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南大街“老字号”商业特色街的建议
曾经“老字号”集聚的百年南大街,受到新北环球港、万达广场、武进吾悦广场等新型商业综合体夹击,以及电商、外来连锁、加盟商店等新型业态的多重冲击下,“龙城第一商圈”的地位难以为继,每况愈下。
南大街是常州人的集体记忆。如何差别化的发展、错位竞争,挖掘自己特有的内涵,树立鲜明的品牌竞争力,是摆在常州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作出回答。南大街曾汇集了“兴隆园”“老天泰”等数十家“老字号”,积淀了深厚的龙城人文底蕴,蕴藏着人们舌尖上的“老味道”,记忆中的“最常州”。在如火如荼推进老城厢复兴的当下,加快“南大街老字号商业特色街”的建设正当其时折射出常州的“根”与“魂”。
南大街“老字号”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承不纯正、做工不精细、业态不适时、服务不创新等因素,也有商业环境不配套、交通停车不方便、推介宣传不到位、政策扶持不优化等诸多问题。而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是南大街独特的宝贵资源,是其他街区无法比拟的。因此,以常州“老字号”发展为支点,支撑传统餐饮、食品、酿造、中医药、维修等特色商贸业发展,将特有的老河(运河)、老巷、老街有机融合,助力文商旅闲一体化发展,支持老城厢复兴。
建议之一:打造“老字号”仿古特色街。精心规划以“老字号”为支撑的南大街文、商、旅、闲特色街区,借鉴福州“三坊七巷”和南京“夫子庙”成功经验,打造拥有老街、名巷和古河,集购物、餐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老字号”集聚区,呈现人文互动、情景交融的体验。要留住现有“老字号”,挖掘消失的“老字号”,引进外地有影响、有效益的“老字号”共同汇聚南大街,形成“老字号”集聚效应。同时,要重点打造“双桂坊餐饮一条街”,重振“十大名店”“十大名菜”“十大名点”的雄风,使之与青果巷、箆箕巷等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建议之二:营造“老字号”发展环境。出台《常州市老字号特色品牌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振兴和促进常州老字号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扶持老字号发展。要给予“南大街老字号一条街”环保、城管、交通等系统支持和优惠政策。实施“老字号”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政企联手支持“老字号”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并给予政策优先和相应奖励。组织“老字号”参与“非遗”创建,纳入“非遗”保护和传承。同时,建立“常州市老字号协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行业协会独特作用,为振兴老字号提供有力支持。
建议之三:锻造“老字号”过硬竞争力。借鉴上海“豫园模式”,并购、参股、组建“老字号”运营公司,成立区级“文旅集团”或街道“餐饮集团”,助力“老字号”传承壮大、弯道超车。设立政府“老字号”振兴和发展基金,支持创新,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兼并、并购、重组、联合等方式组建和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龙头“老字号”。要锻造过硬队伍,弘扬工匠精神,建立“老字号”名师、名徒传承机制,形成“名师、名厨、服务之星”的品牌叠加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