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区商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商务局的具体指导下,以钟楼新城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年初市、区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以招商引资为中心,狠抓利用外资龙头,突出内外贸发展,基本完成了“双过半”任务。
一、上半年主要指标进展情况
(一)利用外资克难奋进
上半年全区完成实际到账外资13002万美元,同比增长48.94%,完成市下达任务的50.01%;新增工商注册外资2.67亿美元,同比增长45.07%,完成市下达任务的64.34%。
1、项目注册有突破。全区新增工商注册外资超1000万
美元项目4个(金鹰嘉宏购物中心、新玮弘能源科技、深业地产、美的电机),其中深业地产注册外资达9980万美元。
2、历史记录有刷新。一是单月实际到账外资突破了5000万美元,创造了近几个月来最好的成绩,达到了5500万美元。二是荷花池街道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实际到账外资达6891.79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293.27%;注册外资达998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289.28%。
3、产业结构有改善。上半年全区到账外资中,制造业项目到账外资3546.59万美元,占比27.28%,服务业项目到账外资9455.41万美元,占比72.72%(其中房地产占服务业的79.97%);制造业注册外资12354.2万美元,新增项目2个,占比46.27%,服务业注册外资14347.9万美元,新增项目9个,占比53.73%(其中房地产占服务业的37.38%)。
4、“以民引外”有担当。今年1-6月全区新批的11个外资项目中,有9个是“以民引外”项目,分别是:元黄信息科技,川之春国际贸易,艾伊格尔信息科技,南阳汽车,明鼎金属,费洛斯药业科技,金鹰嘉宏,新玮弘能源科技,深业地产,协议注册外资达24321万美元,预计占全部注册外资的92%以上,而去年同期和全年“以民引外”占比仅为50%和43%。
5、后续工作有压力。按照全区9月份完成全年任务的要求,实际到账外资荷花池街道应完成2350万美元,目前已到账6891.79万美元,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开发区应完成9300万美元,目前已到账3611.53万美元,缺口为5688.47万美元;南大街街道应完成2350万美元,目前已到账885.21万美元,缺口为1464.79万美元;新闸街道应完成3000万美元,目前已到账525.47万美元,缺口为2474.53万美元;五星街道应完成3500万美元,目前已到账115.2万美元,缺口为3384.8万美元;永红街道应完成3500万美元,目前已到账110.5万美元,缺口为3389.5万美元;西林街道应完成3500万美元,目前已到账100万美元,缺口为3400万美元。
(二)商贸流通持续繁荣
1-5月,我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35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零售总额57.36亿元,同比增长20.8%,完成我区年计划的53%,占全部社零总额的75%,全区社零限上、限下比重结构更趋合理。完成市场成交额41.07亿元,同比增长2.5%。预计,上半年将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限额以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3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我区年计划的58.2%。
1、传统商贸业内涵提升。目前我区集中了南大街商业步行街、莱蒙都会国际商业街区、嘉业国贸广场、丰臣海悦大厦等一批上规模、现代化的标志性商务办公楼宇和国美电器、泰富广场等大型购物中心,以及乐购、沃尔玛等一批知名超市,组团发展优势日益突显。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集购物、餐饮、休闲、商贸、办公、居住于一体的南大街商业步行街运转良好,日均最高人流量达到40万人次,被评为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已成为常州市靓丽的城市名片。新城万博国际广场、凯悦中心等一批项目全面启动,它们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中心商贸区的整体水平,并切实增强中心区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2、市场物流业项目集聚。作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市场)集聚区,怀德南路、龙江路、中吴大道、新312国道等“动脉”建设,为西林这片物流服务业板块铺设了良好的“起飞跑道”,新阳光国际食品城、美吉特家居建材广场、江苏中天凤凰电汽城和国药常州有限公司等一批区域辐射强的特色市场、大型市场业已成型,形成了一个以专业市场为主,集市场、信息、配送等为一体的市场物流集聚群。
3、新兴服务业协调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
业、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构建与传统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注重发展连锁店、24小时便利店以及金融、保险、证券等新兴业态。大力发展旅游业,成立了运河旅游领导小组,将古运河旅游线打造成全新的常州月光经济带。国内首席现代服务业交易平台——常州津通现代服务业交易中心5月盛大开业。江苏联创钟楼国际软件园一期项目开工奠基暨二期项目签约仪式也于5月隆重举行,成为钟楼加快转型升级、打造“科技钟楼”的一个重要里程碑。6月钟楼新城西推介会“一心一轴六街区”的规划格局,更将带动周边地区商贸、商务、金融、科技、物流、教育为特色的产业发展。
(三)对外贸易高位运行
今年1-5月,我区外贸进出口总额96339.59万美元,同比增长27.81%,完成市年计划的38.54%;其中,出口累计82217.69万美元,同比增长30.88%,完成市年计划的41.11%。预计上半年我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将完成119300万美元,同比增长28.55%,完成市年计划的47.72%。自营进出口完成101200万美元,同比增长30.5%,完成市年计划的50.6%。有自营出口实绩的企业296家,其中227家生产企业出口额占比58.3%,69家外贸公司出口额占比41.7%。今年以来对外贸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上半年出口走势稳中有升。今年2月份因为春节,出口额只有9580.7万美元,其余几个月出口额均超过了1.6亿美元,其中,4月份全区出口额更是达到了18963.57万美元,5月份全区出口额也到达了18908.91万美元。
