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千古,弦歌不辍。3月13日,《白士风师生留青竹刻艺术》捐赠仪式在常州市图书馆举办,钟楼区政协副主席徐旭东,常州市图书馆副馆长钱舒屏,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白坚仁出席活动。

竹刻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代以来,以白士风为代表的常州竹人秉承传统、融会贯通、锐意创新,使常州留青竹刻在赓续和发展中熠熠生辉。钟楼区政协自2022年开始组织筹备编撰《白士风师生留青竹刻艺术》一书,编委会深入走访白氏留青竹刻传人,首次梳理出白士风先生较为详实的艺术年表,完整展现其近六十年的竹刻生涯,首次系统介绍白士风先生的生平与成就,并将其代表作品和白氏弟子作品合集出版。
2023年是白士风先生诞辰100周年,由钟楼区政协主导,钟楼区政协主席冯素俊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白士风师生留青竹刻艺术》正式面世。该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白士风作品集》,收录白士风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四十三件,珍贵的作品拓片七十六件,以及与王世襄先生的往来信件等;下册为《白氏门人作品集》,收录白氏传人共四十一件留青竹刻作品、十三件拓片,以及创作心程与哲思。

“图书馆可发挥专业优势,整理、收集和保存非遗档案,也可发挥资源优势,深入研究非遗文化,更能发挥用户优势,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钱舒屏说,从品读《白士风师生留青竹刻艺术》一书开始,常州市图书馆将更加主动地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这本书可以让大家看到白士风先生甘于寂寞、不断进取的工作精神,不向困难低头、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他以身作则,亲力亲为,使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白氏后人白坚仁说,会借这次活动的东风,一如既往地做好留青竹刻艺术的文章,使其走得更远,发扬得更广,不辜负老一辈的栽培。

徐旭东表示,《白士风师生留青竹刻艺术》是钟楼区政协文史工作取得的又一成果,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钟楼政协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希望大家在阅读本书、品鉴留青竹刻的同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活动为常州市图书馆、各区图书馆、部分秋白书苑、学校和在常高校图书馆等41家单位赠书,并同步举办白士风竹刻艺术传承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