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钟楼区政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发展大局,深入推进协商民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政协贡献。

倾力履职促发展
过去一年,钟楼区政协深入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在落实“532”发展战略、推动“四大功能区”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持续深耕“老西门”,组织开展省、市、区三级委员联动调研和常委会专题协商,课题报告被市委《动态与研究》《常州政协》《常州社会科学》等多家刊物录用。推动运河老西门段标志性建筑——大观楼止园复建项目落地。围绕“促发展”这一区之要务,组织开展各类协商议政活动112场,办复立案提案83件,以《政协专报》《社情民意专报》等形式报送协商成果52件。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调研协商,提出强化差异化功能定位,在“研收网”三环节补环,在关键技术创新中心、“专精特新”智造配套和先进产能新业态等方面发力的对策建议。

建言献策惠民生
人民政协为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履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钟楼区政协持续开展“有事好商量·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活动,深化“党建+”“网格+”融合履职机制,推动议题在一线征集、协商在一线开展、共识在一线凝聚。围绕杏塘乡村治理、“有光”公园改造、“零”里驿站建设、安置房产权证办理、长者食堂建设等议题,开展协商议事活动75场,其中,“企业合规建设”协商成果助力园区企业挽损约2000万元。全年累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50余条,4篇获市领导批示,27篇被市政协转报省政协,7篇被省政协转报全国政协。围绕 “招推服”一体化改革、省级高新园区创建、分级诊疗、养老服务等议题,召开“双月政情通报会”6期、常委会及主席会议专题监督性视察活动20余场,形成一批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此外,区政协切实担负起把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落实下去、社会各界智慧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全市唯一由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共建的协商工作室在毗陵书院挂牌,常州首家由庄民峰委员领衔,民盟、工商联、科协等界别联建的产业社区委员工作室在北港落地。“先声理论名师工作室”“椿芳书苑”“议荷苑”等一批委员履职新阵地在永红、西林、荷花池等街道建成使用,形成涵盖全区各镇、街道共16个“委员之家”、21个政协书房、69个协商议事室的阵地矩阵。

守正创新激活力
区政协党组高标准抓好主题教育,认真开展“五先行五在前”行动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全面完成课题调研和交流研讨,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推动主题教育与委员读书相结合,把学好“思想之书”“政治之书”作为“书香政协”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世界读书日、七一等重要节点,举办“运河书香·委员悦读”系列读书活动。

在强化思想引领中画大同心圆,全年各党派团体委员提交提案39件、社情民意信息86篇。十届二次全会首次设置大会发言议程,民盟钟楼区基层委的发言《关于实施钟楼新校园计划的建议》转化为优质集体提案。《让秋白音乐“声”入人心》作为全省县区级政协中唯一一篇被《人民政协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政协奋进新征程”专栏刊登。在中文版《国际歌》和《赤潮曲》发表100周年之际,全国第一本瞿秋白红色歌曲作品读本《乐之秋白——瞿秋白红色歌曲赏析》正式出版。精心编撰的常州传统文化精粹——《白士风师生留青竹刻艺术》近日正式发行。
2023年,钟楼区紧抓“强基础”这一关键环节,全面加强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推行委员“五个一”履职实践,举办首届委员运动会,9支代表队150多名委员参赛。以“六个有”为标准,优化专委会履职方式和工作机制,推动专委工作更好“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