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内容
“玉蝶萝卜干”传承人陈雪波现场展示萝卜干的n种吃法;“穿月梳篦”郭隋曦化身汉服小姐姐展示常州梳篦文化;“麦三怪”堵小军现场搭起炉灶,介绍麦芽糖的转型升级……近日,秋白书院内,6位青年非遗传承人变身“小哥哥”“小姐姐”,亲自出镜直播“带货”。这是钟楼区委宣传部、共青团钟楼区委、钟楼区文体旅局联合开展的“五四青承”非遗线上直播活动。直播不到3小时,达1.6w观看量,10.6w点赞量,222笔订单完成支付,成交金额达5位数。共青团钟楼区委副书记丁莉说,希望借助直播“带货”的形式,让人们通过屏幕、点点手机就能购买、品尝到正宗的“非遗大餐”,同时也希望能为非遗的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
让更多古老文化“出圈”
“有的宝宝问,市面上的梳子很多十几块钱就能买到,为什么穿月楼的梳子贵的要几百甚至上千元?”在补光灯、摄像头后面做互动演示的,是穿月梳篦首席设计师、总裁郭隋曦。“从穿月楼梳篦馆走出的每把梳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包括梳子的木质种类、造型含义、篦箕巷的传说等。在穿月楼买的不仅是一把梳子,更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文化。”
作为“龙城三宝”之首的梳篦,充分体现了江南人的精神气质和艺术智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篦箕巷中长大的“80后”女孩郭隋曦,在日本留学工作6年后回到家乡创业,与常州梳篦结缘,创造了“穿月梳饰”品牌。在她眼中,梳子不仅是日用品,也是代表审美、愉悦自我的艺术品。
原创纯手工雕刻系列是“穿月”最大的特色,从设计到制作都由工作室原创并申请了外观专利。“将常州梳篦做成精品,让传统和时尚交融,这是我的信念。”为了配合当天的直播,郭隋曦特地身着汉服,头戴穿月梳篦向直播间的观众展示,也迎来了直播室的一阵小高潮。她说,随着国学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汉服以及传统非遗文化,这是“穿月”发展的良好契机。“每把梳子都可追溯到古文物原型,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直播推广宣传,我相信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实体商业拥抱在线经济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实体经济企业尤其是餐饮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场谋变求生的浪潮中,企业唯有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探索出新的销售路径,才能打赢这场“防守反击战”。双桂坊,或许是业内最早实现“自救”的企业之一。
“从看物品详情到读图看评价,再到看视频和直播,用户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我们也得跟着变。”自接手父辈创立的双桂坊美食街后,“90后”李铁琦便时时把创新二字牢记心中。在她看来,老字号是传承、文化的代表。老字号希望自己也能与时尚、生活、年轻人紧紧相拥。创新产品内容、拓展电商渠道、推动夜市文化,昔日的双桂坊又重新火了起来。
“很多朋友想要把大麻糕带给自己的外地朋友,但买回家后总是无法复原现场的味道。其实只需要一口平底锅,用小火先将芝麻面烘出少许油脂,再翻面,香、酥、层次感一点不少。”直播当天,李铁琦带去了双桂坊美食街半山亭大麻糕,并现场介绍了大麻糕传承的故事。除了坚持传统工艺,使用麻糕桶烘贴,针对不同顾客的口味,半山亭还创新配方,加入果仁、黄油等原料。“最近我们团队在研发新的品种,把更多年轻人喜欢的口味加入进去。”
老字号贴近年轻人
数据显示,2019年仅淘宝直播就带动相关就业400万人次。2020年春节复工后的一个月内,直播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上涨83.95%,招聘人数增幅达132.55%。
3月以来,多家电商、直播平台都在持续加码直播带货领域。淘宝直播未来一年将发出500亿的超大“红包”;拼多多在百亿补贴的同时主推直播服务,向全部用户开放;抖音与快手也在加大力度建设店铺、签约带货类主播……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官员加入直播行列,成为推广当地农产品,助力农民增收的“生力军”。
丁莉表示,此次直播活动是一次小范围的试水,未来将更多地为钟楼优秀非遗传承人搭建文化和产品的推广平台,展现钟楼青年非遗传承人传承和创新的工匠精神,激发群众了解、热爱、传承本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此次我们选取了乱针绣、萝卜干、大麻糕、芝麻糖、铳管糖、梳篦等非遗文化,或许‘老常州’是占据这些非遗半壁江山的消费群体。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直播吸引更多‘90后’‘95后’,消费群体的扩展,也是文化传承的新方式。”(王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