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年,也是人口计生事业加快发展、深入开展争创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活动的决战之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对于继续保持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实力钟楼、优美钟楼、幸福钟楼”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围绕争创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的总目标,关注人口安全、人口素质两大问题,突出稳定低生育水平,创新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着力推进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优质服务体系、人口信息化、队伍职业化建设等七项工作,全面推进全区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以争创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和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为总体目标,努力做到: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9%以上;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90%以上,孕前-围孕期保健服务率达90%以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率达85%以上;优质服务体系建设覆盖率达50%以上,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率达90%以上;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兑现率达100%,信息准确率达98%以上;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和群众满意率达92%以上。
三、主要任务
2009年全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内容是优质服务体系建设“民心工程”、深化早期教育项目“希望工程”、素质型计生队伍建设“基础工程”。围绕这些重点,具体完成:
1、积极探索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按照深化“小人口”、强化“大人口”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建立完善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机制,承担起全区人口综合信息管理、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协调监督等职能。积极申报创建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强化考核,探索人口服务管理有序运行模式,建立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新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格局。
2、努力夯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基础。今年是省人口计生委确定的基础巩固年,要突出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主业,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制定完善街道、村(居)两级管理服务的工作规范,大力提高村(居)级服务管理能力,切实加强孕前管理,规范孕、环情监测制度。重点加大对一孩户家庭、再婚家庭等重点对象的跟踪管理服务力度,及时掌握孕、环情动态,有效地制止违法生育。进一步完善规划统计制度、信息质量责任制度、信息通报制度,提高全区人口信息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健全计划生育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广泛组织群众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高村(居)民自治水平。
3、进一步推进便民维权示范岗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加快推进计划生育便民维权示范岗创建活动,全面规范依法行政,推行计生政务公开,落实亲民便民举措,促进人口计生部门工作法制化,畅通信访渠道,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以“提高素质、强化责任、增强活力”为目标,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加强学习培训,切实增强各级干部依法行政观念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依法查处行政侵权行为,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4、巩固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落实法律法规中有关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待政策,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的要求,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人提高到每人每月60元。落实兑现企业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政策,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社会扶助机制,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深入开展“生育关怀·零距离服务”行动。确保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政府兑现率均达到100%。
5、全面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结合社区人口文化建设,培育一批特色的生育文化园、生育文化社区、新家庭文化书屋等人口文化示范点;组织计划生育宣讲团成员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开展专题宣讲活动;通过培训讲座、进村入户等形式,为各层面、不同年龄段的对象开展个性化的知识宣教;围绕计生协会建设,开展“走千家万户,传婚育新风”志愿者活动;打造一批观点鲜明、时代感强、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精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集中宣传一批为计生事业作出贡献的工作者,宣传一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优秀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6、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实施钟楼区“幸福护航行动”,深化“幸福家庭指导计划”,为新婚夫妇免费赠送《婚育直通车》光盘、《新妈妈手记》以及《新婚纪念册》;赠送优生检测券,凭券接受TORCH筛查免费服务;为每个孕妇免费提供叶酸营养素;为新生婴儿赠送一份健康宝宝险。开展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和婚前、孕前保健知识普及工作,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参加免费婚检。全面开展免费孕前风险评估与指导新项目,对待孕夫妇进行孕前辅导、风险因素筛查和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干预措施,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全区确保免费婚检率、免费孕前风险评估率均达80%以上,优生检测率达50%以上。
7、加快建设优质服务新体系。按照提质提速、力争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大力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建设,构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年内,区级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建设并正常运作。村(社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计生服务室,加快升级改造,力争在年末14个村(社区)建成“世代服务站(室)”,确保全区优质服务体系建设覆盖率达到50%以上。在不断完善和拓展服务体系“六位一体”功能,在有需求、有条件的社区,拓展月嫂服务、居家养老、亲子教育等特需型服务。
8、继续深化早期教育社会化普及项目。贯彻实施《钟楼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三年发展规划》,科学配置全区早期教育资源,组建早教专家指导团与讲师团,形成优质的早教体系和均衡的早教格局。建立面向家庭辐射的多元化早期教育指导和管理模式,实施科学育儿入户指导服务;开设人口早教绿色通道,为新生儿家庭免费赠送数字电视早教点播卡;加快市早教中心软硬件建设,引入优生课堂、孕期营养指导、科学胎教、新生儿洗浴、婴儿游泳等适应0-3岁婴幼儿发展的服务新内容,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婴幼儿养育需求。目标在年底,全区科学育儿知识100%进家庭,亲子体验100%进社区,0-3岁婴幼儿及家长(看护人)接受科学育儿指导率和活动参与率均达到95%以上。
9、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2009年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年”。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要求,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社区采集、部门通报制度,及时掌握流动育龄群众居住和计划生育等信息的变动情况。建立与流出地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区域协作制度,着力破解流动人口违法生育查处难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有效落实“服务一卡通”制度,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孕环情监测、避孕药具发放等服务,解决流动人口实际困难,真正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引导、鼓励流动育龄群众参加当地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水平。
10、不断提升人口计生队伍服务水平。进一步稳定和加强计划生育机构、队伍,按规定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待遇。切实加强村(居)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社区计生协管员准入、退出机制;按照高效、准确、减负的要求,改进基层目标考核方式和台账系统;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活动”,提高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钟楼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二九年二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