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创新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加强人口计生队伍建设,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9.8%以上,为构建和谐钟楼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深入学习、宣传中央《决定》,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全区人口计生系统要将学习宣传《决定》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要制定系统的学习宣传计划,组织广大计生工作者学习《决定》,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决定》的浓厚氛围;强化新闻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掀起学习宣传《决定》的热潮;积极开展学习宣传《决定》“宣传月”活动,采取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决定》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挥自身优势,制作一批《决定》的宣传精品,使《决定》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通过学习宣传《决定》,认识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任务,掌握稳定低生育水平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措施,从而推进全区人口计生工作上新水平。
二、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深入开展便民维权活动。认真实施《关于在全区继续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便民维权的意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切实保障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执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坚决执行“八项纪律”,严肃查处违法行政行为。深入开展便民维权活动,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保障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打造“阳光计生”和“诚信计生”。结合“民主法治示范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提高村(居)民自治水平。贯彻实施《信访条例》,加强信访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信访工作能力和水平。
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继续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工作;落实兑现法律法规的奖励优惠政策,努力探索建立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困难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的特困家庭帮扶救助体系。认真做好省政府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企业退休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的政策的相关工作;努力推广《妇女健康保障计划》、《怀孕妇女与新生儿健康保障计划》系列计划生育保险,体现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积极开展“生育关怀”零距离服务行动,通过“零距离”的各种帮扶活动,关怀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独生子女教育、女孩健康成长和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扎实开展“关爱农民女工生殖健康综合防治工程”。将“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落到实处,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经费,实施《钟楼区新市民生殖健康免费服务承诺卡》“一卡通”工程。建立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考核评估体系和办法,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治理,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社区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适时更新和跟踪管理。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计划生育协会。扎实开展“关爱农民女工生殖健康综合防治工程”,认真实施《钟楼区关爱农民女工生殖健康综合防治工程实施意见》,层层发动,广泛宣传,深入开展,至今年9月底全面完成此项工程,切实维护好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三、深化宣传教育,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继续深入贯彻中宣部等12个部门《关于2006—2010年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意见》,根据我区《2007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把人口计生宣传融入到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开展公益性计生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引导人口热点问题、重大问题的健康舆论导向,形成浓厚的婚育新风宣传氛围;依托社区、面向家庭,协调社会各有关部门和各有关方面,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人口文化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和谐社区、幸福家庭的建设;实施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工程,借助“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把新型生育文化融入各项文化建设中。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网络、电台、报纸等各类媒体,加大新闻宣传力度,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和宣传品质量。继续加强党校系统和各级人口学校的教学工作。
四、深入开展“幸福护航行动”活动,全面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继续深入开展“幸福护航行动”活动,根据《钟楼区“幸福护航行动——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第二阶段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积极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公益型、倡导型、特需型服务,以“守护未来与希望”指导计划与“关爱母亲生殖健康”指导计划为重点,推进知情选择和随访服务规范化建设、女性生殖道感染、高发肿瘤早期筛查、避孕节育不良反应检测、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男性生殖健康、更年期保健促进、出生缺陷干预等服务,使广大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权利,使广大育龄群众精神上得到慰藉,使人口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使综合治理人口问题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得到新的飞跃。
五、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
建立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标本兼治工作机制,加强综合治理的过程评估和责任考核。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以消除性别歧视为宣传重点,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相关文明婚育观念,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建立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
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建立B超检查和人工终止妊娠登记、孕情检测、孕产过程管理等制度。运用法律手段,依法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加大对“两非”案件的查处和通报力度。整合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出生人口数量和性别比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加大部门联合检查和督查力度,开展《两禁止决定》贯彻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和“关爱女孩行动”督查活动。加强社会监督,实施举报制度。
六、强化统计信息工作,提高人口计生科学管理水平
改革创新人口计生信息统计工作,为领导决策和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拓宽统计渠道,改进统计方法,建立完善人口计生事业统计制度。加强统计数据的综合治理,进一步明确并规范统计信息核查、上报的流程和要求,信息准确率保持在98%以上。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建立人口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拓展信息内容。加强网络信息建设,2007年将对钟楼人口网进行全面的改版,增强新功能,发挥其新作用。继续完善政务信息系统、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增强办公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规范化水平。
七、深入推进早期教育项目和预防艾滋病项目
继续加大力度深入“早期教育”项目的“钟楼品牌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尝试社会早教资源的合理整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早教研讨沙龙;继续开展育婴师(员)资格认证的培训与考证,逐步完善早教课程体系;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将早教服务逐步向社区辐射;根据独生子女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生理教育等宣传活动,促进独生子女健康成长。
继续推进“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国家项目,把深入娱乐场所的宣教工作逐步向一般场所进行拓展;针对我市吸毒感染艾滋病为主要感染途径,计划与市看守所合作,为吸毒高危人群开设防艾讲座,进行同伴教育;在对校外流动青少年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增设性病与艾滋病预防知识与技能的内容。
八、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确立“大人口”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员管理、按需服务”的工作原则,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计划生育服务;同时在工作中要敢于解放思想,突破局限,在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载体等方面求创新求突破,不断打造本地区的工作亮点。继续积极开展争创常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示范社区活动,逐步完善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体制,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全面融入社区,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提高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水平。
九、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口计生队伍整体素质
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工程,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员准入、选拔任用、引进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培养等机制。加强对计生队伍的培训,开办各类培训班,增强培训教育工作实效,提高技术服务人员、咨询服务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继续深入开展“学党章、守纪律、树形象”活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在全系统开展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活动,建立健全行风评议长效机制,强化社会和舆论监督,树立勤政廉洁的良好形象。
钟楼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07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