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钟楼区
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三年行动计划”的决战之年,是钟楼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之年,是钟楼区卫生系统推进服务模式、优化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能力之年,为认真贯彻《2010年钟楼区安全生产工作要点》(钟安发〔2010〕4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抓基层、强基础,重防范,坚决遏制卫生系统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推进卫生系统安全生产长效管理建设,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强化主体责任,推进长效管理,加大安全投入,突出监管重点,深化专项整治,立足防范监控,努力实现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单位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确保实现全区卫生系统无重大事故发生。
二、工作要求
以推进卫生系统安全生产长效管理为基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严格安全生产巡查考评,推进安全生产依法行政,以提升各单位本质安全度和应急防范能力。
三、工作方案
(一)突出主体,进一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1、落实监管责任。按照“综合下达、分块分解、分头监控、共同考核、统一奖惩”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各单位安全监管职责,完善督查、考核、奖惩等机制,建立任务分解、定期督查、通报预警、考评奖惩以及行政问责制,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把手负责制”、“一岗双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把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落到实处。继续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单位、科室、直至到每个工作岗位、每个职工身上,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氛围。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及时研究处理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检查考核的措施和办法,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督导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2、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把2009年市政府印发的《常州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若干规定》进行细化量化,推进告知承诺、推进教育培训、推进达标考核、推进投入保障、推进源头管理、推进群众参与、推进品牌创建和推进责任追究,使单位主体合法、组织保障、宣传教育、安全权益、规章制度、安全条件、隐患治理、事故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得到有效落实。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3、强化责任追究。要围绕“明责、履责、问责”三个环节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主体责任与规范单位安全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法定代表人、安全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和每一个具体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制定岗位责任标准,建立健全责任体系。二是把落实主体责任与建立诚信单位紧密结合起来。将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先进评比的先决条件之一,实行“一票否决”。三是把落实主体责任与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紧密结合起来。签订各项目标责任书,对安全责任与投入、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安全教育与培训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等,进行检查考核。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主体责任督查检查、评比,促进主体责任的落实。四是把落实主体责任与行政问责制紧密结合起来,对“不负责”、 “不履责” 和发现安全隐患且整改不到位以及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进一步落实行政领导安全生产问责制度。对因主体责任不落实而引发事故的,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责任。
(二)完善措施,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长效管理
1、完善考评办法。加强长效管理工作的协调、督促和指导,进一步完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考评办法,加强日常巡查,跟踪进度,掌握情况,解决问题上,定期通报。对各单位达标考核着重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为重点,以回头看为手段,以巩固成效为目的。在巩固巡查达标考评考核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巡查达标考评考核、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考核有机结合的考核机制。
2、推进单位达标。组织指导单位按照《常州市企业安全和平达标考核办法》的要求,全力推进安全生产达标工作。积极推进区安监局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达标考核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等基础工作,狠抓“1+3”安全监控体系的宣传和推进,健全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和安全责任追究机制,以长效管理的有效手段,达到安全生产全员参与群防群治的目的。
(三)营造氛围,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1、加强安全宣传,普及安全文化。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宣传教育效果。把宣传重点放在基层,大力推进单位安全文化建设,以区安委会组织开展的安全文化 “五进”活动为载体,加强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全国第九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知识竞赛、板报巡展、培训讲座、事故案例剖析警示教育、应急预案演练等一系列群众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2、抓教育培训,着力提高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教育、全员培训。加强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岗位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持证上岗率。2010年法定培训持证上岗率和再培训完成率达到100%,单位职工、新进人员接受安全培训教育达标率95%以上。强化单位内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素质和防范能力。
3、打造安全品牌,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打造安全诚信品牌,推动全区卫生系统安全生产长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积极参加“安康杯”竞赛和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十佳先进人物”的评选宣传活动,营造全区卫生系统重视、支持、参与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四)明确职责,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1、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实行定期综合检查和不定期的专业检查结合的办法,根据季节、行业、节日等特点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加强检查督察的力度,推行安全检查责任制。认真开展专项执法和重点执法检查活动,建立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检查和督察的力度,形成监管合力。
2、深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结合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建筑施工、消防安全、职业健康危害、危化品等重点环节安全专项整治。确保做到整改内容、整改标准、整改措施的、整改时间进度和整改责任人“五个落实”,重大安全隐患继续实行挂牌督办制度,整改率达100%。以重点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强建筑工程专项整治,实施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建立消防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单位内部“技防、人防、设施防”建设,确保无重大盗窃(5000元以上)案件发生。
3、完善应急防范体系。各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和操作性,优化整合资源,强化预案演练。组织开展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