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钟楼区经贸局2005年工作意见
索 引 号:014229563/2008-00121
组配分类: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经贸局
产生日期: 2008-04-08 发布日期: 2008-04-18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钟楼区经贸局2005年工作意见
钟楼区经贸局2005年工作意见
 

  2005年工作计划

  钟楼区经贸局

  2005年目标任务初步安排:

  1、目标拟定的主要依据:

  一是要继续以“三先”为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新钟楼”要求,自找目标,自加压力;二是要以周边城区快速发展为竞赛目标和市委、市政府对我区的目标要求;三是2004年预计完成数和全年的实绩数等为依据,对2005年目标进行了初步安排。

  2、目标拟定的主要参数

  2005年主要经贸指标的增幅,确保在20%以上,力争40%以上,其中:综合营销收入确保22%以上,力争30%以上;实现利税确保18%以上,力争28%以上;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确保35%以上,力争40%以上;规模工业销售收入确保35%以上,力争40%以上;规模工业实现利税确保35%以上,力争40%以上。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0家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规模企业达到30家,销售收入达到65亿元,并涌现出3—5家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企业;销售超亿元商贸企业16家,销售收入达到42亿元。

  2005年全区工业投入确保15%以上,力争30%以上,其中:技改投入占工业投入的35%以上,预计完成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投入项目14个,总投资达26.3亿元;预计销售收入新增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6家,新增销售23亿元。

  3、经贸局主要指标预测:

  2005年,经贸局主要经贸指标在2004年实际完成数的基础上,确保持平,力争5%以上。

  2005年的工作思路:

  (一)主体思路:

  2005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三先”要求,对照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对经贸工作的新要求,以确立创新服务为理念,丰满工作内涵为突破,落实主题工作为立足,丰富工作举措为抓手。

  坚定“一个要务”,即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保持“两个领先”,即规模工业、工业投入增幅继续在全市保持领先;落实工作“三大主题”;充实工作“四项内涵”,创新举措“五个结合”,充分调动全员发展经济的潜力,把我区经贸发展推向新的高峰。

  (二)主题工作

  一是抓好三大板块的协调服务。随着开发区项目的产出、南大街的开街、城西物流群的初步形成,“三大板块”已经初具规模,预计明年开发区的工业销售、中心商贸区的商业销售将分别新增达30亿元和10亿元,因此,切实抓好为三大板块的服务工作是我局工作的永恒主题。

  二是抓好规模企业的扶优扶强。只有通过规模企业的做大做强,才能有效的促进产业的集聚和企业的发展,预计明年规模工业企业将达到320家以上,亿元企业30家,5亿元以上企业5—8家;亿元以上的商贸企业16家,因此着力抓好规模企业的做大做强是我局工作的关键主题。

  三是抓好工业投入的有效增长。我们不仅要确保工业投入上量的增长,而且更要重视工业有效投入的增长,要让更多的资金真正投入到引进设备、引进技术上来,让企业通过投入提升产品档次、企业形象和企业规模。因此重点抓好工业投入的有效增长是我局工作的重要主题。

  (三)工作内涵

  一是把提高三块运行质量有机结合。要牢固确立提高工业、商贸业、市场流通业三块运行质量是我局主题工作的观念,把三块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工业为基础,以商贸为带动,以市场为搞活的和谐发展态势。

  二是把服务三元发展升华有机结合。要继续明确服务外企、民企、改制企业是我局本职工作的意识,促进企业实现全面发展,产品升级,档次升华,形象提升的良好局面。

  三是把协调三方营造环境有机结合。要主动提高做好领导参谋的意识,把协调好上级、同级、下级三者关系与营造发展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完善上级意图领会明确,同级配合协调顺畅,下级工作指导有据的经贸工作参谋功能。

  四是把提升三者素质创新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要树立经贸发展潜力来自于提升经管干部队伍素质、经营者队伍素质、企业员工队伍素质与创新本职工作有机结合的意识,创新经贸本职工作方式,加快提升三支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激发经贸发展的潜力。

  (四)主要举措

  1、宏观分析与微观服务协调相结合。

  认真做好宏观环境分析与微观服务协调是我局工作的主要方面,我们要尽早了解宏观环境调整的信息,及时分析调整对我区微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迅速与各经济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尽快协商出应对调整的方法和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避免受调整影响而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确保把全区经贸运行维持在良性轨道上。

  2、壮大工业与促进商贸发展相结合。

  近年来,我区工业经济依托开发区和原有乡镇工业基础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工业经济占综合营销收入的比重逐年加大。如何有效地把壮大工业与促进商贸发展的“三大板块”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认为,一是要充分发挥开发区的工业板块优势,开发区作为我区“三大板块”之一的“现代制造业板块”,通过这两年的高强度投入和建设,预计明年开发区工业销售收入将占全区工业的25%以上;二是要充分激发商贸板块优势,南大街的开街、西瀛里地块拆迁的有序推进,“中心商贸区”逐现雏形,预计明年将新增商贸销售额达10亿元;三是充分拓展物流板块优势,西林地区整体改造方案的确定和外环路物流市场的逐步形成,都将为拓展“城西物流板块”的优势奠定良好的基础。

  3、扶大扶强与激发民营优势相结合。

  规模支柱企业与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两者,把规模企业的支柱作用与民营经济的活力优势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规模企业的扶植力度。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好市、区各项关于加大扶植规模企业的政策,把政策用好、用活,鼓励和支持企业向更高层次上发展,把培育亿元企业为立足点,努力培育出多家销售10亿元、5亿元规模企业;二是要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我们将进一步确立和坚定“放手发展、放胆实干”的理念,继续大力营造适宜民营企业成长的发展环境,激活民众的创业意识,激发民众的创业能力,激励民众的创业胆略,引导有能力的人带头创业,有资本的人扩大创业,大力推动民营经济总量的扩张。

  4、工业投入与培育后发优势相结合。

  近几年,我区工业经济的不断壮大证明了,源源不断的工业投入是培育工业经济后发优势和实现工业经济腾飞的发动器。我们将通过扩投入、抓推进、促投产,把工业投入与培育后发优势有机结合,为我区工业经济注入更多活力。一是要在工业投入的总量上进一步扩大。在前两年工业投入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们仍要对投入总量上作出更高的要求,从量上保证后发优势的显现;二是要在项目推进上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周期的有效缩短,将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赢得更多的时间,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及时注入新鲜的血液,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对项目的推进力度,把项目的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总量上的优势;三是要在项目投产上进一步促进,项目优势的最终通过产出的总量来体现,我们只有进一步促进项目的早日投产、达产,才是使我区工业经济后发优势显现的有效手段。

  5、招商选资与调整经济结构相结合。

  招商项目的择优选定不仅是近阶段我区经济发展的后续动力,而且是我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良好切入点。我们认为,项目择优选定上要坚持“五个最”,即最符合我区实际、最体现我区形象、最代表产业特色、最拥有发展前景、最具有高新含量的项目引进我区,逐步把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2005年1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