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钟楼区教育文体局2005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19491/2006-00008
组配分类: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教文局
产生日期: 2006-01-15 发布日期: 2006-01-25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全面总结了2005年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钟楼区教育文体局20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我局围绕“两个率先”目标,遵循“统筹协调,创新机制,深化改革,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工作思路,坚持“抓调研、抓创新、抓创建、抓管理、抓服务、抓实效”的工作途径,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促使我区教育事业继续攀升。回顾2005年,我局主要工作如下:

  一、抓实效,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高尚师德示范引导。广泛开展让教育充满爱活动,进行校园“非教育现象”大讨论、征集德育案例,对教师确立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拓展工作新途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出台《条例》走向常规。从小处着手,从细节着手,从过程着手,提倡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养成教育,让德育工作由活动走向常规,局出台了《钟楼区班主任工作条例》(低年段),通过培训、研讨、实践,让班主任从经验事务型走向智慧科研型。同时,广泛开展阳光校园活动,让学生的道德素养得以发展。

  3、社团活动特色突显。“槐花词社”、“西横诗社”、“大千工艺坊”、“未来之星少科院”等学生社团各具特色,社团活动从校园走向社会,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六一”前夕,专门举行学生优秀社团观摩评比活动,让每一位与会人员感到学生乐在其中,使社团成为学生理想的德育实践基地。

  4、“三结合”教育活力四射。全区以培育民族精神,开展国情市情区情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进活动课程,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注重实效,不断改进“三结合”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营造和优化有利于广大中小学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花园小学的“家校协同研究”、觅渡桥小学的“家长义工”等一系列有益尝试为“三结合”教育的深化发展起到引领与示范的作用。

  二、抓创新,培育高素质人才。

  1、面向师生,开展创新培训和实践。

  (1)教师层面:建立挂职培训机制,成立上海、南京访学团,今年2月。我们选派了一批年轻校(园)长赴上海、南京挂职访学,学习先进地区的办学方式和管理理论,帮助年轻校(园)长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其主动谋划学校发展的能力。9月,我们与华师大合作,开办了“研究生课程班”,组织50名骨干教师参加较高层次的学习与研究,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加快了优秀教师群体的建设,浓厚治学研究的氛围,推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今年,我区新增特级教师1名,市一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比例有所提高。

  (2)学生层面:成立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心,所辖的28所中小学同时成立了科技活动站,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富于创造性的科技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各校参加省、市第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大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在2005年省《小数报》读报知识检测中,我区获30个一等奖,并有1名学生代表常州参加全国“华杯赛”。

  2、面向学校,促进自主发展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1)优化校(园)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学校进社区,教师进家庭”、“送温暖”、“扶贫帮困”等主题实践活动。教师节前后,各校广泛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的活动,盛小、勤小等深入社区开展教育咨询、义务补习等活动,全区教师参加“爱与责任”的大讨论,为贫困生捐款125000元。各校(园)通过推进校务公开,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范了教育行为,推进了师德建设,促进了规范收费工作,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了实处。

  (2)推进名校(园)建设。加强对新闸中学、广化小学创省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的指导与调研,确保高质量通过评估验收。今年各有两所幼儿园顺利通过市示范幼儿园、一类幼儿园的验收。今年我区全面启动学校三年自主发展规划,让学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走个性化、自主化、多元化发展道路。由我局牵头,邀请华师大的专家教授帮助各校(园)进行新一轮的特色定位、规划和指导,创建了一批具有个性的校(园),如怀德苑小学、西新桥小学的小班教学,觅渡桥小学的数学文化,莱茵幼儿园的双语特色等已成为我区教育的品牌。

  3、面向机关,开展创优培训和展示。

  (1)制定专门管理规定。出台《关于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对于经费的使用,严格管理责任,明确审批制度,推进规范管理。今年8月专门举办新任校(园)长岗位培训班,提高他们的工作业务水平。

  (2)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对办证审批、干部聘用、评先、职评评定等群众关注的问题,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网上公示等多种形式,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并在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办事时效等方面做出承诺,不断增加透明度。另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采用听证制,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性更强。

  (3)提升内功展示形象

组织局机关人员广泛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法律知识培训、工作实务培训等,进行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等比赛活动,提高了机关人员的服务水平,优化了服务质量,展示了良好的形象。

  三、抓调研,扎实“三个一”活动。

  1、积极推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我们认为要达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根本在于管理体制的调整,而体制的调整关键在于政府的决策。自4月份,我局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计财、人事等科室,围绕教育经费、校产设施、教师结构、福利待遇等问题对乡镇学校再次进行较为深入的调研,并形成了“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管理”的方案,为区委、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做优校(园)工程建设。北港小学、花园二小、清潭三小的建设工程已经启动,五星中心小学易地重建的规划论证也已在进行,新闸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工程已顺利竣工。今年九月,我们将清潭一、二小的资源进行了整合,实行一体化管理,迈出了集团化办学的第一步。

  3、建强区教育培训中心基地。加大软硬件建设力度,区教育培训中心于2005年5月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9月正式挂牌。培训中心的办学功能和规模得到了提升,初步形成了从幼儿到老年的教育体系。社区教育组织网络得到了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学校与社区的结对共建,组建百名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在各街道的支持与配合下,力争顺利通过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评估验收。

  4、深入研究提高课改水平。

  (1)全面展开课改调研。通过听取专题汇报,观摩课堂教学,查看学生成长档案袋,对部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教育评价等进行专项调研,并就学校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学生档案袋评价等与部分老师进行了座谈,通过调研,抓准问题与对策,进一步提升课改水平。

  (2)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研究。围绕“改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教科研基地学校活动,并利用好承办苏、锡、常、镇、宁五城区会课活动的契机,促使学科教学研究更深入。10月份区全面进行第十六届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为青年教师成长搭设了舞台。

  (3)启动“新基础教育”课题研究。以新基础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研究、班队建设,提升校本科研的质量,逐步促使学校转型,为此局和教研室的领导垫高了自己的站位,开拓了观察、选择问题的视角,今年8月积极申请组织有关学校参加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新基础教育”研究。钟楼教育将在研究中发扬“执著追求、知难而上,实事求是、滴水穿石、多方合作、团队奋斗”的新基础教育研究精神,来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

  四、抓重点,推进文体事业发展。

  1、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广泛深入。成立领导小组,配备专人负责,加强对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组建监测队,开展监测工作;加强对监测工作的宣传,收集、整理、保存监测工作音像资料;检查、验收、汇总监测队送交的监测卡片,完成数据录入并连同监测卡片报送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监测内容包括体质检测和问卷调查两部分,现测定人员已达千余名。

  2、全民健身周活动生动活泼。制定活动方案,召开专门会议,各镇、街道以文化站为依托,在开展全民健身周活动中集展示、表演、趣味性为一体,开展特色团队展示、健步走、科学健身咨询和讲座、送戏下乡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健康向上的内容,吸引了大批社区群众的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积极配合筹备区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区文化馆先后组织、配合“激情欢乐广场”、“戏迷票友演唱会”、“新市民艺术团专场文艺汇演”等多项文化活动,丰富了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关注和喜爱,成为区第二届钟楼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的新亮点。

  2006年,我们将围绕区年度任务目标,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不断加快发展步伐,促进我区教育的率先、领先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