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出生缺陷不仅是一个涉及个体家庭的医学问题,更是一个关系民族素质的社会问题。为更好地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赋予各级政府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工作职责,完善和增强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能力,着力提高全区出生人口素质,常州市钟楼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钟楼区卫生局决定于2006年联合实施“幸福护航行动”——钟楼区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通过干预工程的实施,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促进,社会积极响应,群众自觉参与”的工作模式,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全区“两个率先”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总体目标:经过2~3年努力,使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引起社会各方关注,群众意识得到普遍加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全区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在现有水平上有明显下降,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做到科学干预、协同干预、持续干预,努力开创人口计生和妇幼保健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疾病和干预措施
(一)目标疾病:鉴于医学科技现状和本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据三级预防的原则和要求,并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结合本区出生缺陷发生概率,确定干预工程的3类目标疾病:第一类为唐氏综合症、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第二类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聋哑、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单基因病,第三类为双胎连体、唇腭裂、多发性畸形、四肢畸形、外耳畸形等。
(二)干预措施:针对目标人群不同时期的特点,综合提供四大社会化干预措施:
一是以免费提供婚育服务咨询、宣教和专业化婚检为主要内容的出生缺陷干预基础工程,包括面向适婚、已婚未育和孕期的育龄群众开展宣传、咨询、指导、发放婚育服务/生殖保健科普知识资料、倡导婚检及孕前孕中服用营养素等零级、一级干预措施;
二是以新增出生缺陷检测项目为重要内容的出生缺陷干预新围产期保健工程,包括孕妇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二级、三级干预措施;
三是以政府倡导、多部门协同、优惠减免和购买服务等政策性引导为主要内容的出生缺陷倡导工程,包括组织群众参加免费TORCH筛查服务、免费提供婚检服务等措施;
四是以推广“新生儿残疾险”、向困难家庭赠送孕期营养素为主要内容的出生缺陷帮扶工程。
三、年度任务和责任主体
1、开展业务培训,组织计生、卫生基层工作人员学习《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相关科普知识,提高整体宣传服务能力。由区人口计生局、区卫生局负责。
2、利用人口学校、会员之家等宣教载体向育龄群众宣普及有效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科普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由区人口计生局、区计生协负责。
3、申报国家计生协“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项目,开展0—6岁独生子女早期教育。由区人口计生局、区计生协负责。
4、“科学婚育 健康人生 世代幸福”——医务人员、计划生育志愿者、适龄青年共同参与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横幅签名活动。由区人口计生局、区卫生局负责。
5、开展与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相关的网络咨询、热线服务、优生讲座、群众宣传、媒体报道、节目创作等活动。由区人口计生局、区计生协会负责。
6、建立计卫联合监督网络,形成有效的逐层监督机制,加强对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监督管理。对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六条进行责任追究。由区人口计生局、区卫生局负责。
7、完善出生缺陷监测体系,建立优生检测实验室网络。由区卫生局负责。
8、为辖区内7家卫生机构和4个城区街道的B超服务室制作统一的“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警示标志。由区人口计生局、区卫生局负责。
9、推行免费婚检制度,提高全区婚检率。由区人口计生局、区卫生局负责。
10、组织新婚夫妇参加市人口计生委开展的免费TORCH筛查服务,积极推广“新生儿残疾险”,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由区人口计生局负责。
11、向全区困难家庭中已婚待孕、现孕妇女赠送营养素活动。由区人口计生局负责。
12、举行“福施福宝宝健康全家乐”亲子体验活动。由区人口计生局、区卫生局负责。
对人口出生缺陷进行社会化干预,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百姓利益。实施干预工程,是一项全新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必须从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干预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工作督查。在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真正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实事办好办实。
常州市钟楼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常州市钟楼区卫 生 局
二○○六年三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