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区民政局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团结实干抓工作,开拓创新谋发展,以新作为、新举措、新思路、新突破、新形象开创民政各项事业新局面。
一、与时俱进,经济工作有新作为
民政经济总的目标任务是:加大培育规模型工业企业,巩固好流通商业企业的规模化经营,抓好年度招商引资工作,树立发展经济的中心意识,积极做好各项民政工作。
1、在减少23个企业的情况下,全年力争完成综合营销收入9.2亿元,工业营销确保1.25亿元。全年利税完成2100万元,确保工业利税1550万元。社会福利企业预计完成销售收入18亿元。
2、预计完成工业投入800万元,其中厂房投入260万元,设备投入400万元,技改投入140万元。
3、要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认真抓住当前的大好形势,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增强发展经济的主动性,赢得发展经济的主动权。抓住发展经济的机遇,正确分析发展经济的形势,看准发展经济的路子,发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激发创新民政经济工作的动力,实现民政经济在新年度上新的水平,经济效益上新的台阶。
二、依托优势,社区建设有新举措
社区建设工作,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确立新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继续抓好“五创一迎”工作。区民政、老龄、残联、双拥要紧密配合,强化内部资源整合。全力创成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区,力争创成全国先龄工作先进区;全力创成“江苏省双拥模范区三连冠”;全力创成“江苏省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区”;确保“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复评验收成功。
2、开展现代化新型社区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社区环境布置,统一社区的挂牌及制度上墙,抓紧星港、清三、西一村二社区、怀德苑、花园西村、虹桥等社区的硬件设施建设及改造,都市桃园社区从一开始就抓规范化建设,使该社区的办公和活动用房达1000平方米以上。
3、培育10个以上学习型社区精品,以点带面,全面开展“万家社区读书活动”,为34个社区各配置260本书籍,价值5084.1元。
4、五星、永红、西林3个街道各选择1个村开展“村转居”试点工作,在村级集体经济改革后,建设新型的社区组织,协调解决社区居委会办公、社区服务用房和运作经费、社区干部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
5、强化对星级社区争创工作的指导,有目的培植三星级社区8-10个,四星级社区1-2个,进一步完善星级社区评审标准和程序。
6、继续加大对“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以建立完善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八大机制为目标,积极探索适合钟楼区情,凸现钟楼特色的社区专职干部规范管理的办法的途径,以提升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
7、重视做好“村务公开”工作,要按照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的要求,强化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工作,7月和12月将进行两次“村务公开”专项检查,并认真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真抓实干,双拥工作有新思路
双拥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继续实施“军嫂不下岗工程”。要认真贯彻落实《常州市军嫂就业安置暂行规定》,努力完成市下达的军嫂安置任务,积极协调用人单位,拓宽军嫂和随军随调干部就业安置渠道,确保军嫂100%第一次就业安置。
2、努力拓展社区双拥工作新路子。我们要以社区服务为载体,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科技拥军和法律拥军等活动,为基层双拥工作社会化注入新的活力。要不断充实扩大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提高队伍质量,为驻军和优抚对象提供全方位、便捷式、多元化的服务。要充分发挥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的作用,组织社区成员单位广泛开展社区双拥活动,变少数单位参与为所有社区单位、社区志愿者共同参加,充实社区服务的内容,推动社区双拥工作社会化。
3、巩固发展“爱心献功臣行动”的成果。要认真落实优抚对象保障措施,要把解决重点优抚对象治病问题作为下半年优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解决好老烈属、老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治病难的问题,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的发生。
四、规范管理,社会保障工作有新突破
我区救灾救济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按照新的城乡低保操作程序运行,进一步推进城乡低保政策的全面落实,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实现“应保尽保”。
2、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工作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3、切实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做好新发灾害的查、核、报工作,以政府名义出台我区的救灾救济应急预案。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大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
4、加强敬老院硬件建设,规范敬老院台账,实行院长目标考核责任制,不断提高敬老院管理水平和五保供养水平。
5、配合市房管局做好廉租房工作。
