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属各单位、各科室:
经研究,现将《钟楼区城管局2012年目标任务》下发给你们。希望各单位、各科室对照目标任务,明确各自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2012年各项目标任务。
常州市钟楼区城市管理局
二一二年元月
钟楼区城管局2012年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区委九届三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大工程”、打造“五大平台”这一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各项机制,规范执法行为,高位提升全区城市管理水平,争创“城市管理全市最优、环境面貌全省最洁、行政执法全国领先”的钟楼城管品牌。
二、目标任务
1、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的无缝化对接、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的数字化城管力度,确保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全市领先;利用高科技的现代化手段,逐步实现城管工作智能化。
2、力争将执法大队培训中心打造成全省一流的执法培训基地,强化对城管执法人员的纪律约束和业务培训;努力探索破解夜间施工噪音、偷倒建筑垃圾、违章建筑反弹等百姓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综合执法水平。
3、继续完善环卫作业运作的模式和办法,积极探索垃圾收运、公厕管理、垃圾中转站等市场化作业。
4、积极推进环卫营运服务中心工程和龙江路转运站建设,力争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5、争创南大街、怀德北路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
6、积极配合梧桐路、洪庄路等市容环境整治工程。
三、工作举措
为实现以上目标任务,新的一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城管品质。
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如何以精细化的管理来提升城管品质,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一是打造智能化城管工作的创新理念。运用网络视频监控、无线视频监控、高清车辆监测等智能手段,通过视频智能分析,自动发现、自动报警、行为预警等智能化识别技术,来提升城市管理智能监管水平,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二是尝试疏导方式治理小广告。针对小广告的社会需求,可利用社区便民张贴栏或宣传栏等,规范信息发布张贴渠道;并可引进规范的广告公司参与管理。三是对薄弱部位开展综合整治。针对城郊接合部管理标准不高,长效举措不够落实时有回潮等现象,整合街道、部门、村委、中队等各方力量,集中开展乱堆乱放、家禽散养、五小行业、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在日常巡查考核中予以重点关注,做到反复查、查反复,以此督促街道、村委落实长效举措,巩固整治成效。四是加强工地管理。夜间施工噪声扰民、运输车辆污染道路、偷倒建筑垃圾等,这些违章行为均来自于各种工地,除加强日常监管外,可逐步开通视频监控和重点部位的临时无线视频监控等智能化管理手段,对工地的违章行为,视情节轻重进行督促整改或严厉处罚。对市、区重点工程的土方和渣土运输,要主动上门服务、加强沟通、督促整改,做到既服务经济建设又加强城市管理。五是强化违法建设巡查管理责任制。建立完善违章建筑台账,对违章建筑苗头,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对发现的每起违章建筑坚决予以拆除,防止仿效态势蔓延。违章建筑的查处按区相关规定,追究涉及单位的责任,同时要将责任单位的巡查列入城市长效综合考评目标责任追究制和目标考核制。
(二)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文明执法效率。
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必须始终高奏文明执法这一强音符。文明执法就是要讲究行为规范,遵守执法程序,做到以理服人,依法管理。一是规范执法行为。执法队员必须着装整齐,仪表大方,队礼标准。在执法过程中要做到“四先”,即敬礼在先、亮证在先、恰当称呼在先、指出违法违章事实在先,充分体现文明执法和谐城管。二是规范执法方式。在查处违法案件时,要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形成“一次规范、二次教育、三次整改、四次处罚”的先教育后处罚执法方式。三是规范案件办理和执法文书制作流程。对于证据、执法文书等案卷材料,要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的程序、标准进行制作、整理,务求实现行政执法案卷管理的规范化,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四是继续深化“先罚后返”的执法模式,以人性化的操作方式体现行政执法的和谐性,有效减少违章现象的复发率。
(三)进一步提升环卫作业质量打造全省最清洁城区。
城区的整洁度取决于环卫的作业质量,环卫作业质量在全区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夯实环卫道路保洁等基础工作。通过完善“零废弃物考核”标准,强化道路的延时保洁,增加垃圾清运次数,加强快速巡回保洁力量等举措,确保长效管理道路保洁考核继续在全市领先。二是加快环卫设施建设。推进环卫营运服务中心工程和龙江路转运站建设,力争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争取改造横兴弄转运站,实行“三站”(金色新城、西二村、横兴弄)联动,充分发挥垃圾机械压运设施潜力;积极推进会馆浜转运站扩容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试点龙江路中转站垃圾压缩、运行BT项目。三是加大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力度。进一步完善道路清扫作业市场化运作机制;同时,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推进垃圾收运、公厕管理作业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新途径;做好西三村、会馆浜新村垃圾桶装化收集直运工作,争取南大街地区垃圾不落地收集试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彻底解决垃圾房(箱)污染、运输车辆抛冒滴漏现象。四是严格各类作业考勤、考核制度。积极开展环卫作业质量服务竞赛活动,提高职工业务技能和工作热情。
