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钟楼区的环保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以创建“生态钟楼”、“绿色钟楼”为主线,不断巩固 “创模”成果,深入开展“严查”、“环保四进”活动、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使区域环境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 “生态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
全面启动了“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巩固提高“创模成果”,精心打造“生态钟楼”构筑了新的平台,我们重点抓了4项工作:1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办公室。由政府区长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镇、街道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环保局,负责日常的组织协调,建立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制订了“钟楼区生态建设规划”实施意见。2建成了的一批生态(环保)示范亮点。全力推进“环保四进”工作,日前建成和被区环委会命名了8个“环保模范社区” (其中世纪明珠园被命名为“绿色社区”)、2个“生态村”、7所绿色学校(幼儿园)、环境友好企业5家。3是大力营造创建“生态钟楼”的舆论氛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宣传,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进行生态主题宣传。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保公益活动。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
二、污水治理取得新的成果
水环境整治是巩固“创模”成果的重中之重,也是环保严查的重点。为此,我们狠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了一批工业重点污染源企业的达标排放。全区18家重点污染企业先后投入2千多万元用于治理设施更新、改造、调试。目前除一家振华绸厂因拆迁改造等原因外,其余17家经监测均已达到排放标准。我局加强了对新办企业“三同时”验收和长效监督管理。二是认真做好印染行业实施一级达标排放工作。我局将区属9家重点印染企业逐一落实治理方案和治理进度,确保到2005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一级达标排放工作。三是狠抓一批“三产”服务业废水的治理和接管入网。重点抓好污水接管入网。区域内新建的小区雨、污水管网铺设率达100%,接管入网率达100%。改造后的老小区实施了雨、污水分流入网。全区大中型宾馆、饭店、餐馆、浴室的污水分别安装了油水、油烟分离设施。目前全区80%的三产废水已接管入网,建成了新闸镇区100吨污水处理站、钟楼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污水收集池,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区域内水环境质量。
三、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新的突破
今年来,我局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与清洁生产,大力度改造了150多眼燃煤型灶台和燃煤锅炉,新上了一批脱硫消烟除尘设备,每年减少燃煤3千多吨,煤烟型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具体狠抓了三个重点。一是加快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今年我局对20家大气污染源企业和40家油烟污染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目前油烟、烟气污染限期治理任务完成率已达100%;二是新上项目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城区新办浴室、宾馆等全部送热水或使用清洁能源,老浴室经过治理有45%改用送热水,有条件的推行集中供热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大气污染。三加强大气环境监管力度。加强了工地现场管理,有效地防止了建筑场地的二次扬尘污染。严查企业焚烧垃圾的违法行为,抓好禁止秸杆焚烧的宣传教育和禁烧措施的落实。
四、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整治取得了新的成绩
“严查”是规范企业环境行为的重要手段。今年5月份以来,我局依据国家、省、市关于“整治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区上下立即行动,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严格执法,实施严查专项行动,对全区重点污染源和信访投诉,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对“二河”周边重点企业,进行昼夜和节假日突击抽查。在近4个月的“严查”专项行动中,我区出动环保执法人员410人次,现场普查了653家企业,重点检查了265家排污企业,立案查处了17家,限期整改16家,行政处罚9家,处罚金7.7万余元。具体做法:一是强化执法手段。加大了对娱乐、饮食、服务业的噪声、油烟排放的执法检查力度,对超标排放污染扰民的企业,下达了现场公务活动记录158份,明确限期达标整改治理。二是严查“危险废物”,确保“环境安全”。今年以来,我局深入开展“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检查。及时开展了对医疗、印染、电镀、化工等行业危险废物处置情况的监管检查。对放射源、危险废物进行了彻底清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隐患,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三是严格行政执法监督。全局上下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我局在认真贯彻国务院对新上钢铁、水泥项目进行清理整顿的紧急通知精神中,自觉适应宏观调控的要求,在清理中积极主动地提供指导服务。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行政行为能力。四、排污收费超额完成。今年累计征收37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4%。创新排污收费思路我们坚持“三抓”、“八个字”。三抓:“抓机遇增力度、抓严查促收费、抓征管树形象”,八个字:“依法、足额、全面、按时”,主要做法是五个强化,一是强化领导,二是强化三同时管理,三是强化现场监察,四是强化监测,五是强化宣教。营造依法交费的氛围。
五、环保队伍的能力建设上了新的台阶
区环境监测站5月份顺利通过省级计量认证。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技术保障。区监测站全体人员辛勤奋战8个月,投入80多万,一举拿到计量认证证书。在认证验收过程中受到省专家认证组的好评。
区环保局十分重视抓好环保队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工作。为此:一是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措施和制度,我局先后组织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学习讲座、培训班,建立了街道、乡镇环保员例会学习制度。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实行政务公开、社会承诺服务、限时办事责任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实行环保政务公开、环保“三公开”(公开监督电话、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政策规定)。区、市建立110环保联动,确保24小时随时查处环保违法行为。三是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创建文明机关的规划和双文明考核奖惩办法,全局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四加强了机关廉洁勤政建设。局长与干部职工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状、个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要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人人争当廉洁自律的人民好公仆。环保人员无违纪违法行为。五、做好“万人评机关”活动的整改工作。我局收到市局转办投诉5起,其中属环保部门管理的3起,配合处理的2起。现已全部落实整改治理,属区环保局监管的已治理到位达标排放。
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区环境形势还不容乐观,我们肩负的保护环境的任务还很繁重,与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总体上而言,我区的环境质量随着快速的经济发展,污染物排放总量很难控制,居高不下,局部地区环境污染依然严重。二是水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区域内的三八河、后塘河等16条内河断头浜的水污染尚急需综合治理。三是城市化推进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环境问题,我们探索研究解决的办法不多。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一加以解决。
钟楼区环保局
200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