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组织人事报】聚焦长三角 ┆ 江苏常州钟楼区:“三方红联盟”汇聚基层治理合力
回到首页
【组织人事报】聚焦长三角 ┆ 江苏常州钟楼区:“三方红联盟”汇聚基层治理合力
发布日期:2021-05-12    浏览数: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激活治理末梢,释放基层活力,扎实打好基础?江苏常州市钟楼区做出了这样的探索。在该区五星街道成立的“三方红联盟”,依托星都景苑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多方红色资源,党员干部各显神通,走出了一条红色资源助推社区治理的新路。

党员教师,传承红色基因。“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走进位于星都景苑党群服务中心的“明德工作室”,一眼就能看到那幅挂在醒目处的《习近平用典》书法作品。得知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后,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新丰村村民、66岁党员教师朱建国第一时间挥毫泼墨,抒写心意。

“学典、用典就是在和先贤交流对话,我们党员学习《习近平用典》就是在‘以史为镜’。”作为一名35年党龄的老党员,朱建国退而不休,每逢寒暑假,他都会带领村里的书法爱好者和学生为大家义务写春联,他还是村里唯一的一名“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基层宣讲员,党史学习教育开始后,他第一时间为全村党员干部作了专题宣讲。此外,他还带着书法爱好者一起创作红色书法作品,将党史学习融入到艺术创作中,让红色基因在方寸之间得到传承。在朱建国的带领下,村里党员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这支红色队伍在社区治理的大小事务中都发挥着先锋带头作用。

党员调解团,唱响红色声音。“侯老、留新,你们都是共产党员,我相信你们!现在想想,这事儿我家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我这就回去做老伴的思想工作……”不久前,在“三方红联盟”调解室,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平岗社区居民李军(化名)终于解开了心结,他拉着84岁老党员侯达仁和“金牌调解员”刁留新的手,诚恳地说道。提起调解室,很多人印象里是双方剑拔弩张的场景,充斥着高分贝的嘈杂声音。作为平岗社区调解委员、有着16年党龄的刁留新充分利用“三方红联盟”平台,紧抓住“以法宣传、以理说服、以孝传承、以情动人”,组建了平岗社区“党员调解团”,在邻里矛盾、家庭矛盾、职工矛盾和工伤事件的调解中引入群众普遍信任的红色力量,比如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侯达仁、有着专业特长的党员律师陈磊、女共产党员周亚芬……“党员调解团”成立1年多以来,掷地有声的“红色声音”快速融合了各种家长里短的“杂音”,成功调处各类纠纷、矛盾50余起,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现在我们邻居间有事就找‘党员调解团’解决,邻里相处更和睦了。”居民郭阿姨说。

刁留新说,社区退休老党员多,下一步调解团还计划开展“党员走访+服务上门”活动,进一步激发和提高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决心。 

党群议事厅,凝聚红色力量。“以前村里的河塘又臭又脏,现在浮萍没了,水变清了,环境更美了。”去年,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汤家村委3个小微水体,经过净化、美化、亮化,摇身一变成了“微景观”,周边居民纷纷赶来打卡。外人不知,这项民心工程也凝聚了“党群议事厅”党员干部的心血。为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引导群众参与小区治理,彻底解决城中村管理的诸多难题,“三方红联盟”集聚红色资源,建立“党群议事厅”,畅通居民议事流程,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从而实现小区事从“管大家”转向“大家管”。

3个小微水体就是村中的3个小河塘,整治前,村委专门召开了议事会,征集村民的意见。工程开始后,其中一个河塘边的村民有了不同的声音,认为生物治理方式会对他放的鱼产生影响,村党总支副书记谈建荣获悉后立即上门做工作,该村民的心结还是打不开。谈建荣又和“党群议事厅”的党员志愿者谈维静一起上门,用科学理论打消对方顾虑,最终让工程得以顺利完工。“党群议事厅”设立后,汤家村先后以此解决了村庄封闭式管理、闲散资金使用等10多项涉及到村民自身利益的身边问题,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村子事、大家议”的格局,实现了党建与基层治理的“同频共振”。

“三方红联盟”以红色力量撬动村(社区)资源,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突出“政治”引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领导力、组织力、凝聚力,正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稿件来源:2021年5月11日《组织人事报》新媒体中心)

▲汤家村党总支三方议事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