手持相应的接受设备(如手机等),就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加载了信息的LED灯传输的文字、声音、图像等,使讲解更生动立体。

将此技术应用与其他产品配合如手电筒、玩具、礼品等,就会创造出新门类产品,如手机里的电子钱包,LED请柬等。还可以将此技术用在APP上,成为新的社交工具。

在信息传输上,白光通讯可以成为即时讯息下载平台。交通信息及商业广告,都可以成为这个平台里的内容。

而未来白光通讯最大的市场,则是车用领域。汽车大功率LED前灯,可以将车牌号、车速、载重量等多种信息自动瞬间传输到各种交通检测设备上,实现自动缴费、车辆登记、测速等。从而解决了目前智能交通系统ITS中最为头痛的车辆信息采集问题。LED车尾灯也可以与后车快速传递路况、刹车等信息,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也可应用于自动车库门、私家停车场等,使之实现无人化管理。

在特种领域如井下开采,白光通讯则可以实时传输作业面工作人员情况。如果发生矿难,则会将事故发生区人员定位信息发送至井上控制中心,为救护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目前白光通讯尚处于商业推广阶段,此时也正是战略布局最佳时机。

(六)植物照明

邹区的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国家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市场年交易额超200亿,经营蔬菜类等产品1000多个品种,辐射苏、浙、皖及华东多个省份。也是邹区重点支柱经济产业之一。而作为照明行业细分领域的植物照明,正在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快速增长,所以,如果将邹区两大支持产业进行深度结合,则会创造出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进入植物照明产业开始布局的有以下一些企业。

飞利浦照明。飞利浦因为收购了Lumileds,因此奠定了在LED产业链上的完整上的地位。目前飞利浦已经在欧洲和亚洲多个国家推行其LED植物照明计划,加之其母公司荷兰正是现代园艺农业技术领先国家,具有良好的产业、技术和文化背景。同时,飞利浦也是北京植物工厂战略联盟的重要成员之一。

三菱化学。三菱化学已于2009年就成立了由LED和太阳能电池组成的照明系统,主要面向植物工厂使用,同时也成立了蔬菜栽培企业。

通用照明(GE)。GE是目前中国市场植物生长光源的重要供应商,客户资源丰富,市场认可度较高。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

欧司朗(OSRAM)。欧司朗目前在植物照明领域的主要产品是在水族照明灯上,在中国市场具有较完整的专利布局,正在考虑联合下游厂家进行更大的植物照明布局。

台湾亿光。台湾亿光的植物照明灯GL-Flora系列已经在中国推广很长时间。虽然很长一段时间,台湾亿光植物照明市场都在日本,但目前正在借助其在中国营销渠道通路,进行更大的布局。

除了以上列举企业,还有首尔半导体、日本电器(NEC)、日本锅清公司、昭和电工等知名企业,在植物照明领域进行重大布局。而国内的南京汉德森、浙江晶日照明、杭州汉徽、江苏稳润等,也都在植物照明方面有所举措。

目前植物照明还处在新兴的推广阶段,未来参与其中的企业都有机会脱颖而出。应该说,基础的植物照明技术已经不是问题,更多的是需要在渠道方面下功夫。同时,基于植物照明的系统服务尚未成型,如营养液及不同植物场地规划设计等方面。

邹区在植物照明方面,具有市场及渠道得天独厚的优势。是那些意图打造绿色环保植物工厂,生态蔬菜基地企业梦寐以求的资源。

(七)照明大交易平台及照明公共服务平台的打造(生产性服务业)

照明产业聚散地排名第一的广东中山古镇。近年来也开始进行转型升级,将发展重点放置在商业贸易大平台上。亦即将原来的以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朝向更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转型。

作为照明产业聚散地排名第二的邹区,一定要在后互联网时代,软硬两面同时建设。才可以获得弯道超车的后发优势。而达成这一切的基础,则是专业平台的规划及操作。这个责任与使命,是需要新光源产业园来承担的。

1、邹区照明产业本身就是发端于贸易。即使是在互联网电商大肆蚕食市场份额的情况下,邹区照明产业也保持了增量发展。在接下来的竞争中,邹区要从几方面发力。首先就是贸易平台的搭建。贸易是产业链最为关键环节所在,没有商业就没有产业的发展。邹区可以从户外照明及其它细分市场的贸易着手,渐渐形成分类别的照明最重要交易地。将细分品类的优势集合,再加上跨界多重服务整合,未来大邹区贸易聚散核心地就会形成。

