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我局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促使事业继续攀升的一年。回顾2004年,我局主要做了十方面工作。
一、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加强党风建设作为教育系统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的中心环节来抓,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在干部选拔、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人事改革、招生收费等热点工作中,坚持条件公开、秩序公开,结果公开,以此来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2004年我区学校规范收费实现了“零投诉”,局纪委评为市先进集体。
二、探索干部选拔的新途径。2004年6月,我们试行校(园)长公推公选制。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共有43人参加公推公选。公推公选按民主测评、撰写调研报告、演讲答辩、组织考察的程序进行,体现了重综合素质的考核与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5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公推公选的磨炼中走上了领导岗位。公推公选促进了城乡人才的流动与交融,激发了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内驱力。
三、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促使办学上台阶。创建是推动学校发展和提升办学水平的一个载体。因此,对学校与幼儿园的创建工作,我局是全员、全程参与,以此来确保创建目标的达成。2004年我区阳光幼儿园、怀德苑幼儿园、莱茵双语幼儿园以优美的育人环境、优良的服务质量,顺利通过了省示范幼儿园的评估验收;西林实验学校(小学部)、清潭二小在省实验学校的评估中得到高度评价;广化小学、清潭小学通过市艺术特色学校的验收;平冈等7所学校创成市示范家长学校;100%的学校成为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
四、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拆并了西白荡、新闸两所村小,使北港街道的教育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组合,建立了区0~3岁的亲子早教中心;开办了爱儿坊紫荆苑分苑;北港幼儿园异地新建,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五、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投入800余万元完成了广化小学综合楼建设工程,并将其更名为刘海粟艺术小学,为其今后的发展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各校添置彩电160余台,实物展示台400台,电脑200台,投入77万元为全区22所幼儿园添置学具、教具。这些现代化设施的添置无疑是为学校的改革、师生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六、举办了“新课程、新理念、新行为”的研讨活动。去年,我局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为了展示近两年的研修成果,研讨课改中的困惑,11月6、7日我局举办了“新课程、新理念、新行为”的大型学术研讨会,来自山东、山西、南京、苏州等省内外10多个城市的专家、同行近500人参加了活动。活动锻炼了队伍,宣传了钟楼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七、打造队伍,促使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发展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聚焦于课堂,围绕“学习材料的选择与组织,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展开,学习方式的改善,学习过程的优化,学习评价的策划”五大方面组织主题研究活动,把全区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引导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在上好课上下功夫。一年中我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施能力得到了的提升。我区有两名教师在省学科课堂教学评优中获一等奖,有10人获市一等奖,53篇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获省、市一、二等奖,并生成3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7名市学科带头人,21名市骨干教师。
八、关爱流儿童,实施蓝天计划。为了让流动儿童也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一方面要求公办学校采用扩班、减免等办法尽力吸纳,另一方面我们对西仓桥小学进行了调整,分流了200多名学生,开办了钟楼区蓝天二小。
九、扎实做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创建工作。围绕区委、区政府制定的目标任务,我们加大对教育培训中心的投入,扩大了培训中心的办学功能和规模,使其初步形成了从幼儿到老年的教育体系;健全了社区教育组织网络,完善了规章制度;积极推进学校与社区的结对共建,组建百名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在各街道的支持与配合下高质量地通过了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的评估验收。
十、贯彻区域文化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完成省级13个和市级11个健身工程,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开展钟楼区全民健身周活动,健身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健康向上的内容吸引了大批社区群众的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极参加市第三届艺术节音乐舞蹈作品大赛,一个节目获特等奖,另一个节目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