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作总结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以讲大局、惠民生、重管理、强服务为基本思路,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一、以保障民生为着眼点,社会救助体系深化完善。
1、认真落实低保救助。强化动态管理,至2011年10月,我区现有城市低保对象3114户,5683人,低保率由2%下降至1.61%,累计发放保障金2060.8504万元;落实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生活救助政策,1-11月对374人实施救助,发放重残补助157.0833万元。基本生活消费价格上涨补贴如期发放,1-10月累计发放373.5982万元;组织开展低保边缘困难家庭认定和规范化管理工作,经过初步审核我区共有1409户边缘困难家庭。
2、全面开展慈善救助。全年开展“慈善广场”大型活动4次;开展市级慈善助孤、助困、助残、助学等活动,救助对象796人,发放慈善救助金254万元;区慈善超市发放救物品和爱心卡42万元,救助2153人次;下拨街道临时救助和大病救助基金 98万元;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区机关、街道及事业单位共53家单位捐款66万余元。
3、做好春节期间慰问工作。2011年年初共发放城市低保对象一次性救助248.31万元;对全区2900户低保边缘困难群众发放救助款232万元;发放五保供养对象春节补贴200元/人,共33人计0.66万元;走访五所敬老院共计5万元;区四套班子领导春节走访我区各条线困难户、孤儿、麻风病人等困难对象以及五所敬老院,共计18.4万元。
二、以爱老助老为突破点,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迅速
1、重点项目加紧推进。区养老中心(运河山庄)3月份完成打桩,7月份落实资金并正式开工挖土,目前正在建设地下室工程结构,并进行地源热板试井,预计年内完成1-2楼框架。
2、居家养老逐步拓展。一是新建了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目前,全区共有13个助餐服务点,27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各类服务对象3万多人,其中享受政府援助的六类对象上千人(1006人),助餐人数437人。二是把90-99周岁的老人全部纳入居家养老援助对象范围。三是制订和出台了我区居家养老服务细化方案,并依托12349便民服务平台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3、尊老金如期发放。从今年3月起,对全区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共计409.4850万元,9449人。
4、福利彩票实现突破。我区即开型彩票销量大幅提升,截止10月份已达709.9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7%。
三、以和谐社区为立足点,社会管理创新有序推进。
1、和谐社区创建全面深化。今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十个“最佳”单项评选活动,我局围绕评选标准制定考核细则,开发区、各街道及各社区(村)根据评选要求,立足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创建投入,围绕硬件、服务、环境、活动、实力、创新、满意度等方面开展主题突出、特色各异的创建活动,有 46个社区、 22个村参与申报;积极开展市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新申报三星级社区7个、四星级社区6个、五星级社区7个、星级和谐社区4个(共计24个)。
2、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全面覆盖。年初,区委区政府出台了《2011年钟楼区“建设和谐社区、打造幸福钟楼”实施意见》,明确了“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服务模式,我局加强对街道、社区(村)的指导,目前,全区社区、村已完成这项工作,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积极推行“五民工作法”,做到“六必访”,真正将社区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3、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建设力度加大。根据社会管理创新要求,我区出台了《关于调整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保障的通知》,将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提高到人均3.6万元/年并明确了自然增长机制;出台了《钟楼区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职责、录用、管理、考核等进一步规范;加强培训,建立“每月一训”制度,通过部门轮训、人员集训、对口专训的方式,1至10月份已培训15场次60课时,提高社区(村)干部业务素质。
4、社区评价机制不断创新。引入“民评”机制,把社区(村)居民对社区(村)及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满意度测评作为衡量社区及社区专职工作者工作的重要指标,依托12349便民服务平台,对全区51个社区、33个社区(北港8个村为参加)、372名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第三方满意度测评,其结果将作为社区评先创优和社区专职工作者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以高效便民为出发点,公共事务服务水平有力提升。
1、婚姻登记工作规范提高。1-10月份,共办理结婚3462对,补领结婚证802对,开具有婚姻登记记录证明41人次,开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1013人次,离婚793对,补领离婚证75人,登记合格率100%;以人为本在周六开展登记工作,方便群众办事;积极争创全国3A级婚姻登记机关。
2、社会组织整合壮大。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规范指导,简化服务流程,对全区170多个社会组织进行了机构调整和资源整合,不断壮大民间社会组织的队伍,使之成为丰富社区文化、活跃社区活动、提供社区服务的主力军。
3、便民服务深入人心。2011年,12349便民服务平台共接到求助服务和咨询电话30348个,其中服务类23012个,咨询类3836个,服务回访率100%,满意率(除家政外)90%以上;为了让市民更深入地了解12349,自今年5月份起,特别推出了12349便民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坚持每月走进社区1-2次,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管道疏通、理发等服务。
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我区民政工作总体要求是:继续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紧紧围绕建立“制度更加健全、机制更加完善、管理更加高效、服务更加优良”的现代民政格局,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切实推进我区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2年我区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一个目标,四项工作重点。
一个目标:即改善民生,确保社会稳定。
四项工作重点:
一、深化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十个“最佳”单项评选及市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内涵,彰显社区特色;探索社区硬件设施改造的模式和途径,配合荷花池街道新建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制定社区(村) “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标准,明确各自的分工职责;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完善对社区及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第三方测评体系,将满意度测评列入常态化。
二、提高社会救助能力:进一步规范低保动态管理,低保率控制在1.7%以内;运作好慈善基金,逐步提高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健全救助网络,加大大病救助、临时性救助等慈善救助力度;利用慈善广场的“慈善”效应,组织各类有影响、有内涵、受欢迎的慈善救助活动,提升慈善广场内涵。
三、推进养老为老工作:积极推进运河山庄老年疗养院的建设,年底完成主体封顶;新建1家民办养老机构常青老年养护中心, 增加床位150张;新增居家养老服务点4个;争创市级4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3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站2个。
四、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做优做强12349便民服务,加盟企业突破200家,服务大类拓展到14大类,提高服务能力;通过“服务进社区”活动及媒体的多方位宣传扩大知名度,服务人次力争达到5万个。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简要汇报一下民政今年以来的工作和明年思路:
二○一一年十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