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市城管局的整体部署,发扬开拓创新、负重奋进精神,以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为平台,以属地化管理为抓手,以网格化考评为载体,真正实现城市管理“精准化、人文化、高效化”的目标,为打造实力钟楼、优美钟楼、幸福钟楼作出积极贡献。为此,09年区城管局将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整体水平。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它不是一日之功,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系统工程,许多工作必须事先规范,科学安排,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一是加强前置管理。根据城市管理的规律,提前介入,认真分析因规划、季节、节日等因素的变化而可能出现的城市管理矛盾和问题,及早研究对策,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同时要及时规划新建道路、新建小区的户外广告设置,变被动管理为超前服务。二是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方式。09年不仅要将182条道路共217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任务全部发包,还要将生活垃圾清运发包率由目前的70%提高到100%;另外要逐步扩大主次干道周边背街里弄纳入一体化清扫保洁范畴和积极探索公厕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在推进市场化运作的同时,要加大对环卫作业质量的监督与考核,确保全区日常清扫保洁考核成绩在全市领先。三是突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一方面要配套完善龙江路高架两侧部分绿化(6公顷、投资约1000万元);同时针对省运会的召开,加强中天体育馆、青枫公园等周边环境整治;另一方面要配合相关部门对健身北路、BRT2号线钟楼段、运河路、清潭路、勤业路、中吴大道等道路两侧进行景观改造提升(投资约8000万元)。四是加快市容环卫设施的维修、更新。首先要积极做好投资约2000万元的103座公厕的改造提升工作(其中新建11座、改造92座);其次要全力做好花西垃圾中转站和环卫车队移址重建的相关工作,夯实城市管理硬件基础。五是积极开展城管专项整治。针对结合部、自然村、长效管理考核扣分点等薄弱环节,深入调研,汇总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减少扣分点。
二、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面广量大,动态性强,反复性大,需要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快速反应、协调配合,才能实现城市管理的高效化。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扎口部门,一要抓综合协调机制。一方面要加强与市考评办、市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掌握最新工作动态、工作信息,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通过联席会议、专题会议等形式,加强与各单位、部门及作业公司之间的沟通协调,针对存在问题,查找原因,寻求破解方法,通力协作,真正做到合心合力抓城管。二要抓快速反应机制。成立一支快速反应突击队,针对城市管理中一些突发事件,抢时间、赶进度,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以处置问题为第一要务,力求快速高效整改到位。三要抓部门联动机制。对违章搭建、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顽疾的整治,积极与环保、交巡警、公安、法院、工商等相关部门互通信息,紧密配合,联合行动,确保问题查处依法、有力、高效。
三、创新执法模式,大力推行人性化执法管理。
城管执法工作,归要结底是为老百姓服务。要不断转变管理理念,创新执法模式,实行人文化管理,推行人性化执法和亲民化服务,实现便民城管、和谐城管。一是转变执法方式。大力提倡“事前介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和谐城管”的执法理念,实行人性化执法,做到宣传先行,疏导在前,教育为主,坚决杜绝粗暴执法等不良现象。二是规范执法程序。在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必须先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依法进行现场调查和取证,指出其违章,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恪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三是推行“先罚后返”执法模式。对有固定店面的合法经营户,实行人文化管理,在原违章被查处之日起半年内无再次违章现象的,按照一定的程序,“返还”其处罚金额的50%,尽量减少违章行为的复发率。四是细化责任管理制度。对市区主次干道、背街里弄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实行错时段定人定岗管理。对每一个队员逐一分解目标责任,量化其工作数据,配备手套、垃圾袋等作业工具,及时处置巡查沿线出现的临时垃圾包,将城市长效管理的考评成绩作为其年终奖优罚劣的依据。
四、创新考评方式,深化数字化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
数字化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是“大城管”体系的“数字化”,网格化的考评方式是对“大城管”内容全面精确的反映及快速高效处理问题的体现。为尽快适应新的考评方式,使09年全区数字化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成绩名列全市前茅。一是要健全台账记载资料。即在市区城管信息网格化的基础上,各街道要结合实际,摸清各网格考评内容,充分挖掘每一网格内有利资源,逐步建立、完善与市区相对接的网格化信息,实现城市管理的精准化要求。二是要划分网格等级。即根据每一网格的实际情况,将全区281个网格划分为红、黄、绿三个等级,使城市管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各街道、社区(村委)和部门要挂图督战,集中力量整治红色网格,争取将红色网格升级为黄色网格,同时积极争创绿色网格,力争全区城市面貌保持优美整洁的常态水平。三是要细化工作责任。将每个网格内的每一事件、部件逐一分解,明确具体作业人员、巡查人员、具体责任部门、责任人,使存在的每个问题、每个扣分点都能与具体部门、人员挂钩,便于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落实整改。四是要完善考核机制。将每一网格的具体责任人纳入考核范畴,实现定人定岗定责的奖惩考核制度(兼顾不可抗力导致的失分现象);对街道、部门的考核,参照网格、自然村结合部考核内容进行加权平均,对季、年度市考核前10名和后5名的网格、自然村结合部的责任人、社区(村委)、街道、部门分别给予奖励、表扬和罚款、通报,使考核成绩与管理经费、管理人员报酬挂钩,以此人文化考核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五是要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案到底制”、“跟踪回访制”等制度。对于领导批示、市级下传、12319、现场检查等反映的各类问题均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到个人,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必须将问题解决的进程、结果进行按时的反馈,绝不让受理的问题转发后杳无音信。六是要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条线、部门等内外部资源,借助数字化指挥平台、城管摄像头、城管通等工具有机地把各级城管信息整合起来,及时反馈给各单位、部门,确保城管工作信息畅通,城管资源共享,合力打造职能部门、街道齐抓,村委、社区带头,广大市民参与,作业队伍负责的数字化“大城管”格局。另外,对于城市长效综合管理非网格化考评范围,各相关单位、部门也不能掉以轻心,同样要将考核内容和管理责任及巡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严格按照考核要求对各类问题落实整改,按时反馈信息,力争在考评中少失分、得高分。
五、开展业务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事在人为,面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和全新的考核模式,我们只有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新形势下的城管工作。一是加强区、街道城管干部队伍建设。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专家进行业务指导,有针对性开展城管工作研讨会,参观外省市市容市貌,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城市管理的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二是加强作业队伍建设。对于一线作业队伍,可以通过岗前培训,现场专业化指导,增强业务知识,提高他们的作业水平。三是加强巡查考评队伍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业务水平测试,督促他们熟悉巡查范围,明确考评内容和标准,掌握工作流程,提高巡查考评质量。四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由街道城管科科长兼任的中队指导员,配合中队长抓好队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有计划地开展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达标中队、星级队员评比、中队长竞聘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良好竞争氛围,充分调动全体队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提高人的素质是城市管理的治本之策,要从“人性化”、“人文化”的管理观念出发,广泛发动群众,加强宣传教育,潜移默化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正面引导,大力宣扬社会公德,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褒扬城市管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二是加大对城市管理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使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受到社会的广泛监督和批评,让违反者除了在法律上为其行为买单外,还要在舆论上、道德上买单。三是积极构建公众参与机制,通过政风热线、青年志愿者活动、现场咨询会等各种公益活动,让广大市民与城市管理零距离接触,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城市管理,逐步形成全民城管的工作局面。
二○○九年一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