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终,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们都渴望带着自己的辛苦所得,欢欢喜喜地回家过个好年,与家人团圆。他们中大部分人能够按时领取工资,也不免有一小部分因种种因素未能及时领到工资,这无疑绊住了他们返乡的脚步。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避免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发生,基层司法行政部门秉承“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的三早原则,多举措并行,为应对年底农民工讨薪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一是全面摸排隐患。针对辖区内重点在建项目展开排查,邀请各项目负责人与街道分管领导、基层司法所负责人逐一面对面座谈,全面掌握了解在建项目基本情况,尤其是关于农民工工资给付的资金准备情况,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矛盾或是隐患等。针对相应问题,基层司法所负责人也为项目负责人“支招”,提供一对一的解决问题思路与方法,充分强调了对农民工讨薪问题的重视。
二是联动参与介入。经过前期与重点项目负责人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信息互通网络,在各项目农民工工资清算时,公安、基层司法所等相关部门及时共同参与监督,保证农民工工资清算支付有序进行。
三是创新计酬模式。由基层司法所牵头,联合公安、建设局等部门推广的“两个一”农民工工资发放模式,该试点工作得到了辖区内各个重点在建项目工地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在总结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零拖欠工资”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各在建项目工地做到:帮每个农民工建一本工资卡、办一张银行卡,根据每人工作量,应发多少生活费,还应有多少工资,一目了然;待年终清算时,农民工只需要凭借工资记录手册,就可以从项目工程单位直接按时足量的领取到自己的辛苦劳动所得,不必承担因包工头、承包方方面的原因领不到工资的风险。
近日,辖区内某建筑工地的首批近百名农民工已经顺利返乡,这也为农民工返乡潮开了个好头,“两个一”农民工工资计酬发放模式初现成效。基层建议,若条件允许,可以展开试点工作,推广此类模式,进一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法治氛围更加浓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