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推进卫生惠民工程,着力提升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卫生惠民工程是2009年全市“50项重点工程”之一,要在08年率先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围绕提升做文章,让更多社区居民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惠和方便。
1、提升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积极创建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健全服务网络。新建南大街、北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永红、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金色新城和吊桥路社区卫生站。机构基本装备全部达标。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居民电子信息档案。创建江苏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以上。探索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管理试点,完善机构内部绩效考核机制,真正体现岗位的专业要求、工作质量、工作数量、风险和责任,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积极探索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不断完善经济补偿机制。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明确机构及其举办者责任,严格机构准入管理,实施财务集中监督,完善中心与站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健全业务考评和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充分听取居民、基层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完善以服务人口、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为重点的考核指标体系,社会综合满意率达90% 以上。
2、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在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转变服务方式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服务水平,真正让居民感觉到“与您最近,和您最亲”。规范服务行为。严格执行各类服务行为规范,建立窗口弹性工作制。改善服务态度,待病人如亲友,让病人感觉你的善意。尊重患者权利,实行医患沟通书面告知制度,公开患者投诉渠道和流程,及时妥善处理各类投诉。控制医疗费用。认真执行市卫生局制定的“六免二减”和基本药品零差率政策,将政府惠民补贴足额让利于民。落实“三合理”规范,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门急诊均次费用比三级医院低50%。转变服务方式。以“健康服务”理念引导转变服务方式,深入开展以责任医师为主的全科团队服务,进社区,上家门,向家庭服务、上门服务、综合服务、连续性服务模式转变,60岁以上老人健康建档率达到90%。培育中医特色。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工作,积极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创建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
3、提升卫生服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