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关于推进2009年度钟楼区卫生系统重点项目的实施意见
索 引 号:014119571/2009-00072
组配分类: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钟卫〔2009〕3号 发布机构:卫计局
产生日期: 2009-02-20 发布日期: 2009-03-02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09年度卫生重点项目推进方案
关于推进2009年度钟楼区卫生系统重点项目的实施意见
常钟卫〔2009〕3号
 

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精神,切实推进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进程,确保2009年度卫生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根据钟楼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和发展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评价标准的要求,现就社区卫生基本建设、人员培训、全科团队服务和卫生形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目标

到2009年底,计划完成的基建项目全部正常投入使用,设备全面达标,卫生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团队服务规范有序、卫生行业形象有较大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

二、重点项目

1、基本建设

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基本设备的要求,力争年内完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100%,中心机构面积达标率100%,基本装备达标率100%。扩建改造2个中心:永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2个中心3个站:南大街街道和北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闸街道新闸花苑、南大街街道金色新城、南大街街道吴家场社区卫生服务站。

项目任务实施进度安排如下:

列入区政府2009年度重点工作之时序进度安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时间

责任人

主持人

备注

1

用房设施

改造工程

永红中心改造工程

09.5.31

韩波

李恒栋、周福成

 

2

荷花池中心改造工程

09.5.31

张琪

李恒栋、周福成

 

3

南大街中心新建工程

09.11

朱岩

李恒栋、周福成

 

4

北港中心搬迁工程

09.6

周铁华

李恒栋、周福成

 

5

新建机构

金色新城服务站

09.6.31

朱岩

李恒栋、周福成

 

6

吴家场服务站

09.12.31

朱岩

李恒栋、周福成

 

7

新闸花苑服务站

09.1

陈放鸣

李恒栋、周福成

已完成

8

设备达标

工程

新闸中心

09.8前

陈放鸣

周福成

 

9

荷花池中心

09.8前

张琪

周福成

 

2009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面积计划达标时间表           

单位名称

标 准 ()

现用房面积()

完成达标时间

责任单位(人)

主持人

备注

南大街街道怀德苑社区卫生服务站

300

92

2009.6

市三院

周福成

 

南大街街道文亨社区卫生服务站

300

168

2009.8

区行业协会

周福成

 

南大街街道世纪明珠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300

157

2009.6

黄金萍

周福成

 

永红街道陈渡社区卫生服务站

300

163.5

2009.12

永红中心

周福成

 

永红街道清潭新村卫生服务站

300

200

2009.10

市三院

周福成

 

永红街道电子新村卫生服务站

300

90

2009.10

区妇保所

周福成

 

新闸街道凌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300

200

2009.9

新闸中心

周福成

 

五星街道白云社区卫生服务站

300

120

2009.9

市中医院

周福成

 

荷花池街道机械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300

200

2009.11

市中医院

周福成

 

2、人员培训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紧紧抓住人才培养、使用等环节,重点加强对现有卫生技术人员的执业技能、职业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理念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团队服务的整体素质。

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各单位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达90%,培训合格率100%。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学员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覆盖面达100%,继续教育学分达标率100%。完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和指令的专业知识培训。

各单位要坚持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向导,围绕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急救知识、社区诊断、慢性病管理、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医患沟通技能等开展培训。以中心为单位每月组织一次业务讲座或讨论,讲课人以中心中层干部为主,在培训职工的同时不断提高中层干部的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完善继续医学教育。根据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要求,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完善制度,促进卫生专业人员的使用与管理紧密结合。各单位要积极创造和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引导职工参加学历教育,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便捷、人性化的卫生服务。

3、全科团队服务

加强全科团队服务建设,全区63个全科团队,均要明确各自服务区域范围、常住人口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每个社区居委会要有固定的全科服务团队。人口密集的居委会,也可以按照楼栋划分服务范围。按每个团队服务5000-10000人,采取按居委会分片包干,实施网格化健康管理。要在服务责任区内公示医务人员名单、服务项目、服务时间和联系电话等信息。

全科团队主要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开展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以提供适宜进门入户的基本医疗服务为辅的“六位一体”服务。主要包括:社区调查。摸清居民健康基本情况、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汇总、分析、诊断,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做好居民健康管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行动态健康监测,签定保健服务合同,对老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定期随访;规范管理慢性病人群: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患者的筛查,并按照慢性病管理规范要求,制定治疗管理方案,定期进行家庭访视,提供规范服药指导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提供上门服务:负责辖区内家庭病床的管理和诊疗、护理服务,提供上门出诊,为残疾患者和精神病患者提供家庭康复指导和康复咨询服务;协助做好传染病管理:对辖区内传染病患者进行管理,指导居民进行必要的消毒和隔离;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孕产妇和0~3岁儿童保健管理,为育龄期妇女提供计划生育技术咨询及指导服务;开展健康教育:采取健康教育讲座、健康咨询、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方式,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实行致病行为干预,促进健康行为习惯的形成。协助社区管理部门拓展社区服务,根据居民需求,提供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

强化主动服务和综合服务意识,每个团队每月下社区不少于48小时,团队成员必须做到与社区居民熟悉。要与街道、居委会紧密联系,利用老龄委、计生、民政等服务网络,加强合作,从健康教育着手,有计划地对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长期卧床病人以及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服务。转变以往坐等的服务观念,深入社区、深入家庭,争取60岁以上老年居民拥有一名家庭医生。通过订立家庭健康保健合同、上门随访、家庭病床、提供双向转诊跟踪服务等方式,逐步建立相对固定、和谐的医患关系。要建立社区责任医师履职、述职制度,努力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方式上实现四个转变。即:服务对象由个体向家庭转变,服务方式由坐诊向上门转变,服务内容从单一向综合转变,服务模式由阶段性向连续性转变。

4、形象提升工程

要加强卫生文化建设,优化服务方式和行为,提升卫生行业形象。社区卫生服务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社区卫生工作者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既要学好专业相关知识,又要积累丰富的人文科学底蕴,基于此必须确立 “内炼修养,外树形象”的宗旨。各单位要重视文化建设,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规范化培训为起点,以持续督导为手段,制定标准,认真组织实施,重在作风养成,形成具有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文化氛围,真正体现“与您最近,和您最亲”。

积极开展“以人为本”的礼仪服务,包括电话礼仪、操作处置礼仪、与服务对象交谈时的礼仪、与同事交际礼仪及交接班礼仪等,具体到坐、立、行、走、持物等行为的规范化。推行“亲友式”服务,每个职工要把我们的服务对象当作亲友,主动招呼,工作中要用基本礼貌用语,入院接待用安慰性语言、健康教育用指导性语言、病情反复用鼓励性语言、患者出院用祝福性语言等。通过强化礼仪培训、规范服务用语和制定惩戒制度等措施,杜绝服务行为散漫、态度生硬、语言粗劣、衣着不整等不良风气,不断提高职工的人格、气质、修养,利用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

三、明确要求

1、加强领导,务求实效。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确保2009年度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2、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各单位要明确目标,积极落实。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3、加强考评,奖优罚劣。区卫生局将对以上各项目加强考核评比,对在项目推进中方案完善,措施扎实,做出成绩的单位、团队或个人,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敷衍过场者进行批评戒勉。

各单位于3月10前就以上项目分别上报组织实施方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