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局坚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加注重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做到依法审计和文明审计,更加注重加强审计机关的自身建设,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年活动,审计工作在维护财经秩序、加强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治区、促进全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8年,共完成审计项目21个,其中:计划内项目11个,自定项目3个,政府交办项目7个; 完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决算审计349个。
今年相继对钟楼区国动中心、菜市场改造、钟楼经济开发区、涉农街道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农民安置房等23个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实施了跟踪审计。
一、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确保审计计划全面完成
2008年审计工作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审计工作面广量大。为贯彻以人为本的审计观,省厅加大了对涉农专项资金和教育、保障等专项审计,2008年省厅共组织专项资金审计项目6个;2007年政府换届,区组织部共委托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4个;区重点工程项目相继竣工决算,基本建设项目决算审计处于集聚阶段;为及时向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区交办项目增多;二是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矛盾尤为突出。审计任务逐年增多,而审计力量未得到明显增强,2008年审计业务人员较上年还减少了1人,造成审计人员工作量成倍增长;三是审计要求越来越高。省厅组织项目涉及的资金针对性和专业性强,要求深入程度高,时间要求紧;区交办项目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也较高;而根据业务考核要求,审计项目使用计算机审计的面要达到100%,给我们具体业务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
针对以上工作特点,我局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根据年初制定的《2008年审计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注重三个结合,一是注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将省厅组织统一实施的专项资金审计融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同步组织实施,同步延伸审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资源,增强审计分析质量;二是注重经济责任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拓宽审计范围,加大区政府交办的专项资金的审计调查力度,通过对其管理、使用等情况的分析,既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规范性,又可客观评价其部门职责的履行情况;三是注重质量与效率、效果相结合,在规范化审计的前提下,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分析、财务收支分析、或有不确定性情况分析等,客观反映单位的真实情况,为区领导和相关部门决策分析提供正确的参考,提升审计的效果。通过多种措施综合运用,确保全年审计任务的全面落实。
(一)完成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上半年,我们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对我区2007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同时对财政重点支出、专项资金支出所涉及的有关街道、区教育文体局、城市管理与建设局、区计划发展局、区科技局、区劳动就业管理处等部门和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延伸审计。在审计中,重点关注重点支出安排和保障情况,预算收支平衡情况、财政改革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促进规范财政分配和管理行为,增强预算约束力;重点检查部门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决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检查财政资金再分配、专项经费(资金)使用、管理以及财经法规的执行情况,揭示预算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部门严格财经纪律和加强预算管理。
根据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以及对部分单位延伸审计情况,针对审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加强预算管理,细化部门预算,规范预算编制行为,完善预算审批程序,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管职能,提高支出预算的刚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进一步加强各级专款的管理工作,需要配套的要足额配套,并根据要求及时拨付到位,保证专款使用的及时和有效。在专款审计发现的存在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积极协调,切实按照有关规定和文件要求加以落实。
(二)完成省、市组织实施专项资金的审计
2008年,我们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苏政办发〔2006〕76号文件《转发省审计厅关于加强农村新五件实事专项资金审计监督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及省、市统一部署,对2007年度全区农民健康工程专项资金、农村教育培训工程专项资金、农村水环境整治工程专项资金、财政支农资金、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专项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对抗震救灾资金进行了跟踪审计。
为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按照江苏省审计厅统一对专项资金审计的内容、范围和重点,开展了审前调查,并拟定了审计方案。对专项资金涉及的主办单位的财务资料以及相关业务资料进行了就地审计,并对资金涉及到的街办(镇)和相关业务单位进行了延伸审计。
对专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各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应严格按文件规定执行,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审计建议,得到了区财政局、区教文局、区农林(水利)局、区民政局、区劳动就业管理处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采纳。
(三)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健康、协调发展,我们按照审计法规定,从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约束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全面履行任期经济责任的高度,认真抓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今年我们按照区委组织部的委托,完成了对区城市管理与建设局局长、区统计局局长、区物价局局长、区妇联主席、区民政局局长、荷花池街道办事处主任、区劳动就业管理处主任的经济责任审计。积极加大与专项审计调查的结合,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以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为重点内容,与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相结合,积极开展对各类专项资金的审计调查,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支配和使用权的监督,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二、履行助手参谋职责,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区政府交办项目
