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以来,永红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聚焦市委“532”发展战略和区委“四大功能区”建设目标任务,围绕“荆川故里 乐业永红”发展定位,擦亮“五张永红名片”,不断提高永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质效。
一年来,我们精准施策、务实苦干,奋力打造“跨越升级”永红名片。紧盯重要指标,推动项目双进、优化平台载体,积极构建永红特色产业体系。瞄准主要指标。1-11月,街道各项经济指标运行平稳向好,规模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到账外资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区前列,其中,纳入核算服务业(1-10月)同比增幅50.2%,工业产值同比增幅38%,批零住餐销售额同比增幅35%,实际到账外资完成1000万美元。紧抓腾笼换凤。秉持“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理念,积极盘活存量闲置资产,今年以来已新增开工或腾让9处存量载体。其中,江南·1968创意园、东方江南智造园、原上书房售楼处等闲置资产实现业态焕新。新华电商产业园、华纪源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批村级资产焕发产业重塑“第二春”。着眼项目双进。围绕检验检测和建筑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为靶向,开展精准对接,全年引进检验检测项目13个和建筑行业项目31个(其中新增规上2家)。赴北京、深圳、成都、南宁等国内重要城市开展深度洽谈,为中煤科工、三合声源等重点企业开拓市场,围绕新能源、电商直播、文娱电竞等领域开展项目对接。创新制作招商App和招商项目手册,为客商提供线上实景式体验,项目招引实现“量质双升”。深入贯彻钟楼区重大项目“招推服”一体化改革,截至目前,11个区重点产业项目,开工率达到100%,5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4个项目提前竣工,产业投资额预计完成年度计划的102%。聚焦稳企纾困。努力做好“店小二”,倾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全年为企业争取各类荣誉50余项、获得资金近600万元,中煤科工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建科院获评“江苏省高质量发展企业”“市长质量奖”等称号,街道4家规上工业中2家获市级专精特新。出台永红街道“高层次人才引荐奖励办法”,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200余套,永荟寓人才社区获评“常州市三星级人才公寓”。
一年来,我们高点定位、系统谋划,聚力打造“城市更新”永红名片。以“老城复兴样板区”为核心目标,构建城市更新建管一体、统筹推进的工作体系。在“建”上追求精品。2022年度老旧小区改造今年8月份高标准通过验收,永红片区旧改项目获“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广景山庄小区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创成“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街道荣获常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优秀集体称号。陈渡片区有机更新项目入选“江苏省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体育花苑电梯加装工作入围常州市2023年度30件民生实事项目优秀典型案例。按期顺利完成丰臣南郡北侧地块征收拆迁和劳动西路263-267号危旧房治理项目。精细化开展口袋公园、运河景观滨水步道和精品道路等城市微更新工作,点亮扮靓南运河片区。在“管”上力求长效。以“三项机制”推进物业管理做优做细,“54321”物业服务机制“定标准”,“3+2”物业运营机制“定路径”,“信托制”物业管理机制“解难题”,因势利导,实现街道散居楼、旧改小区、物管小区优质管理全覆盖。秉承“敢于攻坚、办好实事”原则,深入开展小区物管服务现状大排查,选取物管困难典型小区开展信托制物业导入,成立专班、挂图作战。自我加压,分批有序推进信托制物业工作,按照“六步工作法”,召开各类见面会、解读会,编印《阳光信托制物业50问》,通过深入沟通、充分解读,实现了物业公司和业主从抵制到支持的转变,实现了工作专班从跟岗实践到主动上阵的转变,推进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面推动数字市容工作,“市容环卫责任制信息系统”高效长效运行,实现了市容管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快速传达和有效整改。在“治”上务求实效。建立健全水体长效管护机制,围绕太湖综合治理目标要求,总投资1500万元的南运河(永红段)及其支浜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顺利竣工。对收储地块和闲置地块累计巡查600余次,完成150家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回头看”。加强旧改工地等重点区域扬尘监管力度,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专题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
一年来,我们以人为本、用心用情,倾力打造“民生幸福”永红名片。重点围绕打造“六个常有”民生名片各项部署要求,全方位提升民生保障的均衡化、优质化水平。公共服务优质普惠。推进住房保障、餐饮行业、新生儿等“一件事”改革,推进“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建成住房公积金永红工作站,新增“政务便民服务点”4个、社区“家门口办好事示范点”5个。打造“永心办”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开设“企业无忧办”专窗,组建“一企一策、专人专班”管家式服务团队,修订《政策汇编(2023版)》,街道获评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政策保障)先进集体。成功举办首届常州市荆川文旅节,创作《三倍快乐》《寻味江南 慢品烟火》等文旅作品,发布街道形象代言人“红唐组合”、永红文旅地图等,激发文商旅消费新活力。民生保障温暖厚实。探索多元养老途径,探索“四床融一”新型服务模式,促进医养结合、质效提升。率先开办“好食惠”人人共享食堂,新增老年助餐点2个,累计服务群体近万人。健全帮扶救助机制,在全市创新打造“微爱益站”,探索“三圈四级多元”慈善救助模式,发布五大“微爱”系列项目。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实地调研“党建+社会救助”、老年助餐工作。