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科技创新工作在新的起点实现更大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科技钟楼”,扎实推进高新产业壮大、创新平台提升、创新园区建设、科技对接深化、有效投入引导、创新人才集聚、知识产权保护和现代服务业支撑“八大工程”,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增长
1-11月,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入34.50亿元,占工业投入的比重75.50%;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16.48亿元,同比增长26.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400亿元,同比增长17.50%,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3.00%;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164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61家,占规模工业企业比重达25%。
二、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
先后赴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还组织企业参加了市党政企业代表团在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产学研对接。11月初,还组织了6家企业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江苏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今年以来,钟楼企业与大院大校大所达成的产学研合作意向已超过60项。1-11月份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45项,协议金额达到3800余万,带动企业项目投入约3.5亿。全年产学研合作协议将达50项。
三、科技项目得到有力推进
今年以来获得国家、省级、市级科技项目分别为5个、10个、80个。其中领航材料获国家科技部对俄科技合作专项资金500万元,裕兴的“平板显示用高透光光学级聚酯基膜的研发与产业化”获省重大成果转化1000万元,常柴的“柴油发动机缸体柔性加工生产线”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3867万元,争取市级以上科技经费已超过6000万元。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的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四、专利自主产出持续强势
今年1—11月,全区申请专利2286件(其中发明492件、实用新型1276件,外观设计518件),同比增长44.68%,预计全年专利申请将超过2400件。授权专利1051件(其中发明132件、实用新型659件、外观设计26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比例为20.43%。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质量在全市均名列前茅。9月,我区通过了江苏省知识产权试点区验收,并申报了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区。
五、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今年,常州常松、常州盈德、常州玉龙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防科大常州超媒体感知技术研究所成功创建市级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常州市净化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市科技局正式立项。我们还积极推进钟楼科技创业园建设,加快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以及物联网等研发及产业化平台集聚步伐,为三大产业及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科技支撑。坚持以项目引进人才,以龙城英才计划为契机,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参加了市统一举办的上海、杭州、深圳、武汉、广州推介会,预计今年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超过20个。我们积极参与了(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的规划和筹建工作。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