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的通报 | |||||||||||||||||||||||||||||||||||||||||||||||||||||
发布日期: 2022-04-20 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 |||||||||||||||||||||||||||||||||||||||||||||||||||||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9〕56号)有关要求,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政务新媒体检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 总体情况 截至2022年3月31日,我市共开设政务新媒体账号105个。按开设主体分,市级部门开设政务新媒体账号49个,辖市区及其部门开设政务新媒体账号56个;按政务新媒体类型分,微信公众号 85个,新浪微博 10个,移动客户端 3个,其他 7个。 此次检查中,我市对105个账号进行了全面普查,总体合格率为93.3%。从开设主体看,市级部门政务新媒体合格率91.8%,辖市区及其部门94.6%。从政务新媒体类型看,微信合格率94.1%,微博合格率90%。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泄露个人信息排查整治。市政府办公室召开政务新媒体工作会议进行专题部署,要求各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各单位分管领导为排查整治的第一责任人。经排查发现个别政务新媒体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单位迅速做出有效整改。二是切实做好两会期间政务新媒体工作。全国两会之前,召集各政务新媒体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上级有关要求,部署有关工作,切实把好安全关。在全国两会期间,积极发挥联动效应,利用政务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第一时间转载发布两会相关内容。三是不断提升运营监管水平。积极引入第三方技术手段,强化“内容更新不及时”专项检查,对超过6天无更新的政务新媒体,电话告知账号负责人并开通短信提醒,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四是助力疫情防控。及时通过“健康常州”“我的常州”APP等发布权威信息,为市民获取疫情信息、配合精准防控提供高效服务。市政府办公室制作了《关于扶持帮助受本轮疫情影响较重企业及困难群众的若干政策》政策简明问答并通过政务新媒体大力宣传,取得较好效果。 三、存在问题 一是更新不及时。“常州医保”“天宁双拥”14天无更新,“i尚主城区”7天无更新,部分账号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问题。二是有效互动不及时。个别账号未对后台留言提供有效互动功能。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助力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民互动、创新政务服务,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对本次通报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要深刻吸取教训,深入排查问题原因,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各地各部门要举一反三,开展分类整治,属于工作失误的,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监督考核;属于制度缺失的,要对照《江苏省政务新媒体规范发展指引》完善工作制度,确保政务新媒体规范发展要求落到实处;属于人手不足的,要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有条件的要明确专人负责日常运维。各主管单位要细化监管措施,主动采取事前事中监管方式,强化日常读网巡查,建立完善“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工作机制。 (三)认真做好重点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务新媒体留言审看、处理和反馈机制,定时予以查看、回复,对网民在政务新媒体上提出具体明确的政策方面咨询留言,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进行回复。要进一步加强发布审核,全面落实工作人员、处(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三级审核机制,发布稿件要坚持先审后发,重点稿件须经主要负责人审定后发布;强化把关,严禁发布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信息,杜绝违规泄露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巩固扩大政务新媒体历史信息“回头看”工作成果,确保政务新媒体依法依规发布信息。下一阶段,我市还将深入开展政务新媒体“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重点纠治强制关注下载和“转赞评”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 附件:2022年第一季度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政务新媒体名单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15日 2022年第一季度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政务新媒体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