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钟楼区科技局2007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19790/2008-00018
组配分类: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科技局
产生日期: 2008-06-10 发布日期: 2008-06-20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钟楼区科技局2007年工作总结
 

  市第十次党代会、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战略目标,抓住开展“科技创新推进年”的有利契机,加大科技投入,开展产学研对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五大工程,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三大产业,为加快全区自主创新步伐、实现钟楼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现将2007年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特点汇报如下:

    1、营造氛围、注重全社会科技创新

  区委、区政府将2007年确定为“科技创新推进年”并召开了动员大会,贯彻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总结表彰、理清思路,明确“科技创新推进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会上,还对开展创新试点的单位和创新成果进行了奖励。1月15日,区政府和市科技局正式建立了“科技工作联动机制”,确定在钟楼区共同培育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群。钟楼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完成主体建设,并正式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组织人事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下,我们引进领军型海归留学创业团队3个,分别落户于钟楼经济开发区和开发区新闸园区。2007年,全区共开展9次科技创新培训,累计参训1280人次。同时组织80余人次参加了市科技创新培训。根据“科技创新推进年”的总体要求,我们汇编制作了《科技创新服务手册》发放给企业。《手册》共收集科技创新相关文件资料260余篇。区委宣传部也在钟楼区公共信息网上开辟了专栏,累计宣传报道“科技创新推进年”活动达47次,在全区基层单位和企业中形成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2、有效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50亿元,同比增长55.37%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例达到41%以上,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力明显增强。输变电、工程机械、农业装备等传统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产销均保持了45%以上的增长速度;同时,装备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超过90%的增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中所占份额明显提高,首次达到了35%以上。政府科技经费的杠杆引导作用和一批产学研对接项目的正式启动,鼓励了全区企业不断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的力度。2007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入达13.5亿元,同比增长138%。企业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带来的最显著的效果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明显提高。全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36亿元,同比增长67%以上,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例达到25.1%,高新技术产业对地区经济和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大。

    3、资源对接,实现校企所合作共赢

  根据区委、区政府倡导的“提得出—找得到—对得上—做得好”的产学研方针,我们首先按照“技术难题需求”、“共建研发机构”、“引进高新产品”的分类方式,在钟楼公共信息网公开征集产学研课题,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收集到各类课题80个。2月15日,钟楼区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共建“钟楼生态节能建筑及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月上旬,区内12家企业随常州市党政企业代表团参加“四地四校六所”产学研对接活动,达成合作意向30项,并在西安交大组织了专题对接洽谈会。6月上旬,钟楼区党政企业代表团赴京开展产学研活动,并组织了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和北京地区部分科研院所的对接洽谈,共有22家科研单位发布最新科技成果,现场提出技术课题50个,与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40个,共有5个项目签约。6月15日, 在“2007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期间,全区组织了130余名企业家参会,与大专院校洽谈60多个项目,并有10个项目在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上签约,协议金额(技术开发费)1650万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率领的西安交大代表团在展示洽谈会期间也专门来我区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并考察了钟楼经济开发区的科技创新工作。6月5日,南京农业大学与钟楼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钟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五星禾绿蔬菜食品有限公司也分别与南农大学园艺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签署了技术开发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农业生产、品种改良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进程。我们还积极引导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重点跟踪了裕华电子与美国艾克斯艾公司合作建立防爆监控产品研发中心,三利精机也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成立数控加工中心工作站,继裕华电子之后成为我区第二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企业。经过我们的积极引导,逐步形成了一批自主创新意识强、产品技术含量高、沟通联系较紧密的核心企业群,这些企业正成为全区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企业对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高科技产品的引进、研发和产业化流程、如何利用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等都有了较强的认识,产学研对接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全区全年新引进科技成果95 项,另有26个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和共建研发中心项目正在洽谈中;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民营科技型企业中,有70%配备了专职科技管理人员。

    4、努力发掘,积极申报各类科技项目

  今年,全区企业已新认定“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66只;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7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2个;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1个;省、市项目共立项超过50项。有4家企业被列入常州市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常州市重点工业发展科技计划50个项目中,我区立项8个。全区有9个项目通过省、市两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3个项目申报了省、市科技进步奖。全区企业累计获得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经费2415万元,技术开发费税前抵扣1270万元。

    5、加大力度,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今年,区政府和各街道(开发区)分别制订了知识产权工作计划,五星街道成为市首批“知识产权示范乡镇(街道)”之一,开发区、新闸街道、永红街道被市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常州市第二批“专利试点乡镇(开发区、街道)”。结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各街道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我们评选了10家“专利成果转化企业”和10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积极扶持这些企业尽快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在全区范围内,重点跟踪了100件授权专利的成果应用。2007年,全区共申请专利61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8件,授权专利332件。

    6、形成合力,积极申报全国科技进步县(区)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区科技进步考核领导小组的要求,我们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全国科技进步市、县(区)的考核申报工作。在申报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区委办、宣传部、农工办、政府办、经贸、财政、统计、文教、人事、环保、卫生局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市、县(区)考核,并被评为江苏省科技进步先进区。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