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区委书记沈东在专题调研区政协工作时强调,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的新征程上展现政协作为,作出政协贡献。
区领导冯素俊、徐旭东、李方平、何琴、孙雯、朱亚林参加调研。
在新闸街道的“有事好商量”文化广场以及南大街街道的广化连心桥“商量书房”,沈东认真听取区、街两级政协以“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建设工作为抓手,推动辖区百姓烦心事、揪心事解决的经验做法。沈东指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建设工作要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要事,加强统筹谋划,发挥社会治理网格化优势,办好各类协商议事活动,推动委员更好地联系基层、服务基层。
走进西林街道东岱杨家村的杨老先生家,沈东了解到,在区政协“情系民生,福惠百姓”政协委员“十百千”惠民行动的引导下,各基层政协工委、各界别政协委员踊跃献爱心,为杨老先生这样的辖区高龄、特困及残疾老年人家庭免费装修“爱心屋”。
沈东与老人亲切交谈,询问其身体、生活状况,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汇集各方慈善力量,加快搭建慈善平台,为建成更多“爱心屋”、满足更多“微心愿”、办成更多“暖心事”夯基垒台。
围绕辖区丰富的红色资源,荷花池街道的马凌委员系统性挖掘、整理、研究、再现了瞿秋白创作的近40余首乐曲;永红街道的陶洁委员则以刘少奇长女刘爱琴、周恩来侄女周秉德、任弼时女儿任远芳等相聚钟楼区为契机,邀请她们种下梅花、红豆杉、广玉兰“红三树”。沈东对两位委员积极发挥各自所长,将红色文化厚植钟楼大地的各项举措表示肯定。他勉励政协委员进一步发挥聪明才智,紧扣老城厢复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全区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务实建言献策。
调研中,沈东指出,全区政协系统要始终与区委同频共振,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钟楼发展,不断履职尽责。
要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这一初心与共识,持续擦亮“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品牌,用足用好书房、广场、议事站等各类协商议事平台,加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联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呼应群众的喜闻乐见、急难愁盼。
要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履职质效,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积极开展主题精准、丰富有效的履职活动,为委员高质量履职搭好台、铺好路,引导每一位委员做新时代人民政协制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
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