(四)进一步以多样化考核方式落实长效管理。
由于城管工作的动态性、反复性,需要通过日常考核来不断查漏补缺,不同的考核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管理盲区,从而确保城市管理的长效。一是定期开展网格回头看活动,不断开展网格提升工作,确保网格常态管理的高效水平。二是积极开展街道互查、联合巡查活动。通过互查和联查活动,使各单位(部门)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长处与不足部分,可以学习和借鉴好的做法和经验,以此取长补短、举一反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确保全区城市管理保持长效。三是加大问题整改的复查力度,继续以“点对线、面”和“0+1+1”的核查方式为抓手,借助平台快速流转受理问题,促使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并落实长效举措,从而降低类似问题的复发率。四是深化“城管找差”活动。借助社会力量查找易疏忽的部位、路段,有效减少管理盲区。
(五)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城管工作运转高效。
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是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保障,对深入推动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完善高位协调机制。一方面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沟通协作,对一些职责不清、归属不当、历史原因复杂、难度较大等问题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街道社区的上下联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管理合力,以此推进城市管理的无缝化对接、精细化管理。二是完善责任追究机制。2012年对问题整改不力导致扣分,尤其是不落实长效举措导致问题长期存在的单位和个人,将严格对照《钟楼区城市长效管理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进行责任追究,并健全责任追究通报制、备案制等,真正发挥该机制对各街道、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切实增强责任人、责任部门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深化点评重心下移机制。在2011年点评重心下移至各街道的基础上,2012年尝试在村委(社区)召开1—2次区级月度点评会,对最基层的城管工作进行剖析点评,以此来促进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夯实全区城市长效管理基础。
(六)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打造钟楼城管品牌。
打造人民满意的文明和谐城管队伍,需狠抓队伍建设,不断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一是深入开展道德讲堂等主题活动。借助“道德讲堂”这一平台,及时传播先进事迹和道德模范,把讲堂搬到城管工作一线,用身边人(事)带动教育身边人,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城管人员社会责任感;继续开展读书节、佩戴党徽等主题活动,陶冶情操,提升城管人员的道德素养。二是狠抓学习培训活动。充分利用执法大队培训中心,针对城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开展系统学习和集中封闭培训活动,通过经典案例剖析、法律法规的研读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三是加强行风廉政建设。一方面健全完善内外结合、上下联合的全方位监督机制,不断强化队员的队容风纪、工作纪律、制度执行力的意识。另一方面以行风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通过看专题片、听廉政报告等警示教育活动,引导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四是利用绩效考核优化社会化用工队伍。进一步完善大队协管员绩效工资考核,对长效管理考评员、平台管理员进行绩效考核,完善内部各项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逐步优化社会化用工队伍的稳定性。
(七)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城管社会参与率。
市民城管意识的高低决定城管品位的高低,必须努力提升市民城管意识,为加强和创新城管工作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一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市民投诉、新闻媒体曝光等方式,对我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和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实施有效监督。二是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及时回应舆论焦点,在理论上加强引导,争取话语的主动权,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城市管理。强化市民的城管意识、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着力提高市民素质。通过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自觉维护市容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使市民养成自主管理、自我规范的良好习惯,形成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