2、全区出口实绩集中于重点企业。今年1-5月份,有自营出口实绩的企业296家,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0家,累计出口53951.2万美元,占比65.62%,出口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4家,分别是常州大华进出口有限公司、常州兆阳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机械设备进出口有限公司、常州格力博工具有限公司。
3、机电及音像设备同比大幅增长,而车辆船舶、杂项制品、光学医疗仪器等呈明显下降态势。今年1-5月份在出口额占比最大的前八大行业中,机电及音像设备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24.54%,其次是化工行业,同比增长37.83%。而车辆船舶、杂项制品、光学医疗仪器等今年的出口形势普遍不乐观,比起去年呈明显下降态势。
4、欧盟、美国等主要市场出口温和增长。1-5月份,全区对欧盟、美国等主要市场出口呈现趋稳态势,出口欧盟18905.55万美元,同比增长46.96%;出口美国9020.91美元,同比增长21.72%,虽然较去年同期都有所增长,但浅于全区外贸出口的平均增幅。
5、优势科技产业对“保市场、保份额”贡献大。今年以来,兆阳光能凭借自身技术实力,1-5月份累计出口9485.33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16.64%,是我区重点出口企业中增幅最大的企业。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一)打牢招商基础,突出重点招大选优
1、夯实基础,不骄不躁。一是建设队伍,提升实力。建立人员培训计划,从日常工作到部内业务知识点,以岗位练兵和自学的方式,不断提升各工作人员各类能力素质。同时继成功举办第一期招商人员培训班后,组织全区40多名一线招商人员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第二期招商人员培训班,加强了产业发展动态、引导扶持政策、招商知识等多方面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全区招商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先后制订了客商、项目信息统计表、会议记录表、考勤表、采购报销表、大事记等各类管理台账十余类。同时,我局正在汇编《商务局各科室工作职责及人员岗位职责》,让每一位工作人员明确分工,承担职责;《钟楼区国际投资存进中心绩效考核办法》也正在进一步完善中。二是理清思路,挖掘载体。上半年以来,国投中心三个部积极主动联系各街道及企业,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挖掘梳理出了城市综合体类、酒店类、房地产类、市场物流类、商业楼宇类、厂房租赁类等共计可用招商载体110个,通过对以上各类载体的梳理、统计、更新和实地考察,并就重点载体与开发区、各街道及相关企业进行对接,使每一位招商人员进熟悉情况、理清思路,有的放矢地开展招商工作。
2、强化招商,不折不扣。上半年我局牢牢把握区委、区政府对我区招商引资工作提出的四点要求,即坚定信心,加快招商;突出重点,招大选优;加紧洽谈,狠抓落实;做优规划,打牢基础,突出招商引资的高度、强度、力度和速度。一是常规招商不松懈。根据我区的产业特色及我局年初的相应分工,由三个副局长分别带队,从城市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三个方向着手招商,实行载体搜集到跟踪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引荐街道到参与项目洽谈实施的全过程参与。截至6月21日,国投中心共接待客商78单,204人次。其中城市产业部30单,85人次,服务业部29单,60人次,制造业部19单,59人次。二是专题招商有特色。上半年我局组织了两场境内重大招商活动,分别是2011常州“上海经贸合作活动周”——钟楼区投资合作恳谈会和2011常州•钟楼新城建设推介活动。通过广泛邀请各类客商、精心组织会务工作,两场重大招商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加快推进,不依不饶。招商引资,项目是关键。今年以来,我局共形成项目信息103条,其中重点跟踪49条、次重点跟踪10条、一般跟踪44条。对于各类意向在谈项目特别是主力外资项目,确定专人进行全程跟踪,做好各类服务工作,排除障碍,确保签约落实。今年上半年已有16个项目顺利签约,分别是美的电机项目、美的综合物流园项目、苏宁城市综合体项目,红星美凯龙项目、智慧中国项目、茂业项目等。
(二)突破制约因素,环环相扣只争外资
1、级级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在建一批、签约一批、在谈一批、信息一批”的总体要求,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完善重点项目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做到每个局长有责任,每个科室有压力,实现一个项目、一名责任人、一套班子全程推进。通过时时组织推进、层层落实责任,级级传递压力,强势推进。落实好区、街联动制度,在每月经济口工作例会、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由开发区、各街道汇报推进情况,我商务局对各类项目开展点评,加强项目动态跟踪。
2、层层推进,排除万难。制定“重大外资项目推进情况专刊”,对全区在手、在办、在谈重点项目实行每周一报,将项目推进过程中困难和问题,及时报告区主要领导。对各类项目的注册、到账和进展情况,以及开发区、各街道利用外资进行排名并予以公布。面对趋紧的资源环境,找准瓶颈制约的破解途径,主动承接“倒逼”压力,以科技创新抢占制高点,以“腾笼换凤”再造新空间。
3、时时跟进,优化服务。对在手、在谈项目,落实专人紧盯不放。对进入审批程序的重大项目,做到全程办理,第一时间跑部跑省。前移服务阵地,深入企业、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努力做到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确保在谈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尽快见效。
(三)强化服务职能,推动外贸稳步发展
1、加强业务指导,鼓励企业开拓新兴市场。通过对外贸企业的实时走访,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帮助企业克难求进。积极引导和鼓励全区外贸出口企业做大出口规模。今年5月份常州兆阳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在香港设立先锋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投资额达到2000万美元。
