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样板之际,区人大常委会以“聚力‘四大功能区’,勠力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开展“一镇一品,一街一特色”创新成果展示活动。现推出系列报道。
今年以来,邹区镇人大积极打造“‘邹’心赋农”工作品牌,致力以人大担当助力描绘美丽乡村幸福图景,积极探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走心之路”。
“平台+网格”全面覆盖
深化民声民情民意“大走访”
以“精建平台”实现“代表常驻”。全覆盖规范建设人大代表“家、站、室”,压实“专人+制度”管理,实现代表常态“走进来”。开展“微宣讲、听心声、促履职”系列活动,广泛听建议、汇民意。
以“精准联络”促进“双向奔赴”。在代表进网格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110余名代表与600余名民情联络员的结对联系,通过座谈、走访、电话、微信等形式,以“全天候”联系推动实现“全过程”参与。
以“精心下沉”推动“成效上浮”。代表们主动下沉一线,累计走访接待选民4000余人,收集意见建议近200件,及时汇总梳理后、交办跟踪,助力筑牢乡村振兴“基础盘”。
“联动+协调”精准扶助
当好政村民企共促“联轴器”
在农业发展中借力发力。组织精通农村工作的代表宣传惠农政策,对接联系新型农业技术,推动于家村与市惠民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建设稻鸭共生绿色种养孵化站,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乡村振兴中用心贴心。发挥群众基础优势,助力杏塘、泰村、刘巷等多处搬迁征收工作顺利进行。通过成立“爱在弋起”持续性关爱助学项目、走访慰问困境儿童、帮助孤寡老人维权等一系列为民实事,把关心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在安居建设中纾困解困。牵头开展“惠民助企·携手同心”主题活动,政村企“面对面”协商探索减轻村民负担、提振企业信心的“双赢”路径,泰村集中居住区交付不到一个月达成加装电梯签约意向超50户。
“监督+参与”多元服务
护航民生实事项目“全周期”
在为民监督中彰显公平正义。聚焦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建设,围绕搬迁征收、集中居住区分房交付等工作进行监督,现场督查项目建设进度和施工质量,全力维护村民的合法利益。
在项目推进中体现担当作为。第一时间设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联络室,定期开展接待选民和视察活动。围绕殷杏泰产业发展、集中居住区建设等群众关切,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意见建议,协助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有力推动项目落实落地。
在枝叶关情中力推问政求效。首次召开镇人大代表问政会,围绕产权证办理、房屋质量监管、生活配套等问题向政府部门犀利发问,并在会后政府部门在会上承诺的事项跟踪督办,力求问出民意、问出实效。
“助农+带农”力致富强
唱响现代农业发展“协奏曲”
谋利民之策,“八村八味”应运而生。针对王理科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保护我区现有农副产品品牌的建议”,在首届“邹区·运河文化节”策划阶段积极献策,推动“八村八味”特色美食精彩呈现,让邹区的美食文化、乡村文化取得更多的关注。
拓为民之路,“杏花春雨”逐梦前行。李才良、杨建伟、蔡黎琴等一批代表亲自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决策和一线工作,开展交流座谈、吸收意见建议,助力稻鸭共养生态基地、生态果林、乡村驿站、农创工场等项目建设,彰显代表的智慧和实干。
行富民之举,“头雁领航”添力赋能。省、市人大代表戴飞牵头成立诺亚方舟大闸蟹产业供销联盟,带动周边500余农户增收约4000元/亩。区人大代表张建方在凌家塘农贸市场设立服务站,免费提供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和质量认证。镇人大代表王丽萍深耕佳农探趣休闲生态园,解决200余名村民的长期就业问题。
筑梦于乡野,奋斗于山海。邹区镇人大将在现有基础上,群策群力、履职尽责,努力把“‘邹’心赋农”工作品牌打造成党委政府用得着、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乡村振兴“加油站”“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