贸易大平台的打造,可以从照明分类大会开始。如中国户外照明经销商大会,中国智慧城市高端论坛、中国植物照明营销渠道论坛、白光通讯及未来通讯技术发展趋势论坛等,都可以给邹区带来交易量及区域品牌的提升。

邹区的近邻丹阳界牌,就是汽车照明产品制造集中区。但那里一直没有基于汽车照明而形成的集中贸易。如果邹区能把细分领域的照明交易平台搭建好,界牌的制造资源就会成为大邹区产业链的一环。

如果站在更高纬度看商业,电商也不过就是整合了供应链条其中的一个部分。未来,更大链条的整合平台,就是胜出者。

2、对于邹区拥有绝对优势的户外照明产业,模具的开发,一直是竞争的核心所在。但多年来每个在邹区的制造企业,都是凭着自己感觉,投入财力物力进行开发。这样不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更让资金投入后的市场回报,成为一种不可知的赌博。

如果通过服务大平台的努力,将这些需求集合到一起,形成产品开发的众筹平台。即能让邹区制造企业获得数倍的新产品,大大增加竞争能力,同时也能避免邹区制造企业的内部竞争,形成新的区域品牌优势格局。通过这样一个大平台,也可以打通需求市场,把销售终端纳入进来,大家合力开发新品。这样就可以获得资金开发,同时也打通了销售渠道,一举多得又符合互联网思维。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有公信力的平台,资金不是最重要的。

3、在灯都古镇的发展历史中,行业媒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波助澜作用。古镇行业媒体之多在全国都很罕见,目前古镇行业媒体,包括新媒体、报刊、杂志已达数十家。这些媒体在传播、活动的过程中,都从主观或客观上提升着灯都的品牌效应。因为这些媒体都是根植于古镇,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打上来自古镇这一标签,无论他们是将照明企业家请到古镇做活动,还是将他们带到全国各地去做活动,都是古镇企业家与媒体为主导的活动,对灯都这一品牌都有极大的宣传作用。媒体多,使古镇在成为照明产品集散地的同时还成为了照明行业信息集散地。

4、古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商协会多。目前,古镇已登记注册的异地商会已有数十个,加上行业协会,数量相当可观。这些商协会的会员大的三百多,小的也有一两百会员,会员有90%都从事灯饰照明行业,因此,这些商协会的建立对促进灯饰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减轻政府管理民营企业的负担具有重大意义。原古镇党委书记余锡盆就曾感慨:“将商会工作做好了,经济工作就完成了一半。”此外,各商协会还在古镇商会的倡议下建立了秘书长联系会,每月碰头一次,通过互动更好地为会员企业提供服务。异地商会多,展现了古镇是“开放、包容”的地方特性,加上灯饰产业链完善,因此能够吸引全国各地的投资者到古镇投资,形成了“万商云集”的商业氛围。

对于当前邹区而言,商协会大量增加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而且单纯的商协会数量并不会马上带来实际效果。但可以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商协会成立及运作。在这个方面,深圳就具有很成功的操作经验。

在商协会的工作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商协会的协调引导促进职能,将更多市场方面职能转移至商协会。在产业布局方面及市场推广方面,让商协会承担更多工作,则照明企业及商户的活跃度及参与度就会大大增加。

生产性服务业大平台组成机构

服务机构

服务及支持内容

户外照明产品指数

占据户外产业引导高度,确定邹区户外照明地位

照明产业情报信息交互中心

照明产业情报交流,贸易、论坛支持

照明产品检测中心

邹区照明企业转向规范,认证等服务

邹区照明产品设计中心

打造邹区照明产品区域品牌

邹区照明联盟众筹平台

联合平台,金融支撑服务

“线上邹区”

线上的邹区照明卖场集合,铺位及产品信息,2B+2C

邹区照明品牌推广中心

《邹区照明》、大贸易平台、邹区品牌推广、跨界

邹区照明人才中心

“照明方向商学院”、大专院校、人才网站合作

未来,邹区要建设成具有“邹区特色”的照明大生态圈,要将更大范围的制造资源纳入进来。同时,进行跨区域跨行业合作,强化邹区已有的服务,打造后互联网时代邹区照明大产业。假以时日,邹区一定会为钟楼区乃至常州的经济,带来巨大贡献。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人大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钟楼区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邮箱:838018891@qq.com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