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新华日报】潘正颐:这个“七一”,对我来说更有特殊意义
回到首页
【新华日报】潘正颐:这个“七一”,对我来说更有特殊意义
发布日期:2021-07-02    浏览数:  
 
“七一”前夕,常州微亿智造党支部早早张罗起了献礼党的百年华诞系列活动:发展一批新同志、看一部红色电影、走一趟红色路线……这个互联网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把党建搞得有声有色。翻开新一批预备党员名单,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潘正颐的名字在列,多年创业历程,让他对“史上最牛创业团队”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今年这个‘七一’,对我来说更有特殊意义,我将以一名预备党员的身份,自豪地站到党旗下。”
“姓名:潘正颐;企业:微亿智造;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放下现有知识的禁锢……”每天清晨六点,潘正颐的朋友圈打卡准时上线,每日数千字的感悟有对工作和企业发展的思考,也有自我反省,充满了正能量。这一习惯,潘正颐已足足坚持了2000余天。熟悉他的人都说,潘正颐的成功源于自律与坚持,他口中的“一件小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简单,足以折射他在工作中的毅力与信念。多年来,他坚持系统性地学习共产主义理论知识以及结合历史知识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自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潘正颐说,创业的过程就是将所学投入到创业的实践中去打磨与验证。
27岁就当上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的潘正颐,具有丰富的制造类企业全面管理经验,曾带领整个中国团队年年捧得全球营收增长冠军。但在既往的工作经历中,他敏锐地感知到,中国工业依旧面临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难题。潘正颐是个敢啃“硬骨头”的人,2018年,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常州创立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并毅然地选择了工业这条赛道。
创业两年多来,微亿团队从一开始的10多人发展到170多人,企业年销售持续保持50%增长,今年有望达到2.4亿元。有别于互联网大厂,潘正颐带领他的团队走出办公室,扎根工业现场,专研技术,真正把AI技术落地在工业现场。公司采购工程师张平说,“潘总一直在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事事身先士卒,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解决问题是第一要义。”潘正颐和团队研发的AI智能质检设备,极大程度上解放人力,让原本在车间的劳动工人转变成办公室里的技术人员;在疫情期间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无人智能检测设备为众多企业帮了大忙。
“创新创业是一场光荣的苦旅。”潘正颐说,从小就听大人说,苦不苦比比红军长征两万五。微亿现在所开辟的业务领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从借鉴,只有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开创新模式、新业态,才能持续为制造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公司项目管理总监袁臻说,潘正颐身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于创业者来说真是难能可贵。
在潘正颐的带领下,团队打造了常州工业大数据云平台,获评江苏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拿下第三届工信部举办的绽放杯5G应用大赛一等奖,江苏唯一;全国5G+工业互联网第一批典型解决方案,常州唯一;2020年“浩鲸杯”数字应用及转型优秀案例一等奖;第四届工信部举办的工业大数据创新竞赛全国Top5等众多奖项。他个人被授予第十二批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创业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等称号。不久前,他作为10家常州代表企业负责人之一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
创业成功的同时,潘正颐时刻不忘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2019年,潘正颐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微亿智造成立刚满两年就建立了党支部,让企业中的党员们找到了归属,充分发挥“信仰”“利他”“精进”的精神,成为公司项目攻坚的“先锋队”。

“最成功的创业团队就是我们党,学习那些创业经验不如好好学习一下党史,学习这样一支伟大的、有理想、有信仰又有方法的团队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壮大到今天的。”潘正颐说,“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是出于内心的信仰,也想为这样的信仰奋斗终身。”在他看来,创业本身就是用公司这样一种不同的组织体系,来践行一样的信仰和努力,最终达成目标,“为祖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该文刊发于2021年7月1日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