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科创资讯 政策聚焦 科技前沿 风采展示
常州:全域创新 做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发布日期: 2022-10-24    来源:科技局  浏览次数: 
 

202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7%;2021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19位(地级市第4位)、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第16位……这不断刷新的数据背后,涌动着常州蓬勃发展的活力和创新创造的热潮。

十年来,常州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锚定打造“产业创新高端引领、开放创新示范先行、全域创新活力迸发的长三角创新中轴与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定位,集聚优质要素资源,深化产才融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主导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

从制造业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常州产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大,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重要发祥地和“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制造基因”和“创新精神”深入这座城市的骨髓。十年来,常州持续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促进主导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奋力攀升。“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被评为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一名、全国卓越创新园区。集聚本科院校1所、省属高职院校5所,创新型科技企业近3000家,科技创新创业平台47家。

聚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需求,武进区加速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累计建有新型研发机构20家,重点实验室38家,企业研究院7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5家,省产研院专业所6家和企业联合创新中心9家。溧阳市围绕新能源产业加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进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重庆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并成功孵化出天目先导、紫宸新材料等潜在独角兽企业,以及时创新能源等国家级人才企业,在下一代电池及材料领域具备国内领先的先发优势和强劲的战略性发展储备潜力。

十年来,常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9.4%增长至48.5%,提高9.1个百分点,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9项、省科学技术奖216项,其中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型碳材料产业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2021年销售规模达150亿元,占全省30%以上。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十年来,常州先后出台“龙城英才计划”创业资助、企业紧缺人才资助、高校高层次人才资助等多项政策,涵盖人才就业、创业、生活居住等各方面,在江苏首创“全链式保障”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模式,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技能等级认定改革,大力营造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

在市级层面引导下,常州各辖区也不断提高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致力打造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武进区塑造“非武不栖 进无止境”人才品牌,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全区累计引进高技能人才突破10万人,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1084个、创新人才263个,2021年领军人才企业年销售总额超330亿元。依托两轮“天目湖英才榜”三年行动计划,溧阳市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达1180人,居全市前列。新北区建成全市首家五星级人才公寓——常高新•漫柏未来人才社区,努力开启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为提高全市各项人才政策兑付效能,常州在全国首创打造人才档案全自动影像采集整理及智能化档案管理平台,建成全国地级市首个“人才地图”,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掌握引进人才数量、来源、学历、专业、区划及产业分布等信息,自动匹配人才享受资格、自动完成资金发放,变“人才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才”。 2012—2021年,常州累计引进各类人才76.1351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达1270人,连续八年位居江苏第一。

开放创新链接全球要素资源

今年9月,中以创新合作周活动在常州成功举办,中以双方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继续达成合作,并搭建、提升了一系列平台和机制。

十年来,常州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相继与以色列、德国等十余个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设立海外研发机构70家,中以、中德等5家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国际合作园区。其中,位于武进区的中以常州创新园,作为中以合作标志性项目,持续在全国中以合作领域内保持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合作成果“三个领先”,累计引进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163家,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项目44个,初步形成“创新项目集聚园区、技术合作辐射全国”的发展格局。

金坛区中德创新产业园作为对标德国的重要平台,已集聚德语区企业52家,总投资超14亿欧元。在新北区,中日智能制造产业园注册日资企业数突破160家,中瑞国际产业创新园总投资已超6亿美元。天宁区中欧检验检测认证国际合作产业园引进英国天祥、德国莱茵TUV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入驻。

以国际创新合作“一区一名片”为目标,“十四五”期间,常州将全力实施扩大开放创新合作工程,乘势而上引进一批国际化高端创新平台、项目和人才,持续提升国际合作园区创新策源能力,形成全域开放创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