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我区落实“十一五”规划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市委、市政府科技创新“五大工程”的深入之年,我们在总结2007年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对2008年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初步打算,现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08年全区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国家、省、市科技大会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为中心,以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主要举措:
要达到上述目标,关键是五个“立足”和五个“抓”:
1、立足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抓好创新企业的培育;
我们将以“做强企业,做大产业”为目标,通过计划引导、产学研对接等工作,逐步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新申报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和市“民营科技企业”。争取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15家;新认定20家区级“创新型试点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壮大钟楼“三大产业10大高新技术产品群”规模。
2、立足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抓好创新资源的拓展;
科技项目是创新创业的抓手、是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体。2008年,我们将重点推进9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9项创业投资项目和31项产学研对接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和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形成先进装备关键零部件、现场监控设备、输变电设备、高分子复合材料、节能环保设备等一批战略目标产品。
3、立足孵化载体发展完善,抓好创新平台的构建;
根据钟楼产业发展需要,完善现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5个企业创新平台,其中先进装备制造领域2个;电子信息领域2个;新材料领域1个。正式启用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楼,并做好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相关工作。同时,我们将推进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在钟楼设立分支机构,加快钟楼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工作。
4、立足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抓好创新环境的优化;
企业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是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和目标,因此,我们将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保护工作作为创新环境优化工作的重点之一。2008年,全区各类专利申请将力争在2007年完成500件的基础上稳步增长,同时,我们将专利成果转化、专利申请的含金量、专利战略研究等一揽子工作与创新项目推进工作一起开展,使科技创新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5、立足科技研发团队引进,抓好创新人才的集聚。
围绕三大产业10大高新技术产品群,加快引进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主要包括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市场运作能力的科技创业人才;掌握前沿技术、具有工程产业化能力的技术创新人才;熟悉商务规律、具有资本运作能力的管理人才。我们配合市“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引进培养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并在市引进创新人才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有针对性的区内优惠政策。
三、主要目标:
1、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全年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项,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项、省级以上科技经费500万元;加强项目实施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科技计划信息化管理工作,市级以上应结未结项目占在研项目的比例低于2%。加强科技统计分析,科技统计报表按时上报率高于95%,全年上报科技统计分析报告1篇以上。
2、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全年申报省高新技术产品40只,立项20只;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16家,立项8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80亿元。
3、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工作。全区专利申请量达600件,不断提高发明专利的比重。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全年培训达500人次以上。
4、推进产学研合作,自行组织开展较大规模的产学研活动1次以上,参加省、市组织的产学研活动,正式签订产学研合作合同、协议达10份以上,新引进的国内研发机构1家,新增产学研中试基地、合作示范企业2家以上。
5、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家。
6、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各级孵化器建设,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
7、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参加国家、省和市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1次。引进国际科技合作人才、项目、成果或研发机构2家。
8、加强科技信息与调研工作。全年上报科技、知识产权信息35条,上报调研报告1篇。
9、加强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与落实。做好国家、省和市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培训工作,执行好技术开发费用抵扣等相关政策。
10、加强机关建设。坚持政务公开,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本部门当年未发生违纪违法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