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街道民政办(社工科): 2012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任务目标承上启下关键性的一年。在新的一年,我区民政工作总体要求是:围绕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十五届人代会提出的“民生优先”战略,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着力推进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大力提升民政公共服务能力,为建设幸福钟楼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年度主要工作目标 1、推进和谐社区一体化建设,城市和谐社区达标率达80%,农村和谐社区达标率达70%;争创市和谐示范社区2个,五星级社区4个,四星级社区6个,三星级社区3个。 2、深化十个“最佳”单项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最佳”社区,培育出10个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社会组织。 3、提升社工队伍整体水平,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达80%,本土化达30%,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达25%,网格化管理服务率达100%,社工入户率达100%,居民对社区管理服务满意率达90%。 4、做优做强12349便民服务,服务内容拓展到10大类,服务企业增加到200家,服务居民突破5万人次。 5、加快运河山庄老年疗养院建设,改扩建红星老年养护中心,增加床位800张。 6、新增居家养老站点4个,争创省示范性居家养老中心1个,市级四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三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站2个。 7、提升拓展“周末关爱”活动,与常州晚报合作,设立基金,开设热线,增加内容,建立公益联盟。 8、即开型福彩销售额超1000万元。 9、争创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1个。 10、为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基本信息库,完善80周岁老年人健康档案。 二、重点完成工作 1、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救助水平再提升 省、市“民生幸福工程”明确提出,要着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做好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工作。根据市局部署,严格执行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将城市低保标准从435元/月提高至490元/月,将低保边缘困难家庭一次性补助发放标准从1000元/户提高到1200元/户。 (2)完善物价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当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3%-5%之间时,对重点优抚、低保对象等七类困难群众按月以当地低保标准的1/12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当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5%以上时,价格补贴标准在当月补贴的基础上增加50%,补贴资金统一由市区两级财政按比例承担。 (3)强化低保规范管理。继续推进新低保细则规范施行,积极开展新低保信息系统应用培训,全面落实低保边缘家庭认定、一户多残、依老养残、困难群体医疗救助等新政策,强化动态管理,开展入户抽查并及时调整。 (4)提高慈善救助能力。加大慈善劝募力度,扩大慈善基金总量;用好慈善基金利息款,加大大病救助、临时性救助等慈善救助力度;积极开展各类慈善活动,全年在“慈善广场”大型活动不少于2次,继续在机关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与常州晚报合作,提升拓展“周末关爱”活动;利用好社区、商业两种模式的慈善超市,开展“安老、扶残、助学、助困”系列活动。 (5)扩大防灾减灾宣传。2012年,新创建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1个,全面提高社区综合防御灾害能力。组织开展“5.12国家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发挥社区防灾救灾工作室阵地作用,切实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2、优化养老为老体系,促进社会福利水平再提升 基本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养老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既是落实我区“201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题中之义,也是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 (1)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运河山庄老年疗养院建设,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现有养老服务机构的指导管理,确保达到机构养老的标准化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加强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提高护理员队伍的服务水平。 (2)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居家养老基础性作用,合理布局,新增4个居家养老站点,争创市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为老年人提供各类“走进去”和“走出来”的社区服务。 (3)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做好养老为老服务与12349便民服务平台对接工作,借助网络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服务,探索建立钟楼模式的“虚拟养老院”。 (4)完善老年人福利体系。为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基本信息库,为平台提供依据,开发更多为老服务;为全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一次,完善健康档案;继续开展第三届“孝行钟楼”——老年精神关爱大型公益活动,巩固和加强老年精神关爱站点建设;配合市里做好“十佳健康老人”、“老有所为人物奖”评选活动及第3个敬老月系列活动;定期组织乐龄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开展各类帮扶活动。 3、探索社区管理模式,促进社区建设水平再提升 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大社会组织管理培育,加强社会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以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三社联动”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格局,是我区“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重中之重。