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助力探索民生工程提质增效新路径。调研组一行实地走访南大街街道怀德苑、五星街道莱茵花苑等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并召开座谈会,通过“一线看成效、现场听民声、共商解难题”,为居民“上下楼幸福”按下“加速键”。区领导汤建军、汤杰、王行杰参加活动。
民生工程跑出“钟楼速度”
2018年8月,钟楼区启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2019年5月,永红街道万博花苑3幢甲单元加装电梯投入使用,成为我区首台试点成功实施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
自2019年起,市、区政府相继出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及细则,我区全面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2025年我区计划完成39台加装电梯目标任务,截至3月份,已新增完工并投入使用6台,正在施工中30台、正在前期实施程序中41台,历年累计完工并投入使用加装电梯144台。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2023、2024连续两年听取老旧小区改造情况报告,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给予了重点关注。
协商共治破解“梯位难题”
座谈会上,区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区住建局、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电梯公司、有关社区、电梯加装更新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部分区人大代表,围绕“业主协商难、资金筹措难、后期管护难”三大堵点展开头脑风暴。
会议认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人大协商、政府协商、基层协商等各种协商渠道协同配合,特别是发挥电梯加装更新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主攻业主协商这一关键环节,想方设法突破制约瓶颈;政府部门要协同发力,把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作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切入点,站高一位、谋深一层、跨前一步、协同一致,织密牵头部门主导、相关部门协同、相向而行、平行推进的大网络;街道社区要靠前服务,把政策文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专业术语变成“柴米油盐”的对比,引导居民算好“长远账”,用真情化解矛盾,用耐心赢得理解;人大代表要跟进履职,发挥“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优势,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和“金点子”转化为高质量建议,助力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钟楼区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之力,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为城区精细化治理写下温暖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