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财政工作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区委九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和中心工作,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保持收入稳定增长。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重点支持“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等方面,促进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坚持依法理财,创新财政管理机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1、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全区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大政策扶持、资金引导、优化服务等力度,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贯彻落实好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在优化结构、推进科技创新、帮助企业攻坚克难等方面的导向作用,梳理支持企业发展的各类政策,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扶持资金,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二是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在财政资金的分配投入上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更加注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工程,提升产业内涵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提升工程,逐步构建以高端制造、创新驱动、品牌引领、低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加大对“十五百亿”规模工业企业培育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走科技创新发展道路,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扶持和引导企业上市。三是努力拓展政府融资渠道。着眼于壮大财力和经济建设大局,不断拓展整合政府财力资源工作新领域,积极做好融资工作,提升融资成功率,化解资金瓶颈难题。推进政银企对接工作,加强与金融工作有关的协调、对接、服务等工作,为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牵线搭桥,为银企发展保驾护航。
2、以强化征管为抓手,努力挖潜增收,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强化综合治税能力,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有效共享信息资源,全力以赴抓好收入征管,千方百计挖潜增收,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一是深化和推进协税护税工作。巩固协税护税专题月活动成果,加强长效管理。落实综合税收管理措施,加强涉税信息交流,强化征管,提高效率。二是实行动态预警监控。重视和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和税收政策调整对我区财政收入增收的影响。密切关注区域、行业、税种及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趋势,增强组织财政收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完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联动机制,提升信息分析比对水平,提高税收入库率。三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积极探索非税收入激励约束机制,严格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管理,及时掌握收入进度,分析收入情况,确保财政资金颗粒归仓。加大对国有集体资产尤其是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力度,盘活资产,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3、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大保障力度,推进社会和谐进步
坚持把保民生促和谐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进一步调优财政支出结构,在保障政府履行职能、有效运转的基础上,向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方面适度倾斜,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是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实施富民强村工程,整合支农资金,明确财政支农重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支持加快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科学合理保障教育经费。认真贯彻实施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教育优先投入,着力打造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落实生均财政拨款制度,支持优质幼儿园的建设和示范园的创建。三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障医务人员的合理待遇。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扩大财政补助人群,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降低参保人员自付比例。强化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支持重大疾病防控、食品和药品安全工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能力。四是落实社会保障工作。继续推进我区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和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保险制度的实施,不断扩大我区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发放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应对象及特殊困难人群物价补贴,有效缓解物价上涨给他们带来的生活困难问题。支持促进残疾人各项事业的发展,保障残疾人的基本待遇。继续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稳定就业局势。五是支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公共财政用于社会管理的投入逐年增加。支持推进公共安全体制建设,支持社会治安防控、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六是支持加快推进社区建设。稳步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待遇,适当增加社区办公服务经费。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居民满意的社区。
4、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财政监管,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创新财政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科学理财、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稳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按照“总结、完善、改进、提高”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细化预算支出项目,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探索项目定额标准体系建设,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公正性。推进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绩效目标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及时有效地为领导决策管理提供服务。二是进一步巩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立足部门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力,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按序时进度和项目进度审批用款额度,增强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通过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事前、事中的内外实时监控,保障资金支付安全。三是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工作。不断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加强监管力度,提升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水平。四是加快推进财政绩效管理。积极探索绩效目标管理方法,构建完善以绩效为目标、以结果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标准、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开展部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五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进一步推进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盘活存量资产,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不断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对街道资产管理基础性工作、固定资产保值、资产增量及收益情况进行考核,建立固定资产收益监管机制,实施有效激励措施,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六是加强基层财政管理。切实履行财政主管部门管理职责,加强对基层财政管理建设。重点加强对财政分局预算收支管理,建立管理网络,规范科目,规范收支。重点推进涉农街道非税收入改革,使涉农街道非税收入纳入全区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基层财政的业务指导,提高基层财政管理水平,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积极协助和指导街道做好融资管理工作。
5、以自身建设为重点,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围绕“创优大环境,服务争一流”的目标,进一步加强财政队伍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一是强化教育引导,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加强教育培训,更新全体财政干部的知识结构,引导大家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提高履职能力。着力加强基层财政队伍建设,完善财政分局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区、街道合理有序的财政干部培养教育机制及锻炼交流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二是优化机关作风建设,提升财政服务水平。以“服务企业双十佳”评选活动为契机,促进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提升财政干部职工主动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供强大组织保证。继续加强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重点抓好党员学习教育,教育和引导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财政工作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