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钟楼区2008年环保工作计划
索 引 号:014119600/2008-00116
组配分类: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环保局
产生日期: 2008-05-09 发布日期: 2008-05-19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制订了钟楼区环保局2008年工作计划
钟楼区2008年环保工作计划
 

    2008年,环保工作将继续实施“清水、蓝天、宁静、家园、生态”这“五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基础台账、健全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和责任,使我区环境管理工作更精细、更科学,确保我区2008年市下达小康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节能减排等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2008年环保工作目标

  1、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考核成绩稳定保持90分以上。

  2、全面完成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3、区域内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我区10个生态考核断面中,新塘桥断面和新昌桥断面水质必须有明显改善;其它断面确保稳定达标。我区10个生态考核断面:连江桥断面(运河)、施桥断面(新运河)、新塘桥断面(童子河)、金谷桥断面(童子河)、花园桥断面(后塘河)、弋桥断面(南市河)、新昌桥断面(凤凰河)、宣塘桥断面(南运河)、文在桥断面(西市河)、清南桥断面(白荡河)。

  二、环保“五大工程”建设任务

  (一)清水工程
  1.水环境综合整治:在巩固水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对凤凰河、南童子河、三八河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对河道周边的排污企业进行限期提标治理或接管。

  2.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成具备接管条件河道周边生活污水的接管。钟楼经济开发区新建区域污水收集管网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新闸街道完成新昌路沿线所有污水的接管工作,开工建设新闸工业园区污水接管工程。

  3.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完成全区工业企业的排污口规范化整治任务。

  4.太湖流域重点污染行业污水提标:《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太湖地区新的污染排放标准将涉及城镇污水处理厂以及纺织染整、化学工业、造纸工业、钢铁工业、电镀工业和食品制造6大行业排放的污水。我区主要涉及3家电镀企业、2家钢铁企业以及全区的纺织印染企业和化学工业企业。我区计划于2008年上半年完成所有涉及企业的污水提标工作。

  5.对区域水环境加密监测:除对10个生态考核断面每月监测1次外,增加对南童子河、皇粮浜、三八河的现状水质监测以及毛龙河、西涵洞河、叶家浜等已整治河道的回顾性监测,为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监督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蓝天工程
  1.禁燃区建设:完成2008年禁燃区范围内(龙江路以东、中吴大道以北、龙城大道以南、青洋路以西)禁燃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严禁新上燃煤锅炉,淘汰禁燃区内除集中供热设备外的使用高污染燃料的设备,包括锅炉、炉窑、炉灶、茶水炉等。

  2.餐饮业油烟污染控制:对油烟净化处理不达标的餐饮单位限期治理。

  (三)家园工程  

  1.绿色创建:建成1个省级生态村、2个市级生态村;建成市级以上绿色社区2家;建成2个省级以上绿色学校;建成2个市级生态园林单位。

  2.环境友好企业创建:创成环境友好企业市级5家、省级1家。

  3.生态住宅建设:开工建设钟楼经济开发区15万平方米生态住宅。

  (四)宁静工程

  区域噪声控制:严格控制工业噪声,推广使用低噪声设备;重点解决现有餐饮娱乐行业的噪声扰民问题。

  (五)生态工程

  1.化工企业专项整治:根据市、区“化治办”目标任务要求, 2008年关闭30家化工企业。

  2.污染企业搬迁:完成凌家塘市场、维达酒业、恒源织造、北港电镀厂的搬迁、转产工作。

  3.清洁生产与ISO14000认证:完成4家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完成15家规模企业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4.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完善全区危险废物收集管理系统。

  三、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一)、完善环境基础工作

  1、全面完成“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文件要求,全国将于2008年初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合本次普查,建立全区企业的环境信息台账,全面掌握我区各类污染源的情况,为环境管理的精细化提供依据。

  2、建立水环境质量基础资料。建立全区河道分布、水环境质量现状、河道周边污染源分布、水质变化等基础台账。

  3、完善全区环境安全隐患分布台账。全面掌握全区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分布情况。

  (二)、建立污染源监管信息系统

  1、建立实时监控监测系统。利用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一个基于GIS系统的覆盖全区的污染源信息管理系统和重点污染源管理实时监控监测系统。

  2、安装COD在线监测仪。对全区日排水量超过50吨或日排放COD超过15kg的单位均要求安装自动流量监测仪和COD在线监测仪;对已安装自动流量监测仪的三家电镀企业,新安装COD在线监测仪。

  (三)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1、建立污染源分类管理制度。根据监管对象的硬件设施条件、管理水平、诚信程度、污染影响程度等内容,对全区污染源制定分类管理制度。

  2、建立水环境质量监管工作制度。制定能及时掌握全区水环境质量的巡查制度及环境监测制度。

  3、制定环境监察专项规范。建立污染源现场监察规范和建设项目现场监察规范。

  4、建立环境管理责任体系。对全区环境管理任务层层分解,对各层次均明确监管的第一责任人。明确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权限、奖惩办法。

  5、完善环境监管网络。区环保局监管人员以块分割,调整分管责任人;从社会上聘请现场检查人员,加强基层现场检查的力量;成立环境事故应急处置及夜间执法小组。

  6、完善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办法。为适应新的环保形势,确保各项环保任务顺利完成,将对钟组发《钟楼经济开发区、镇、街道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工作实绩考核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明确考核要求和奖惩措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