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陈礼斌:乡村振兴探索30年
回到首页
陈礼斌:乡村振兴探索30年
发布日期:2022-07-04    浏览数:  
 

“一人富不是富,全村富才是富!”这是1992年我当选村书记后,对乡亲们说的第一句话。

当时的殷村,是有名的经济薄弱村,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元。提起殷村,大家想到的就是“殷村芦长头,工分贰角头,社员没劲头,干部缺奔头,小伙守田头,姑娘跑外头。”

那时的我,自己创业小有起色,算是个“能人”。看到破旧的村容村貌,乡亲的艰苦生活,我心里也不是滋味。作为土生土长的殷村人,我希望能带着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多年来,殷村的土地质量差,大家耕种积极性不高。要提高农民收入,我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增加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那么,路怎么走?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编制土地规划,整治土地。我和村“两委”干部们一起,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走遍殷村的每一个角落,鞋子磨破了两双,却越走越有劲了。“礼斌,我们跟着你干!”乡亲们思变致富的心变得很齐。

1993年,殷村启动首轮土地整治。经过8年时间,全村1800亩低产农田全部改造成现代化高产农田,过去广种薄收的“孬地”变成了村民致富的“福田”。2000年,我们对原有的村办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发展起23家民营企业,形成了村里的工业园区。当年,全村工业产值突破1亿元,人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这样,村里各方面情况逐渐好了起来,家家户户也都美滋滋的。

随着产业不断升级,村办企业遇到了瓶颈。这促使我们从“小富即满”中清醒过来:如何抓住有利时机,让殷村发展上台阶?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企业发展离不开实用技能人才……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我心中萌芽。

2006年,得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要迁址重建,我多方打听联系,希望能选址殷村。一开始,校方有不少顾虑,殷村的地理位置、周边配套显然不占优势。但事成之后,校长对我说:“‘今日殷村学剑桥,明日剑桥在殷村’,作为一名村书记,你把梦想告诉我时,我就被你打动了。”

几年后,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常州交通技师学院也相继入驻,殷村职教特色小镇雏形初显。2017年,殷村职教小镇入选首批江苏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30年时光过去了,现在的殷村成了“家家住别墅,户户有轿车”的全国文明村。我个人也先后荣获“江苏省百名示范村书记”“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每次走在路上,见到我的乡亲都会说:“陈书记,来家里喝杯茶呀!”我想,这就是乡亲们对我最大的肯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