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钟楼区财政局2006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014119520/2006-00020
组配分类: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财政局
产生日期: 2005-12-26 发布日期: 2006-01-05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2006年财政工作将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努力壮大财政实力,促进收入稳定增长。积极履行财政职能,支持经济快速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深化推进财政改革,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加强财政管理监督,提高依法理财水平。硬化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力度,加强预算执行的公开、透明程度,更好地服务于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1、努力壮大财政实力,促进收入稳定增长  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壮大财
钟楼区财政局2006年工作计划
 

  2006年财政工作将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努力壮大财政实力,促进收入稳定增长。积极履行财政职能,支持经济快速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深化推进财政改革,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加强财政管理监督,提高依法理财水平。硬化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力度,加强预算执行的公开、透明程度,更好地服务于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1、努力壮大财政实力,促进收入稳定增长

  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壮大财政实力是我区社会发展、稳定的必要保证。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协调征收部门,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具体措施。进一步搞好税源调查和收入结构分析,提高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进一步加大“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编制综合财政预算的工作力度。堵塞各种漏洞,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逐步实现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统筹安排,提高政府的财政调控能力。

  2、积极履行财政职能,支持经济快速发展

  牢固树立财政服务发展大局的观念,理清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探索财政履行职能促进发展的新领域,研究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方式。充分运用预算、贴息等手段,发挥财政政策、财政资金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和壮大财源基础。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加大对工业、服务业、科技和招商引资的财政支持,进一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加大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支持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

  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各种财政资金的分配;完善办法,扩大范围,积极推进绩效考评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整个预算支出的比重;增加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的扶持和投入;支持基层建设和社区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严格支出管理,切实落实“两个务必”的要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各项财政支出都要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全面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重点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公务用车等支出,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行为,反对大手大脚花钱。

  4、深入推进财政改革,构建公共财政体系

  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规范管理,提高预算科学性和透明度,严格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力。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继续扩大范围和规模,不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质量。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工作,逐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模式,建立部门、单位收入激励机制,挖掘非税收入潜力,促进非税收入应收尽收。按照市区财政体制,完成区对涉农街道的财政结算调整工作。按照城乡一体化推进的要求和《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取消涉农学校的“零户统管”;统一全区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按照逐年分步实施的原则,解决涉农学校教师住房货币补贴问题。

  5、加强财政管理监督,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围绕增收堵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财政监督方式,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狠抓行政许可相关制度的落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大力宣传《预算法》、《会计法》和《政府采购法》,继续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强化对财政收支活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全面推进依法理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