持续提升家门口均衡、优质教育供给,“教育港”荆川幼儿园建成并启动招生,非遗微课程获常州市优秀微课一等奖。巩固卫生环境,健康素养水平有效提升,上书房成功创建省健康社区。社区建设坚实有力。统筹社区设施建设和服务嵌入,改造提升荆川里社区“爱盈、文韵、武影”三馆建设,创建常州市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募集企业爱心善款200万元,完成天爱康复中心永红校区改造。完善“熟人社区 人人汇享”社区治理品牌,打造“1+4+10”品牌体系。永红社工站荣获省党建引领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点等称号,《共建新竹园 共治“哈伲家”》项目获评省优秀社会工作项目。持续开展永红社工培育计划,实施“书记帮带+课题研究+项目实施”社工三年定制跟踪培养模式,11名社工荣获省市荣誉17项。村居融合探索新路。全面开展新建村分账管理试点,成立街道分账管理领导小组,按照《实施方案》有序征求民意、疏通堵点、凝聚共识,为下一步做好有序衔接。推动城中村民生服务理念、服务方式转变,在全市社工节上,集中展示村居融合品牌,东方村荣获市城乡社区建设品牌大赛二等奖。
一年来,我们稳字当头、守牢底线,着力打造“多元治理”永红名片。着眼安全,服务大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探索网格治理智能化。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暨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创新“网格+”工作模式,结合党建、网信、经济、民生、治理等关键领域,形成具有永红特色的数字化城市治理服务模式,《“党建+微网格”自治品牌》获评全市平安建设优秀案例。作为“数据核验”全区试点,开展人房和单位信息核验,为场景建设和高效处置“一件事”提供鲜活数据资源。聚焦安全监管精细化。全力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组织企业(单位)开展自查自改。完成“危污乱散低”企业单位出清提升,东方江南智造园一期工程改造完成。创成全区首批市级规范化基层食安办,2963家C、D级包保主体全部完成督导。全市试点开展应急救援队伍拉练工作,完成装备配备任务,永红街道公共安全(防灾减灾)体验馆被授予常州市公共安全体验馆Ⅰ类馆等称号。推动社会稳定法治化。薛波同志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常州市钟楼区永红服务站强化三个保障提升后续照管服务水平》获省戒毒管理局批示肯定。
一年来,我们凝心聚力、培根铸魂,全力打造“担当作为”永红名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初心、勇于担当,激活干事创业精气神。铸就理想信念之魂。将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部署、全力以赴落实,以“三抓三促”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昂扬干事创业之志。依托“荆川学堂”干教培训平台,以“1+3+X”为主线开展各类培训。深化年轻干部“双导师”培养制度,充分发挥导师“传、帮、带、管、督”作用,全面培养锻造干部的心性和能力。用好全面从严之尺。以省委巡视和市委联动巡察为契机,刀刃向内抓牢政治监督、加强问题整改。制定“分层分类 精准滴灌”廉洁教育实施计划。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督查,突出政治属性,着力纠正政治偏差。汇聚多方共建之力。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基层民主议事新模式,全力支持人大、政协依法依章履行职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街道信托制物业、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协商议事。“红心圆546”统战工作法荣获2023年常州市优秀统战品牌项目(全区唯一),打造基层统战标杆街道,承接全市统战工作现场会,承办“寻美·中国”主题活动,全面展示永红统战形象。打响“荆川会客厅”品牌,积极推进商会“1+8+N”模式,创新运用“345工作法”,会员企业加深交流合作,获得长足发展,商会影响力显著提升。持续深化双拥工作内涵,木梳路双拥街成功开街。
2024年工作思路
(一)建设现代化繁荣永红,进一步积蓄发展动能
增强产业发展集聚度。牢牢把握产业主攻方向,培育壮大检验检测及建筑两大产业,强化行业分析研判,做到统筹谋划、科学布局、精准滴灌。加速文商旅融合发展,加快图灵文创街区、云端商业文化街区等项目建设,加强文旅品牌塑造及传播工程,利用陈渡码头特色美食街区开展各类文旅活动。
提高载体开发贡献度。持续深化载体整合提升计划,综合采用“关、停、改、退”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步骤、有行动地淘汰低效能企业。按照《载体盘整三年计划》,针对9处存量载体进行升级打造,瞄准一批专业基础好、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域外中小企业招引培育,共同构建产业集群生态,争取产业载体“签约即开工”,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激发项目双进活跃度。加快在谈重点项目签约及落地推进,推进中煤科工科创中心申报市重大产业项目。深化领导挂钩服务和项目推进相关机制,紧扣项目开工、设备投入、产出效益等关键环节,突出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全力推动南运河畔智慧谷等10个区重点产业项目。坚持“顺着产业链条走”“奔着发展趋势去”,紧盯江浙沪、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用好“同乡、同窗、同仁、同行”等资源,大力招引重点产业项目。
提升营商环境满意度。树立“人人都是营商名片、个个都是服务专员”的责任意识,丰富“永心办”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内涵,提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品质,建立“吹哨报到”服务清单,真心实意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为辖区企业输血供氧。
(二)建设现代化幸福永红,进一步释放发展红利
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坚持“补短补缺”并重,重点结合地产类项目,不断完善路网建设。以丰臣南郡二期建设为契机,打通广仁路延伸段,谋划“晋陵迎宾”项目周边路网提升事项,放大东方江南智造园的外溢效应,建设好永红“东大门”。全力保障轨道交通5号线建设。深入研究、加强引导,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探索城中村自主更新模式。
