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驿与“西郊八景”、毗陵驿与大运河、毗陵驿与常州名人、毗陵驿与红楼梦……今天,在位于老城厢西水关遗址的毗陵书院,钟楼区政协举办“2023•毗陵论坛”,4位专家学者围绕毗陵驿与大运河的主旨演讲,深深吸引了现场的50多位钟楼区政协委员。文化如水,浸润无声。钟楼区政协围绕大运河文化这一主题,深耕常州文脉,讲好常州故事,发布“老西门”研究成果,弘扬和传承好老城厢的根与魂。常州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常州市政协工作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效华出席论坛并致辞。

文明如潮,浩荡弦歌。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深刻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对政协文史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毗陵书院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本次论坛上,特邀常州民俗专家季全保主讲《毗陵驿与“西郊八景”》,常州文物保护专家周晓东主讲《毗陵驿与大运河》,常州文史专家沈向阳主讲《毗陵驿与常州名人》,常州庄氏家族研究专家邵鹏宇主讲《毗陵驿与红楼梦》。“内容博大精深,实例具体生动,非常贴地气。”与会人员纷纷表示,4场主旨演讲让他们享受到了一顿“精神大餐”。

理论研究是“根”,实践应用是“果”。举办“毗陵驿与大运河”这一主题的毗陵论坛,是钟楼区政协围绕“老西门”“大运河”持续三年重点调研课题基础上的再延伸、再拓展。三年突出一个话题,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得到市委书记和市长批示和市政协领导的关注,难能可贵,成绩显著。

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冯素俊表示,政协调研课题和理论研究就是要扎根基层、扎根实际,深耕文脉、深入调研。同时,要围绕常州人的集体记忆和传统热点地区,既建言资政,又凝心聚力,当好党和政府沟通群众的桥梁,积极“鼓”与“呼”,使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效果。要进一步发挥政协文史“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搭建好、巩固好毗陵书院平台,努力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助推钟楼“老城复兴样板区”建设、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献智出力,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凝心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