2、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以来,我局积极组织和指导辖区外贸企业申报各项扶持资金,力争政策效应的最大化。通过及时的传递和宣传政策,耐心细致的辅导企业申报,尽可能的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到了应报尽报,从而使我区外贸企业得到了实惠。上半年我区有69家企业获得全省电子商务平台扶持资金共计110.75万元,7家企业获得我市五大产业扶持资金共计120万元,另有14家企业共计272.8万元的开拓资金、3家企业共计165万元的进口贴息正在申报中。
(四)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商贸流通市场
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履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活动小组办公室义务,扎实开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强菜市场日常监督工作,提升整体环境面貌和管理水平。根据全区菜市场长效管理状况,建立了分类管理制度:对管理状况较好的菜市场,重点抓维持、保长效;对管理状况中等的菜市场,重点抓薄弱、促提升;对市场管理中问题较多的菜市场,实行“挂牌督战”,督促该类菜市场适当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设施,提高管理水平,保持环境整洁。上半年,全区菜市场长效管理考评比天宁区领先2分以上,为全年领先奠定了基础。另外,我区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工作得到规范有序推进。
(五)加强友好交流,推进外事不断发展
围绕“大外事”工作目标,按照“出国办理及时高效,友城工作稳步拓展,涉外制度逐步完善,涉外服务精益求精”的准则开展工作。全年共办理因公出国境手续10批89(占市指标60)人次,出访国家涉及欧美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地区。其中,区自组招商团组9批、61人次(机关事业人员出国招商考察58人次);学习培训1批28人次;省以上组团0批0人次;企业因公出国0批0人次。同时友城工作有序开展,今年钟楼区计划邀请美国都灵顿市市长来钟楼区友好访问,加深双方了解和两地友谊,集中精力向欧洲国家发掘新的友城关系,争取今年签署意向。
(六)依托党务活动,实践党委创先争优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局党委紧紧围绕区委关于非公企业党建和机关党建的精神要求,以中共钟楼区第九次代表会议等各项活动为平台,大力弘扬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施行党务公开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
1、以“中国共产党钟楼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为平台,落实党务公开。在6月份刚刚闭幕的中共钟楼区第九次代表会议中,我党委通过初选、组织考察、确定预备人选、局党委会正式选举等层层考验,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酝酿讨论的基础上,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钟楼区商务局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5名,充分体现了选举的透明民主。另外,据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我局党委18个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公开率达83.3%。
2、以“学党史、颂党魂、建伟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为平台,加强党性教育。今年4月份,我局党委组织的由机关党支部、企业党支部成员组成的三人小分队参加了区党史知识预赛,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顺利进入九强,并在6月21日的决赛中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决赛当日,各企业党委也纷纷组织党员前来观赛助阵。本次知识竞赛涉题广,难度高,让广大党员同志重温了党史,对党员干部保持和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建设时期的奋斗精神及改革时期的创新精神也是一种极大得激发,同时也推进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3、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平台,积极组织参与。根据市、区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我局积极行动,并主动承担起区窗口行业组的各项工作。针对商务系统商场、超市和菜市场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制订了钟楼区商务系统“党员示范行动”、“文明菜市场行动”、“文明服务行动”等三大主题活动方案,并积极贯彻落实。为发挥党员率先垂范作用,我局利用召开局党员代表大会的机会,举行了党员创建文明城市签名活动,全面部署“党员示范行动”工作。根据创建工作进展,特别是在6月下旬迎接文明城市省级测评过程中,我局机关工作人员全面动员,积极参与了上路执勤、商场(超市、菜市场)蹲点驻守等工作,确保全区窗口行业取得了较好成绩,以实际行动为全市创建工作作出了贡献。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按照我区要求,全局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为:1、工商注册外资确保4.35亿美元,争取突破4.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确保2.6亿美元,争取突破2.75亿美元。2、确保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增长26%,力争突破29亿美元,增长46%;其中确保自营出口额完成20亿美元,增长21%,力争突破23亿美元,增长39%。3、确保完成限额以上社零108.3亿元,增长19%,力争突破110亿元,增长25%。上半年我局各项指标基本实现了“双过半”,但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外资指标等任务要求,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一)四大推进,紧盯利用外资任务