积极打造精致城区。做好旧改后半篇文章,高标准打造好“江苏省城市更新试点项目”——陈渡片区有机更新。以超广景山庄的标准创建好金谷花园“省级宜居小区”,持续推进体育花苑电梯加装工作,将其作为常州市2023年度民生实事入围项目做得更实。放大城市辨识度,以钟楼区运河水环生态廊道建设为契机,系统推进南运河片区提升改造。探索金边银角微改造。发挥五社联动机制作用,建立街道引导、村社参与、专业指导、商户自改的“微更新”模式,将村社交错的治理死角打造成积聚人气的金边银角。
持续开展精细管理。围绕群众关切的“除顽疾”问题,综合运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城市体检工作模式。用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管理,常态化开展综合执法进小区、“清洁家园”“三色道路”等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行动,全面实施精细化保洁,实行物业管理“红黑榜”制度,打造更多特色街区、城市客厅。以工匠精神优化生态环境,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全力保障PM2.5平均浓度及降尘结果达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开展支浜支流提升工程,确保南运河永红段水质达三类水标准以上。
稳步提升民生厚度。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作用,深化“全程网办”,拓展“异地代办”,优化“多地联办”,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成立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发布街道养老服务品牌,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一中心多站点的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增加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供给,发挥永红中心、陈渡卫生服务站中医馆等作用,推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深化微爱服务项目,建立“一老一小一兜底”常态化探访帮扶机制。推出荆川文化研学路线、历史遗迹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依托陈渡码头创意园、广福街两个特色园区,点燃“夜经济”,形成“荆川文旅惠民IP”。
(三)建设现代化和谐永红,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毫不松懈守牢安全底线。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街道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督促企业加强危险作业管控,提高企业重大事故隐患的辨识、排查、防控、整改能力。围绕工贸、燃气、高坠、动火作业、养老机构等重点行业领域,紧盯不放重大事故隐患,确保企业闭环整改到位。深化公共安全(防灾减灾)体验馆建设,建立一馆一园一路互补式宣传阵地(体验馆,荆川公园,清潭西路),组织多形式教育培训,提升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完善“1+13+X+Y”应急预案,实现村社应急预案“简优化”全覆盖。
坚定不移优化社会治理。持续深挖“熟人社区 人人汇享”品牌内涵,打造清潭、荆川、陈渡等富有区域特色的村居片区联盟。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建设,积极对接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深入开展“数据核验”活动,高质量建设数字政府。
坚决有力维护社会稳定。整合街道法律顾问资源,培养基层“法律明白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薛波的示范引领和经验传授作用,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后半篇文章。加强警地协作,建成一批“永安前哨”,提升群防群治质效。
持之以恒推进物业改革。建立“5311”信托制物业推进模式,即“党委、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五方联动,依托“专业团队、社区社工、党员骨干”三支队伍,形成一套成熟的推进流程,按照“一小区一政策”的工作机制,通过信托制物业导入形成一套模式、培养一支队伍、解决一批问题。同时,嫁接“信义治理”理念,对小区存在的其他突出矛盾进行专项攻坚,推动历史遗留物业矛盾破冰化解。
(四)建设现代化活力永红,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
“学思践悟”并举凝聚思想共识。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把“学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贯穿起来。积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做好省委巡视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检查反馈意见整改。
“选育管用”并重锻强干部队伍。以政治素质考察为重点开展干部日常考察,对街道机关各部门、各村(社区)开展一次“全覆盖”式干部考察,对班子调整、干部交流、职级晋升等进行整体规划。细化落实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干部培训模式,注重在实践中强化业务训练、政治历练,切实提升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严实紧密”并用强化纪律保障。运用好王诤将军纪念馆等身边载体,加强廉政教育。家风建设深入推进,立足地域特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家风建设生动素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传递廉洁理念。为担当者撑腰鼓劲,将开展澄清正名贯穿监督执纪全过程,调动全街道党员干部增强“敢”和“干”的劲头,激发“闯”和“创”的活力。
“提质增效”并进夯实干事氛围。大力弘扬“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工作作风,切实把精力集中到想干事上、把责任体现到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到干成事上。坚持守正创新,以“四敢”为担当,以“四敢”争作为,把蕴藏在街道上下广大干部群众中的活力和智慧充分激发出来、拿出“敢”的勇气、“为”的担当,亮出“闯”的魄力、“干”的劲头,实现“创”的突破,树立更多的“永红品牌”、积累更多的“永红经验”、探索更多的“永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