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团排练场地选址“三满意” ——西林村“微自治”创新案例 |
发布日期: 2021-04-07 来源:民政局 浏览次数: |
一、社区简介 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西林社区,位于常州市的西大门,占地1.78平方公里,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户籍户数933户,户籍人口2800人,外来人口2000余人,党员123名,属地企业50家。 西林是著名的戏曲之乡, 本地男女老少基本张口都能来一段,锡剧、越剧、沪剧、黄梅戏、京剧、昆曲等多个剧种,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这里常年活跃着一大批喜爱传统戏曲的戏迷、票友。 二、案例名称 戏曲团排练场地选址 三、实施时间 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中旬 四、案例背景 2017年后,陆续有居民反映:本地戏曲爱好者经常在西林家园门口进行排练。每天上午7点到9点,晚上更是经常持续到21点左右,各种乐器声、戏迷高亢的歌声通过音响几倍放大,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尤其是有中、高考学生的家庭,更是对此意见颇大,甚至发生当面冲突,双方情绪一度都很激烈。戏曲团组织者老党员郁秀华挺身而出,积极组织协调,尽快解决矛盾。 五、具体做法 郁秀华首先召集戏曲团成员开了一次内部成员会议,征集成员意见和看法,并形成文字记录。因大多数成员为本社区居民,郁秀华通过他们,对矛盾的起因、影响范围、居民意见有了更深了解,并就下一步解决矛盾形成分工。 2017年6月15日,戏曲团组织邀请受影响的居民代表、服务对象参加恳谈会,就排练场地选择问题进行协商。到场居民代表提出3个方案:1号方案是戏曲团选择一个离小区较远的场地进行排练;2号方案是戏曲团排练场地不变,时间固定在下午4点到6点;3号方案是戏曲团排练不用乐器伴奏、不用音箱。 三方各抒己见,交锋十分激烈,却都是就事论事,有理有据。虽然本次恳谈会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居民不满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承认戏曲团丰富了附近老年人的生活,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必须妥善解决好扰民问题。郁秀华见恳谈会有了效果,承诺会尽快寻找到更符合三方利益诉求、令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法。 既要保证戏曲团排练质量,保留伴奏和音箱效果;又要考虑老年人出行方便,场地不能太远,不能影响老年人的正常起居时间;更不能影响小区其他居民生活秩序尤其是孩子学习需要,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恳谈会后,戏曲团成员几经努力,找到了西林村幸福家园的居家养老服务站。该处是临路店面房,离居民楼有一定距离,但离小区也不远;而且隔音效果不错;一楼助餐点除特定时间,都是空的,平时这里活动的老年人居多。西林作为戏曲之乡,多数居民特别是老人对戏曲有着天生的好感,在这里排练无形中满足了戏迷的爱好。郁秀华和服务站负责人经过交流,达成初步共识,期间又多次邀请服务站负责人、服务对象、各方居民代表,参加恳谈会。最终一致决定,借用居家养老服务站一楼场地作为戏曲团日常排练场地,每周一、三、五上午8点至11点半为戏曲团排练时间,周二、四、六,附近老年人可以随意参观或加入排练。 六、工作成效 “戏曲团排练场地选址”,居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很好解决了矛盾纠纷,既满足了戏曲团平时的需求,又维护了居民正常生活秩序,还满足了当地戏迷有戏听、有戏看、自娱自乐的爱好。 西林戏曲团有了固定的排练场所,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的支持,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如今,戏曲团除了西林各个社区,还经常受到其他区、街道兄弟社区的演出邀请,形成了浓郁和谐的社区文化,绽放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