我们在实施全年审计计划过程中,坚持“两手抓”,既要保证完成计划内项目,又要确保政府交办项目的完成。今年主要完成了对2007年度城区街道的目标考核;完成了对钟楼(口腔)医院的承包经营目标考核和净资产核实;完成了对我区改制企业预提费用剥离资产的清理工作;完成了区城市管理与建设局代管的拆迁管理费和城市长效管理资金的审计,并对城市长效资金主要使用单位环卫处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钟楼(口腔)医院在兼并在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审计调查;对民政局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题审计调查。
审计人员在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和审计内容复杂的情况下,不负重任、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通过审计调查,及时向区领导披露了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为区委、区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
三、注重实效,不断推进建设项目审计工作
今年我们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以促进建设单位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工程管理,节约建设资金,提高资金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为目标,始终坚持把“强化审计质量、注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建设项目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和切入点,做到依法审计、廉洁从审、规范程序、讲究质量,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
一是依法审计、规范程序。严格按照常州市《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操作规程》的要求,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内容,拟定了比较具体的《跟踪审计方案》,同时又严格按照我局制定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内部管理操作程序》,来规范审计行为。二是强化内部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审计组长责任制、项目主审负责制、人员准入制度、审计现场公示制度和审计联系制度来明确责任,落实监督主体,规范审计行为,促进依法审计。三是严把交叉审计和审计复核关,确保审计质量。通过建立交叉审计模式,使审计行为互相牵制,互相促进,减少审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严格审计复审关,加大对审计复核的投入,将审计误差减小到最小程度。四是加强廉政教育,保持审计良好形象。外聘人员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和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方能上岗,通过征求被审计单位、建设相关方的意见、发放评议表等形式,多渠道掌握审计人员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和遵守廉政纪律等情况,改进措施,加强管理,维护审计良好形象。
四、强化效能,推进审计机关自身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我区开展的“机关作风效能年”活动、今年我们积极制定相应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推进时序,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确保“机关作风效能年”活动有序推进。
(一)强化领导责任,营造推进氛围
一是坚持行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抓好本级,指导下级,带动全面。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在分管工作中全面落实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要求。二是加强学习,统一认识。通过集中学习、组织大讨论等形式,将效能建设的重要性深入人心,把效能建设的纪律要求作为衡量自身行为的准则,推动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解决难题的能力的提升。三是积极做好先进典型宣传工作,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二)自加压力找差距,分析原因查根源
积极开展“六查六促”活动,即:查执行梗阻,促政令畅通;查办事拖拉,促优质高效;查作风飘浮,促求真务实;查因循守旧,促开拓创新;查敷衍塞责,促勤勉敬业;查缺位越位,促依法行政。做到在自查中发现存在问题,在整改问题中促进效能提升,在效能提升中体现工作成效。
(三)制定部门工作职责精细化管理具体方案,促进规范审计行为
认真贯彻落实2008年7月30日钟楼区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推进政府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明确细化部门职责,规范操作程序,严格履职标准,落实细化到人。我局切实按照会议精神,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通过大讨论认真梳理本部门三定方案,结合目标责任制定了本部门工作职责精细化管理具体方案,做到工作目标准确完美,工作结果准确无误,准点及时,工作责任细化,工作程序细化,工作节点细化,工作过程中严格标准,严格执行,严格监管。
(四)落实措施抓整改强作风,促进依法高效廉洁从审
效能建设其要求是“快”,过程应“细”,目标要“好”,要着力在“好”的目标下寻求“快”的方式,在“细”的实践中寻求“快”的推力,做到量质并举,好中求快。为切实贯彻以上要求,我们结合局实际情况,有的放矢,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主体,加强考核督查,使部门工作在履行职责、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得到进一步改进。
1.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精心组织,全面落实全年审计计划。2008年审计项目多,要求高,时间紧,体现效能建设的成果就是要全面高质量地完成年初制定的审计计划。大力倡导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说干就干、一干到底、干则必成。通过我们机关干部的“三高”(高速度、高效率、高水平),来衡量和体现审计干部效能建设成效。
2.强化作风建设,促进依法廉洁从审。对机关作风“八要八不要”和“五个严禁”的要求不打折扣,不短斤两,管好自己的嘴,束好自己的手,用好自己的脑,廉洁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审计环境。进一步提高认识,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在诱惑面前的自控力,办事有规范,做人守规矩,守好权力关、人情关。
3、健全制度,强化考核。进一步健全了机关效能建设保障措施,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运作模式,制定了岗位管理、文明公务、廉政工作等十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制度在机关效能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我们紧紧围绕建设诚信机关,兑现服务承诺,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这一主题,制定了服务承诺制度,并公开了投诉电话,同时将服务承诺制列入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内容,凡违反上述规定有单位和群众反映投诉的,一经查实,对其责令书面检查,年度目标考核取消优秀等次的评比资格。
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局仍然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和推行计算机审计的力度还不够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是适应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客观需要,是大力加强审计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局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刚处于起步阶段,硬件基础和人才储备还不扎实,存在“知识透支”和“本领危机”。二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强。有些干部因循守旧,创新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力度不够强。三是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依然突出,审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还不够,审计队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钟楼区审计局
二OO八年十一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