1、推进载体建设。在我区全面规划开发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区现代服务业、城西市场物流业“三大经济板块”的基础上,结合钟楼新城“一心一轴六区”的新城引领战略,明确产业定位,提高建设标准,为招商引资整合更多的资源,构建更大的平台。
2、推进项目建设。以“四个一批”组织项目的推进力度,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制定“重大外资项目推进情况专刊”,对全区在手、在办、在谈重点项目实行每周一报,重点推进嘉悦置业增资、美的电机、金鹰购物中心、新玮弘能源科技等项目的外资注册和到账情况。
3、推进资源整合。集中梳理招商载体,建立全区招商载体信息库,淘汰落后产能和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对全区供而未用、用而不足的土地和闲置厂房开展清查,挤出项目,腾出空间,积极争取土地指标“点供”,优先引进智力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都市产业。
4、推进服务优化。提升服务软实力,一方面要坚持“法制、诚信、效率、双赢”的原则,承诺外商的事,困难再大也坚决兑现,取信于投资者。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间,推行和完善挂牌服务、限时服务、“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审批等相关制度,形成高效的服务体系。
(二)四个牢抓,强化招商服务能力
1、牢抓队伍内部管理。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招商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2、牢抓各项招商活动。紧扣针对性、确保实效性、把握机遇性,精心组织7月初在香港举办的《2011常州·钟楼(香港)城市产业恳谈会》和每年9月份举办的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进一步扩大常州钟楼的知名度。
3、牢抓重点项目招商。针对可能性大、前期进展基本到位的在谈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并千方百计解决制约外商投资的难点问题,促进其项目落地。
4、牢抓招商形式创新。结合最近几年各种招商形式取得的成效,在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改变以往“以攻为主,驻京、沪、常全体总动员,广撒网收集信息”的招商引资模式为“攻守并重,以优化引资结构为导向,主攻外资大项目”的招商选资模式。开拓委托招商,充分借助专业招商团队的力量,实现驻点招商向委托招商的方式转变。
(三)抓大扶小,提升外贸运行质量
1、不断壮大我区外贸主体。进一步加大进出口企业孵化力度,认真做好企业摸底排队工作,重点掌握出口实绩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建立企业基本信息档案,积极引导,重点培育,扶持发展。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落实各类扶持政策。加大扶持政策的指导力度、指导方式的深度和指导范围的覆盖广度,让全区更多的企业享受到各类扶持政策。
3、继续组织广大进出口企业巩固开拓市场。通过组织企业参加秋季广交会、华交会等境内外重大展览会、洽谈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关注新兴投资领域和投资热点,参加境外经贸考察活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积极有效服务。
(四)两抓并举,提高商贸发展水平
1、抓好商贸经济工作。加强对全区重点商贸企业经营情况的跟踪,关注企业销售、税收效益的变动,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帮助引导企业拓展发展思路,促进经营效率的提高。继续做好楼宇经济、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工作,努力为企业和百姓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做好“双打”活动的扫尾工作,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抓好长效管理工作。继续将菜市场长效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针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的要求,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衔接良好的工作思路,加大日常督查和重点检查的工作力度,确保创建迎检工作不失分。积极做好区城管部门、属地街道和市场管理方的协调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合力,确保我区菜市场长效管理考评成绩保持领先。
(五)立足党建,开拓党务工作新局面
1、分类管理,加强党建。实行机关党建与企业党建分类管理,企业党建相互之间分类管理的模式。将机关党建工作与提升机关效能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商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企业之间积极贯彻落实区非公企业党建“ABC分类管理”方法,围绕打造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负责人“四强一优”(党性观念强、敬业精神强、业务素质强、工作能力强、总体格局优)队伍的总体目标,切实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
2、依托活动,创先争优。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积极发动机关支部和企业党组织参加区组织的各项党务活动,重点鼓励和引导泰富百货集团公司党委(包括糖烟酒公司)(A类企业)将企业党建与企业行政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等活动,打造“企业文化和企业党建互推共促”的党建品牌,逐步凸显我区商贸企业党建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后期我党委将广泛征求企业党组织的意见,以主题活动为平台,争创党务工作新局面。
常州市钟楼区商务局
2011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