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面对依然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区经贸系统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今年的经济指标、重点项目和工作任务,积极落实“保增长、促发展”的各项工作举措,为全面建设“实力钟楼、优美钟楼、幸福钟楼”贡献力量。
一、主要经济指标
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确保增长20%,力争增长25%;
2、完成工业投入45亿元;
3、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
4、万元GDP能耗下降5%,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
5、完成市、区下达的民营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二、主要工作措施
2009年,经贸工作任务繁重:全区15大调控指标中,涉及经贸部门的6项;2009年20项重点工程(工作)中,涉及经贸部门为责任部门的5项、配合部门的4项;区118个重点项目中,工业项目35个,服务业项目21个;另外,民营经济、产业集聚、新增长点培育、节能减排、水环境整治、企业培训、循环经济等工作任务也很重。围绕这些重点目标和任务,全区经贸系统只有一着不让,抓早抓紧抓实各项工作,才能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的完成。
1、运行监测。做宏观形势的“观察员”,关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不断增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加强对国家、省、市密集出台的先进装备制造、汽车、钢铁等产业调整振兴政策的分析研究,密切与市经贸委、市各行业协会(商会)的联系,及时掌握最新政策动向。同时,密切关注区内重点工业、商贸企业的运行情况,引导企业及时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对规模工业、工业投入、限上社零等重点指标加强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向区委、区政府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增强经济运行调节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有效保证经济运行安全。
2、产业集聚。工业要在全区进一步确立鲜明的产业发展导向,壮大主导产业比重,进一步凸显钟楼产业优势。重点是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先进装备制造(包括输变电、机械冶金、新型农机、装备关键部件4大产品群,力争2009年产值超300亿元)、新材料(包括新型绝缘材料、绿色环保涂料、纳米合成材料3大产品群,力争2009年产值超50亿元)、电子信息(包括电子计算机附件、半导体耗材、电子及现场监控设备3大产品群,力争2009年产值超30亿元)三大主导产业,力争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0%以上;同时,扶持新能源、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发展,力争2009年产值超20亿元。重点加强列入市经贸委跟踪的9个新增长点企业的跟踪,促进加快产出,形成效益。全区2009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力争90家以上,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力争10家以上。
3、商贸提升。首先,放大商业街区磁场效应。以南大街商业步行街、莱蒙都会国际商业街区为主要载体,进一步拓展都市商业的辐射半径。配合做好缤纷亚洲休闲美食广场建设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着力培育主力店,创新街区经营业态,营造商业文化氛围,提升街区人气度和集聚效应。同时,加快商业副中心建设,重点加强“五星新型商业街区”建设的跟踪。2009年,全区商业营业额超亿元企业争取45家以上,其中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其次,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沟通,以现代物流理念为导向,引导城西地区美吉特家居广场、中天凤凰电器城、新阳光国际食品城等在建市场物流项目加快建设。第三,提升楼宇经济发展水平。围绕培育效益型楼宇的目标,落实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总部或区域研发中心、销售中心或分支机构入驻。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街道、楼宇物业公司、楼宇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形成推进楼宇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2009年,全区列入考核的楼宇纳税总额争取超亿元。
4、项目推进。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项目推进受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制约,将面临较多可变因素。今年列入全区重点的35个工业项目,总投资71.1亿元,2009年完成投资22.4亿元;21个服务业项目,总投资达138.3亿元,2009年完成投资20.6亿元。全局将进一步建立完善项目跟踪联系制度,将这些项目分工联系到局领导和相关科室,定期进行走访调研,掌握项目进度,了解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向上反馈,促进问题的加快解决。
5、菜市场管理。围绕购物环境商场化、菜场设施人性化、现场管理制度化、食品卫生安全化、商品价格大众化“五化”菜市场建设管理目标,进一步提升菜市场建设管理水平。今年,重点是加快机械菜市场综合改造建设进程,尽快启动勤业菜市场搬迁改造工程,同时,加快推进新建小区配套菜市场建设。适应数字化城管工作需要,强化菜市场长效管理力度,重点是充分调动街道、菜市场两方面积极性,建立起高效运作的菜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长效管理取得更好成绩。
6、节能降耗。贯彻实施市节能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把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来抓。组织实施8个节能与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和4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完成5家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测和5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淘汰重点用能单位落后用能设备10台套。全区万元GDP能耗下降5%以上,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以上。继续牵头组织好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完成市下达的相关目标任务。
7、企业服务。贯彻“服务企业关爱有加、支持企业克难求进”的各项要求,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扶持政策,为区中小企业争取更多更实际的支持。引导企业抓住当前增值税转型的机遇,加大技改投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抢占产业制高点,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好技改专项资金申报工作,争取各级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年争取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广泛发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 16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步伐,全年实施信息化建设项目2项。继续开展品牌培育,引导企业用好品牌资源。认真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等各类会展活动,充分展示钟楼制造业发展成果。完善企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创业辅导和培训,配合区有关部门做好银企对接、融资担保、企业上市等金融服务工作。精心组织好“家电下乡”活动,确保这一惠民政策及时落到实处。
8、党建工作。围绕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要求,有效组织好机关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按照区委部署,扎实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在局机关和广大企业党委中积极开展服务科学发展好、企业经济效益好、安全生产管理好、文化氛围营造好、社会责任履行好“五个好”活动,进一步激发机关和企业党组织的号召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