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创·资讯 创·公告 创·政策 创·风采
 
活力为先:“未来之城”当可期——“两湖”创新区聚势汇能报道
发布日期: 2022-06-07    来源:常州日报  浏览次数: 
 

遇见和造就更加美好的未来。洮滆之滨,风起潮涌。

新一轮发展的“时与势”和“产城人”,融聚于此。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两湖”创新区远景规划常住人口230万,其中核心区55万。常州,正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更有情怀、更有温度、更有质感的城市,让广大市民找到心中的“诗和远方”,让更多敢创新、勇创业、善创造的青年才俊聚集扎根。

人气旺,逐梦青年开启活力未来

城市因人而兴、因业而盛,拥抱年轻的逐梦者、追梦人。

一次偶然机会,留美回国创业的骆石川,在常州科教城创立了常州视感科技有限公司,几年间,明星产品智能吉他出货量超过30万把。“常州创新创业环境佳,团队在这里快速成长。”骆石川说,团队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目前除了在本地建厂,多数人还计划在常州安家。

今年28岁的泰州青年顾辉,高职毕业两年后下定决心留常创业,如今公司已走上正轨。“我在常州求学、生活多年,常州已是我第二故乡。我计划在这里置业、成家!”

曾经,常州以“工业明星城市”闻名全国,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才、创新人才、产业人才前赴后继,为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番,常州锚定“两湖”,打造一座青年之城、未来之城,再次向五湖四海的才俊发出诚意满满的邀请。

筑巢引凤,创新升级,营造最一流的干事创业环境。作为“两湖”主阵地,武进区率先出台机器人、集成电路、高技能、青年人才等专项政策,发布建设“长三角青年发展友好型示范城区”实施意见,努力营造与一线城市“无代差”的创业环境;长荡湖北岸,金坛区重点聚集高端创新人才,打造高端制造国际合作和产城融合科创田园重点组团;钟楼区以殷村职教小镇为主体,加大高水平职业技术学校引进力度,构建服务“两湖”、辐射长三角的高技能人才基地。

2021年,常州引进各类人才达10.5万名以上,创历年之最,其中青年人才占比88.8%。“两湖”蓝图下,将有更多人才来到常州追逐青春梦想。

事业新,产业赛道铺设“硬核”未来

放眼全国乃至全球,金坛区正选聘百名紧缺专业人才。很大程度上,这是为“两湖”创新区做人才储备。

“紧缺”的主要方向,是新能源、新基建、新能源汽车、新医药和新智能“五新产业”。报名者中,许多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学子,也有不少来自伦敦大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等的留学归国科研人员。

青年奔赴“两湖”,将成就怎样的事业?依托蓬勃成势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两湖”承诺,新人才将与前沿赛道深度融合,赢得主动和未来。

围绕打造“未来产业组团”,“两湖”创新区规划发布后,武进区举行首场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引进路演,52个参与项目涉及新能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参加答辩的北京大学博士岳鑫,研究方向是脑科学与神经科学,近期将在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注册公司,着力探索基于AI的儿童多动症治疗系统。

新材料是西太湖加速布局的另一条产业赛道。石家庄人王子琦2021年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毕业,最终选择在园区一家新材料企业任研发主管,“这里纤维配套产业发展基础好、政策扶持力度大,事业前景广阔”。

产业赛道铺就,人才纷至沓来。以中创新航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潘芳芳博士为首的研发团队,短短两年内,规模从不足500人增加到2000余人,以人才优势打造技术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助力企业在动力电池这一新赛道上不断跑出“加速度”,装机量稳居国内前三并保持高速增长。

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放大磁场效应。围绕“两湖”,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常州科教城、龙城实验室等优质创新载体不断聚集,旗舰型、龙头型、科技型项目加快落地,为青年人才配备了强有力的孵化载体,一支与未来城市能级相匹配的人才队伍加快涌入新赛道。

生活美,智慧湖湾见证宜人未来

现实城市日新月异,数字城市同步生长。

“两湖”创新区蓝图中,智慧城市建设理念与生态秀美、滨湖而居有机融合。宜居宜业、活力多元的高品质湖湾生活,正向人们张开怀抱。

在位于“两湖”创新区“中央活力区”的西湖街道,居民如果发现窨井盖破损、高空坠物隐患等问题,通过街道微信公众号的“随手拍”小程序,几秒钟内就能上传至云端平台,由“云”上汇聚的多元共治力量认领、解决。“让城市运行中的具体事件,在智慧‘一张图’里得到更有效处置。”街道党工委委员王韬介绍,今年西湖街道将着力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推动园区向“科产城人”高度融合的现代化新城转型。

位于“融合创新区”的钟楼区,今年综合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三智联动红立方”基层治理体系,非机动车偷盗、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等治理难题案件受理同比下降83%。

加快统筹布局5G、智能感知终端等设施。“两湖”创新区启动之初,就把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理念,贯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运行管理、社区建设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展现科技范、充满未来感。

智慧底座更实,服务功能拓新,为城市注入“活力因子”。优质的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资源,正加快向“两湖”延伸布局;国际社区、国际教育、国际医院等高端资源,加快引进;河海大学新校区、常州医学院、万丽酒店等项目,加快建设推进;推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打造更多家门口的“文化客厅”“体育公园”“口袋公园”……

城市新中心,科技之美、智造之美、城市之美交相辉映。

未来已来,日生不殆。常州,正精绘“五年成势、十年成形、十五年成城”的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