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2009年钟楼区民政工作意见
索 引 号:014119539/2009-00005
组配分类: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钟民发[2009]3号 发布机构:民政局
产生日期: 2009-06-19 发布日期: 2009-06-29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钟楼区民政局2009年工作意见
2009年钟楼区民政工作意见
钟民发[2009]3号
 

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街道民政办(社工科):

社区是政府服务、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交织的区域性共同体,各类社会组织的培育、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的落实、社会管理和规范的构建都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因此,社区既是创建和谐示范城区、建设幸福钟楼的主阵地、主力军,也是创建和谐示范城区、建设幸福钟楼的最终受益者。为进一步提升和谐社区建设水平,促进“三个钟楼”又快又好发展,现对2009年民政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围绕一个主题

全力推进以实现“幸福钟楼”为目标,以构建“人本、互助、自主”的和谐社区为特征,以完善亲民、利民、便民、惠民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为手段,以进一步提升社区参与度、满意度、稳定度为标志的新一轮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着力两大重点

(一)凝心聚力,力争“三创建”圆满成功

1、争创“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

按照区委、区政府创建大会的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创建实施意见(钟委发〔2009〕14号)以及“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指导标准”,积极开展创建工作。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作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周密部署。二是强化可操作性、有特色化。要紧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社区品牌培育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活动。三是严格创建标准,保证质量。要结合自身实际,对照《标准》,认真细化相关指标,完善考核评估体系,逐项抓好落实,争取验收少失分、得高分。四是整合各方资源,联动共创。要加强部门通力合作,增强社会参与力量,充分发挥创建活动的整体效益。关注和破解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创建活动成为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成为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建设和谐幸福钟楼的有效途径。

2、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3、争创“双拥四连冠”

(二)尊重民意,依法开展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

2009年底依法进行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

各街道、社区要高度重视,依照居委会组织法,根据全区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及早对调整社区规模、社区职数配备和人才优化组合做到心中有数,并按照时序进度,严格选举程序,严肃选举纪律,扎实做好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通过换届选举,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进出口”机制,真正把群众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能力、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优秀人才选进社区居委会班子。

三、开展五大行动

(一)养老为老亲情行动

1、居家养老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精神,加快推进以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日间服务中心(日托站)为重点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创新工作理念、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合理布局设点,提升服务覆盖面。在目前已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基础上,按照“就近、方便、经济”的原则,选择人口较为密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量大的社区(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年内,各街道原则上新建一个以上居家养老服务站。二是拓展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模式。整合社区资源,吸纳社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家政服务公司、医疗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等,组成居家养老共建单位,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坚持以日托带动送时,开展“两走”活动。即“走进去”对少数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龄、空巢、病残、贫困等重点困难老人,由服务人员走进老年人家中开展服务;“走出来”对大部分身体尚好、能自我行动的居家老人,引导其走出家门,到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接受服务。三是规范运作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科学有序的运作机制、监督机制和考评机制,实现管理、服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鼓励社会参与,推行公办民营或民办公助的方式,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要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对政府补贴的送时服务,街道、社区(村)要调查了解,及时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促进居家养老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2、老年精神关爱。钟楼区作为全省四个示范基地之一,以“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为工作理念,以“滋养心灵,和谐共赢”为活动主题,今年将推出十五项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建好一个全省老年精神关爱示范基地,配套建设老年精神关爱功能室、老年心理康复训练室,建立一批社区老年精神关爱工作站等。要做好老年人心理咨询服务,积极探索不同层次老年人的精神关爱需求,使老年精神关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

(二)创业就业社区援助行动

此项工作列入今年全区20项重点工程。要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大力开展青年创业、巾帼创业、牵手创业等系列活动,建立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帮扶长效机制,完善针对困难群体的公共就业服务项目,强化基层创业(就业)服务机构功能,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一是服务到位。要建立创业项目的引进机制,储备创业项目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组织活动。要开发和建立创业(就业)载体,有条件的社区(村)要成立创业(就业)指导志愿团,为劳动者提供创业(就业)政策指导和服务。二是扶持有力。把各职能部门出台的多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专用资金拨付到位,大力支持有发展前景的创业人员、创业基地。北港街道星港苑社区景泰蓝工艺画和运河苑社区的十字绣工作室要迅速寻求与市场对接的途径,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形成产业链。三是宣传广泛。搜集创业就业的先进事例和典型人物,加以宣传,营造氛围。以开业示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力争到2009年末,培育20个特色创业(就业)型社区(村),培养50个创业示范户,发展80个创业示范带头人。

(三)深化品牌社区主题行动

一是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合理社区布局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实行“一门式”办公服务,不断完善3个“15分钟生活服务圈”功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项目化管理,在全区推广“民情日记”、“四会制度”和“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挖掘提炼社区内涵,放大品牌效应,力争在2011年前每年按30%的比例,完成对社区(村)的主题定位。二是完善社区考核办法。深入开展“星级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评选活动,进一步改进社区考评方式方法,“星级社区”以硬件考核为主,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以软件考核为主,即以群众满意度、参与度和社区稳定度为标准。每年评出10个社区和10个村为和谐示范单位。完善居民群众满意调查机制,使民意调研更加科学化。三是对社区事务实行准入制。严格执行市、区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对进入社区而社区原无职责的事务,按要求审批准入,实行费随事转,人随责走。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社区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减轻社区负担,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的时间管理社区事务。要理顺社区居委会和便民服务站的关系,突现社区自治职能,强化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建立考评体系。

(四)慈善救助仁爱行动

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其他困难群众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和困难群体日常生活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是要做优慈善广场。推动全省首家“慈善广场”建设,进一步落实“九个一”活动,加大对全社会的慈善宣传,激发仁爱之心,变“被动慈善为主动慈善”。二是做精慈善超市。全面推广商业超市慈善供应点运作模式,各街道要加强对现有的商业超市慈善供应点的管理和监督,研究和探索与商家互惠互利的长期运作模式。三是做实日常捐助。各社区(村)要充分发挥“接受日常捐助点”以及如五星街道“爱心家园”等社区保障载体的作用,更好地为困难群体提供长期的生活保障。

(五)双拥优抚共建行动

一是认真落实双拥创建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区“四连冠”任务如期完成。结合建国60周年庆典,“八一”、春节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双拥和国防教育。创新“双三好”和“七进”社区活动内涵。积极配合市民政局做好退役士兵培训和其他工作。二是积极落实双拥政策法规。广泛开展以“科技拥军、智力拥军”为主题的军民共建活动,不断深化科技拥军活动内容,创新科技拥军方式。社区双拥工作富有成效,特色鲜明。三是深入开展“关爱功臣”活动。要多元化、多渠道地发挥社会保障作用,积极为优抚对象做好事、办实事,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提升“一办五站”活动的内涵,做到活动经常化。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完善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体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