6、认真做好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坚持经常性社会捐助为主,集中性捐助为辅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做到常年捐赠和集中捐赠有机结合,稳步开展社会捐助活动。下半年要做好陕西安康和响水县的对口支援工作。
五、争创特色,残疾人工作有新发展
残疾人工作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残疾人就业工作体系,开辟职业教育基地,积极举办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残疾人就业,使有劳动能力的城镇残疾人就业率达94%,农村残疾人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3、以社区为依托,完善(村转居)残疾人工作“五个一”建设,召开社区残疾人工作推进会,夯实残疾人工作的基础。
4、搞好残疾人学习型示范社团建设,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周。
5、搞好残疾人专门协会建设,将全部完成残疾人各专门协会的组建工作。
六、积极推动,老龄事业再上新台阶
我区的老龄工作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打牢工作平台,争创老龄工作先进区。社区(村)是老龄工作的基层平台,要从创建敬老模范社区(村)抓起,抓好典型,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做到硬件不失分、软件得高分,力争2004年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
2、抓实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整体素质。要根据市里的“暂行标准”,抓区级示范性老年大学的建设和街道(镇)级老年学校的建设,力争基本达标。同时,抓好社区(村)级老年学校(或分校、培训点)的设立工作。凡尚未设立的要本着资源共享、因地制宜的原则,年内完成,切实为老年人的学习提供场所。
3、做好维权工作,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要加大《老年法》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宣传、教育力度,开展以敬老、助老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敬老、助老、养老的道德修养和保护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依法维权的现代意识。
七、创新意识,民政队伍树新形象
我局重点在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和树立民政队伍新形象上下功夫。
1、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要认真组织学习,结合“两个率先”开展讨论,按照“围绕主题、把握灵魂、抓住精髓、狠抓落实”的要求,精研熟思,力求取得学习新成效。
2、提高服务技能和依法办事能力。针对民政系统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较多的特点,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以提高依法办事水平和业务技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要重点加强对《行政许可法》的学习,深刻领会《行政许可法》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促使全体干部职工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进一步做到严格依法办事,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3、提高领导管理水平和协调能力。要向管理要效益,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领一级干的工作局面。要进一步强化民政行风建设,自觉将为村、社区服务、为企业单位服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要通过民政窗口作用的发挥,为全区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作出贡献。
4、提高遵章守纪和反腐倡廉的自觉性。要抓好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文件,认清形势,吃透精神,领会其实质和做好党风廉政的重要意义。凡是发现民政系统出现不廉政的苗头,及时向局支部反映,从而从源头抓起,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努力树立民政在人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国税部门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制约趋紧。上半年报的福利企业一个没批,最近又发文,从7月15日起,用2个月时间,对福利企业逐一审查,不符合条件的要取消减免税资格。建议区委、区政府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调,理性、辩证地看待当前福利企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防止“一棒子”打死的倾向。作为民政主管部门,也要加大对福利企业的管理力度,严格要求,规范管理,但这需要过程与时间,也应为企业自身整改留下空间和余地。
2、现在城乡低保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加之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尽人意,低保工作的难度加大。目前我局抽查2名人员,也临时聘用1人,仍无法完成入户调查、定期审核、动态管理的繁重任务。加之目前区尚未下达专项经费(镇江等地是按每年低保金发放的总额的5%下达专项经费),低保工作困难较大。请求区能及时充实人员、下拨专项工作经费。
3、今年的“五创一迎”工作十分繁重,上级重视,基层的工作积极性也调动出来了。请求区委、区政府一是加大对街道的扶持力度,适当下拨一些引导性资金(天宁连续三年下拨经费600余万元)。二是成立星级社区评审小组(建议由区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牵头),本着对照标准,严格评审,杜绝人情,不搞照顾的原则,成熟一个验收并奖励一个。三是今年我区要完成37个社区“万家谈书活动”书籍的配置任务,需3.7万元。四是应尽快下拨创建经费20万元,其中区老年活动中心装修费用8万元,各村、社区老龄工作标语统一上墙2万元,共需费用10万元。
二○○四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