为此,要积极探索、增强主动,争创社区建设新优势。 (1)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深入贯彻落实《2012年钟楼区“创新社区管理、建设幸福钟楼”实施意见》,全面推广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五民工作法”、“错时制”、“轮岗制”等机制全面铺开,规范记录“民情日记”,深化“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新内涵;做好“智慧社区”的引领和深化工作,为我区探索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作出有益尝试;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物业服务纠纷,和谐物管有效运行。 (2)完善社区建设评价机制,深化社会管理内涵。在全区范围内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十个“最佳”单项评选活动,进一步量化考核标准,细化考核指标,强化满意度考核,同时积极推进市星级和谐社区创建,进一步提升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使我区社区建设再上新水平。 (3)健全社会组织管理体系,激发社会管理活力。有效开展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工作,重点在探索社会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培育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及健全社会组织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推广和发展一批服务能力强、公信力高和影响力大的示范性社会组织及公益品牌项目,年底通过队伍建设、基础建设、能力建设、宣传引导、服务成效等方面考核,评选出10个优秀社会组织。 (4)探索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增强社会建设合力。按照《钟楼区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要求,加强满意度考核,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管理、保障等长效机制,切实提升社工专业素养。开发公益性社会服务项目,例如12349便民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建立面向各类群体的义工组织,如新市民义工联合会、天爱义工基地、助老点义工基地等,以行动将关爱传送到不同阶层。通过促进专业社工与义工组织的融合发展,着力形成“社工带义工、义工助社工”的公众参与格局。 4、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促进双拥共建水平再提升 2012年,我区民政系统要以“军民融合发展”为目标,进一步 加大军民共建的力度,深入推动社会化拥军、优待抚恤和转业干部安置政策落实。 (1)加大社会拥军力度。进一步发挥地方拥军优势,广泛开展“科技拥军”、“政策拥军”、“文化拥军”等活动;扎实推进军民共建,精心组织春节、八一期间的双拥活动;依托双拥网站深入开展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 (2)强化政策措施落实。以利军强军为民惠民为根本出发点,扎实做好优抚对象的服务保障、随军家属就业、部队子女入学入托等工作。 (3)提高优抚工作水平。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区政策及文件精神,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金,切实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 5、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促进社会服务水平再提升 顺应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文明发展趋势,着眼能力提升,实现民政公共服务的新突破。 (1)加强婚姻登记管理。严格按照民政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评定标准》要求,积极争创3A级婚姻登记机关;做好婚姻登记员培训工作,100%持证上岗;继续以人为本建好全市首家“婚姻家庭辅导室”,有效探索家庭矛盾调解机制。 (2)加快平台健康发展。以12349平台为依托的便民服务项目是我区今年612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要逐步将12349便民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由6大类扩展到10大类,大力度推进12349便民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力争全年服务居民突破5万人次,不断满足居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需求。积极拓展优秀服务企业加盟12349便民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加盟企业资质审查、服务质量保证、企业服务评价和公共监督等系列制度,促进加盟企业向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3)加大福利彩票销量。注重市场开拓,抓新网点覆盖,进一步加大福彩公益形象宣传力度,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大销售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彩民关注度,2012年全区即开型福利彩票销售完成1000万元。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开发区、各街道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民政工作作为全面履行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位置。社会事业局、民政办(社工科)要积极履职、主动作为,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我区的民政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2、加强行风建设。进一步深化“以民为本”工作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民政部门良好形象。要强化主动作为意识,创新发展意识,注重改善民生与民政工作发展的良性互动,将工作重心聚焦到提升人民满意度上。 3、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创新、创优、求真、务实,强化目标管理与责任考核,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要抓紧建立完善民政队伍和社工队伍专业化建设标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壮大社会工作力量,努力把民政队伍建设成研究型、创新型、服务型、效率型团队,不断拓展民政事业发展空间,推动全区民政事业迈上新台阶。
二O一二年四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