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人人食堂,我几乎天天都来这里吃饭,再也不用为吃饭问题发愁了。现在又有明星菜品活动,用实惠的价格就能吃到自己喜欢的菜,尤其是这个酒香肉,味道也太正宗了。”周阿姨激动地说道。
从常州市首家人人共享食堂在南大街正式启用,到划片式推进共享食堂使服务范围辐射全街道8个社区,再到成立居民监督小组不定期检查环境卫生、食材安全......人人共享食堂一步步发展成熟,正是人大南大街街道工委主动履职,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更是区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代表践行“民呼我应”的真实写照。
金点子碰撞,人人共享食堂试点落地
提到创办人人共享食堂的起因,区人大代表、南大街街道文亨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孙艳打开了话匣子,“人人共享食堂,是街道、社区、人大代表和商家负责人多次面对面商讨的结果,实在来之不易。我们街道老小区多,老年居民多,以往的助餐配餐难以满足老人多层次、高品质就餐需要。近年来的‘区人大代表集中走访月’活动中,一些居民提出,希望能够丰富就餐形式、扩充助餐渠道。”
南大街街道作为老城厢的腹地,商业繁华,但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小且很难再匀出开办食堂的空间,沿用上海等地社区开办食堂的道路明显行不通。听民声、汲民智往往都是纾民困、解民忧的制胜法宝。一次食堂专题座谈会上,选民随口的一句“不如让我们去小区门口的银丝面馆吃一顿”提供了破题新思路。人大南大街街道工委迅速联系并组织相关部门、选民代表、商家负责人共同开会商讨,通过前前后后多次的三方商讨会,率先于2022年12月初在文亨花园社区、金色新城社区携手常州银丝面馆、迎桂馒头店等“老字号”餐饮企业,初步建立起全市首家人人共享食堂的试点,还推出不同价格的长者套餐。
划片式推进,人人共享食堂全域覆盖
2023年初,人大南大街街道工委积极听取选民建议,与常州银丝面馆、迎桂馒头店的门店共同打造了多家人人共享食堂,服务范围辐射全街道8个社区,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金色-西直街片区、文亨-怀德苑片区、商圈(双桂坊-东头村-广化桥)片区和中意片区四大片区。
在人大南大街街道工委举办的民生实事项目运营现场测评活动中,代表们实地考察了辖区内的人人共享食堂,了解运行质效,倾听群众建议。“同样是迎桂馒头店,金色-西直街片区的居民强调设置10元、15元和20元梯次收费的长者套餐,商圈片区的居民则更强调菜品口感要软糯、口味要清淡。”区人大代表、南大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姚素亚说道。每个片区覆盖的消费层次不同,选民诉求就有所不同,于是在与商家合作时,便格外注重“精准施策、一店一策”。
全流程参与,人人共享食堂日臻完善
“人人食堂、人人共享、人人监督。共享食堂的建设是创新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生动实践,更与我们人人社区的理念不谋而合,选民们都亲切地称呼共享食堂为人人社区食堂。”街道议政代表、南大街街道金色新城社区书记江莉说,“在初期召开多方协商会的时候,许多选民就提出要成立监督小组,不定期地对共享食堂的环境卫生、食材安全进行检查。”通过代表们的沟通协调,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定期安排对共享食堂进行检查,同时成立了选民监督小组不定期开展监督,确保老年居民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吃得顺心。
7月25日,为进一步提升老年助餐保障水平,探索更多“助餐+”服务,做实做优民生实事项目,人大南大街街道工委携手常州银丝面馆河景店开展“‘南’忘美味 ‘钟’爱周五”活动。活动现场,常州银丝面馆河景店工作人员与文亨花园社区“小巷”志愿服务队和怀德苑社区“德邻互助”志愿服务队进行结对,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立新、人大南大街街道工委主任须晶晖共同颁发志愿者胸牌,倡导爱心商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行动。现场还揭幕了选民评选出的本季度明星菜品,办理了助餐卡的老年人可在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享受明星菜品六折优惠,通过创新形式不断拓宽了老年助餐新路径,将服务真正做到老年人的心坎上。
除了人人共享食堂,人大南大街街道工委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提出利用城市“金角银边”,通过“助餐+站点”实现助餐服务全覆盖。引入丽华快餐、幸福天年等机构丰富站点助餐模式,在站点提供送餐上门、站点取餐、站点用餐三种形式。在站点同步融合多样化、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让老年居民便捷地享受到助餐助医、医疗康复、心理慰藉等服务,满足居民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需求。
一日三餐、四季烟火,小食堂连着大民生。人大南大街街道工委将继续聚焦“常有颐养”的民生名片,不断提升民生实事项目运行质效,做好后半篇文章,让社区老人在家门口“吃得上”,更“吃得好”“吃得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