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钟楼区科技创新创业“两级平台”建设三年规划(2008年-2010年)
索 引 号:014119790/2008-00016
组配分类: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科技局
产生日期: 2008-06-10 发布日期: 2008-06-20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钟楼区科技创新创业“两级平台”建设三年规划(2008年-2010年)
 

  创新创业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母体,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助推器。通过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的创新创业平台,对进一步提高全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战略目标,按照“创新理念、扩大规模、提升内涵、集成功能”的思路,加快建设区、街道(开发区)两级创新创业平台。

  区重点建设江苏钟楼高新技术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各街道(开发区)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在工业集中区加快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

  通过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创新提升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建设,在全区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保障服务体系。

    二、目标任务

  到2010年,全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

  1、引进科技成果2000项,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

  2、引进或共建研发机构30家,建设信息共享平台5个,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5家;

  3、科技企业创业孵化器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在孵企业400家,从业人员3000人,毕业企业40家,省级以上孵化器由现在的1个增加到3个。

  4、钟楼经济开发区:在运营好常州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常州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壹地分中心(常州壹地创意设计产业园)的基础上,再建设两个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是由江苏正本净化节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8万平方米的研发大楼。该大楼既是正本公司自身的研发平台,又是对外开放的吸引其他企业入驻研发的创业孵化平台,并逐步建成全国性的净化节水研发中心。二是由江苏朗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8层2.8万平方米的兼具研发、商务性质的创新大厦。该大厦将建有高档次的综合性服务配套设施,吸引高层次人才入驻研发创业。

  5、新闸街道(钟楼经济开发区新闸园区):建设常州新闸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新闸科技工业园内20000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孵化面积扩大到30000平方米以上,规范和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6、五星街道:建设常州五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3幢科技创新孵化大楼,建筑面积60800平方米,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继续支持南大紫金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的运营。

  7、西林街道:在工业园区安排专门的区域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探讨江苏德威木业有限公司建设科技型现代集成家居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的可行性。

  8、荷花池、南大街、永红街道:要采取多元化投入或吸引民营资本建设楼宇型科技企业孵化器。

    三、建设内容

   (一)全力推进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

  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作为全区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对提升全区科技综合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后三年,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将重点拓展三个方面的功能:

  1、加快建设技术转移中心,促进高科技成果落户钟楼。

  利用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与中科院北京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签约合作的契机,更有效地发挥创业服务中心作为全区技术转移中心的功能,促进国内外大量的应用性的高科技项目落户钟楼。建设经常化、规模化的“科技超市”,建立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协作网络和与全区企业的联系网络,建立技术产权转让项目库,建立覆盖国内外的技术转移平台。

  2、加快引进和建设研发机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引进和建设好中科院广州能源所钟楼节能建筑与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依托这些研发机构和相关企业,紧扣全区正在发展的三大产业10大高新技术产品群,组建若干研究中心,针对区内企业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和中试研究,推动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钟楼的产业水平。

  3、加快建设资源共享体系,提高科技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依托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现有基础条件,重点建设和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满足研发机构、企业的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研发成本。

    (二)大力推进各级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为确保全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各街道(开发区)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定位和需求,根据三年目标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分年度计划。到2010年,除城区街道外,各街道(开发区)都要建有市级以上孵化器;全区新增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企业研发平台50个。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要紧紧依托钟楼经济开发区和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把招商引资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功能互补、相互支持,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在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过程中,重点把握好“五化”:

    1、规模化。在积极申报成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础上,争创国家和省级孵化器,促进全区孵化器的整体规模上台阶,到2010年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2家。各街道(开发区)要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加快推进闲置存量资产改造成为创业孵化设施,加快建设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孵化器,不断完善孵化器功能。

  2、多元化。探索建立孵化器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各类非政府组织、企业和自然人利用社会资金、闲置房屋参与孵化器建设,特别是鼓励、支持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骨干企业联合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进一步完善孵化器的社会化促进机制,努力建成1—2个投资主体多元、服务手段先进、孵化绩效优异的“品牌”孵化器。

  3、专业化。推动孵化器建设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坚持产业推进原则,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和开发园区结合起来,建立一批专业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信息共享服务,提升钟楼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集成化。建立和完善科技孵化器的公共服务平台,广泛集成创业投资、专业化研发、高端人力资源、商务、信息、展会、市场网络、财务、法律、专家咨询等科技产业化所必需的各种服务资源,提高服务素质与水平。建立孵化器牵头协调机制和网络组织,以信息网络和投融资网络为纽带,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孵育体系;引导有条件的孵化器面向海外,探索和实践国际合作孵化器。

  5、市场化。在探索建立孵化器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孵化器运行的市场化,“官办民营”、“民办民营”和“共办民营”等多种形式并存,逐步实现管办分离,利用市场手段实现孵化器建设和运作的良性循环。

    (三)全面发展各类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

  1、为满足中小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能力的需求,加快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资源共享,引导科技中介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推进科技服务业加速发展。

  2、加强产业提升共性平台建设。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要加强政府宏观布局的引导作用,遵循市场机制配置要素的规律,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要围绕全区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10大高新技术产品群展开。重点对科技文献信息、项目申报与管理、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等具有基础性和公用性的科技资源进行集成、整合、优化,提高共享共用的服务能力。

  3、加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紧扣企业需求,拓展技术源头,加强机构建设,形成互联互通的服务网络,提供企业所需技术、产品、市场等信息服务,促进产学研合作。以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为目标,积极支持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重点引进和支持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工作中具有较强实力的专业性或综合性科技服务机构。大力引进高端服务人才,建设一支专门从事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实现全区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规划。开发区和各街道应把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列入重点工作,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借鉴成功经验,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实际基础出发,根据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编制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分步实施。

  2、多元投入,加快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平台建设,积极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多种形式共建创新创业平台,形成政府、民资和外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3、落实责任,加强考核。把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列入对开发区和各街道目标管理,加强考核、落实责任,建立全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作目标督查制度,定期召开督查会议,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4、政策扶持,营造环境。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在人、财、物等各方面努力为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考虑通过立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计划等措施支持平台的建设和运转。

  5、典型示范,宣传推动。强化典型引导,加大对创新创业平台和毕业企业的宣传报道力度,及时总结和推广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先进经验,让一切有利于科技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充分活跃起来,使科技创新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