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钟楼区财政局2005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19520/2005-00015
组配分类: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财政局
产生日期: 2005-11-19 发布日期: 2005-11-29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2005年是我区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的收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负重奋进、开拓创新,全区的财政收支预算完成情况良好,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5年我区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8.00亿元,同口径比上年我区收入实绩增长25.70%,增加3.6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40亿元,同口径比上年我区收入实绩增长34.40%,增加2.4亿元。  一、坚持发展要务,财政收入有了较
钟楼区财政局20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是我区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的收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负重奋进、开拓创新,全区的财政收支预算完成情况良好,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5年我区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8.00亿元,同口径比上年我区收入实绩增长25.70%,增加3.6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40亿元,同口径比上年我区收入实绩增长34.40%,增加2.4亿元。

  一、坚持发展要务,财政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

  一是城区各税务机关认真落实收入计划。强化征管责任,特别是加强重点税源、重点税种的入库,保证了全年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国、地税分别增长14.71%和38.29%。二是积极涵养税源。认真执行了对企业的奖励、扶持政策,财政在这方面的支出达到4000多万元;比上年有了较大的增长,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三是完善了财政分析工作。在税务部门的支持下,做到按月抓好报表进度,逐季展开税源分析;密切关注规模企业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入库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领导当好参谋,为经济提供服务。四是加强自征部分税种和非税收入的征管。2005年财政局组织的其他税种和非税收入也有了较大的增长,增幅分别达到361%和7.5%。同时,展开了镇、街道收支体系数据调查工作,修订了街道税收考核制度,加强了镇、街道护税、协税意识。

  二、发挥保障功能,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中央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宏观形势下,着眼全局,立足钟楼,积极利用政策支持,挖掘有限资源利用潜力,促进了全区社会各项事业的同步发展。

  继续加大了社会保障性资金的支出力度。城镇及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比去年增长68.47%,切实保障了城镇及农村生活有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安排资金85万元支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支持社会保障工作,确保了社会保障资金足额到位:优先保证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社会保障等重点及社会稳定方面的支出需要。

  加大了必保项目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出力度。全年用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支出达8380万元,比上年增长38.95 %;新建了对农村中小学贫困生实行“两免一补”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的财政投入机制;从财力投入方面保证了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执法监督、农村卫生服务等四大体系的建设,以及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机制的建立;社区经费比上年增长81.89%;增加了失地农民的安置支出8000多万元。

  增量安排了企业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扶持资金。发挥了财政资金在传统产业技术高新化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促进作用,在骨干税源、基础税源企业技术进步方面的激励作用,在培育新兴财源方面的孵化作用。科技三项费用增长24.68%,对企业的贴息、奖励等扶持支出增长73.92%。

  发挥了财政在筹措资金中的协调作用。协同区经贸、科技、农林、农财等部门争取到上级技改贴息资金333万元、科技扶持资金250万元、水利及农村路桥改造资金656万元,较好地支持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乡镇公共设施建设。

  三、强化监督机制,提高了依法理财管理水平

  建立了街道资产经营考评制度。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制定下发了《街道资产经营考核暂行办法》,着重考核街道资产经营收入增长率、经营性资产增长率、净资产保值增值率和街道新增经营性项目等。从而加强了街道资产管理工作,完善了对街道经济工作的奖励考评体系。

  强化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在城市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我们及时调整监管重点,进一步加强了对改制企业净资产转让、剥离资产和或有资产收益方面的管理:一是及时建立健全了国有资产管理台账,将所有资产纳入台账核算;二是进一步明确授权范围,区别资产额度,采取财政直接管理和企业原主管单位两级负责,明确了管理职责;三是明确了主要监管内容,对国有资产转让收益进行完整、及时的收缴,防止以支抵收;对或有资产、剥离资产加强监管,对处置收入和成本严加控制;对收益严格按协议规定进行分成,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防止了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出现缺位。

  切实加强了对乡镇财政的指导管理。一是开展乡镇小学调研,了解乡镇小学人员、经费、相关资产负债情况,做好乡镇小学体制上升的测算、体制制定工作;二是修改完善、下发执行了《2005年钟楼区乡镇财政所考核办法》,对乡镇财政所各项工作目标做出了明确要求;三是根据区委《关于镇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的意见》,积极配合了乡镇公务用车改革。

  完善了行政性收费预算管理。区民政、卫生、计生、农林、法院等单位的行政性收费共计722万元全部及时足额解缴国库。加强了财政监督。2005年全区共报审252个土建、维修和装潢项目,核减资金2443.77万元,核减率达到16%。特别是在区新行政中心建设过程中,认真履行了财政对支付工程款项的监管职能,拟建和在建工程的招标投标、项目谈判、合同会签、资金核拨、审计支付等环节上做到关口前移,事先参与,坚持了项目决算的审计、财政联合会签支付制度,提高了财政资金的效用。

  四、深化财政改革,加快了公共财政建设步伐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了定额标准体系。按照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要求,2005年全区共有34个部门54个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了部门预算。全年部门预算收入总计5571万元,预算支出总计4866万元,压缩了一般开支,提高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结合省、市津贴补贴清查工作的要求,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在奖金、补贴、福利发放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核实和清理,为机关干部津贴的改革打好了基础。编制发放了《钟楼区财政局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增进了行政审批服务的公开、透明度和规范性。

  深化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健全了政府采购体系,扩大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促进政府采购公开、公正、规范运作。全区2005年政府采购规模1758万元,资金节约率在10%左右。

  强化了基层财务基础工作。举办14期培训班,对全辖区总计3000多名财会人员进行了后续教育。开展了2005年度会计信息质量专项检查,及时纠正和处理解决在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指导,提高了基层财务工作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