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区环保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对照“环保大行动”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服务经济发展理念,强化管理,狠抓落实,扎实工作,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完满完成。
一、生态创建取得突破
一年来,全区深入推进各类生态创建活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全民参与的生态创建大格局,并在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街道创建上取得突破。一是钟楼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考核和省级验收;二是新闸街道创建国家级生态街道工作已通过省级验收,并被命名为江苏省生态街道;三是莱茵双语幼儿园和机械新村幼儿园被命名为江苏省绿色学校;永红街道新建村和五星街道新岗村被命名为江苏省生态村;五星街道三堡街等5家社区创建省级绿色社区达到创建标准,已完成申报工作;四是积极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现场复核迎检,我区抽查单位均顺利地通过了考核,为全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现场复核作出了贡献。
二、总量减排实现省标
2012年,我区共淘汰了15台(套)落后产能,关闭了1家化工企业,龙祥钢铁作为我区最大的大气污染项目也在年初停产。我们还通过污水接管、清洁能源替代、清洁生产审核等方式,强力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到2012年底,我区的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将分别达到0.6千克/万元、0.20千克/万元、0.14千克/万元、0.16千克/万元,四项指标有望提前达到省现代化指标要求。四种污染物削减率有望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即《“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任务书》中40%的时序进度,为我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河道断面水质达标率是我区的传统优势,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辖区内主要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在10月份环保点评中获得了96.6分(即达标率96.6%)。其中太湖考核断面、小康断面和现代化考核断面在全市达标率不到50%的情况下我区实现了100%达标。一是围绕太湖治水,积极推进太湖治理项目。完成了江苏皓月涂料有限公司、常州平岗涂料有限公司、宝钢集团常州轧辊制造公司3家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新闸街道永丰工业集中区20家企业实施污水接管;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完成了迅达化工和港鑫化工土壤污染调查工作;二是围绕现代化指标体系,编制并组织实施了连江桥断面和钟楼大桥断面水质提升保障方案,确保这两个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三是围绕城区清水,巩固提升22条河道水质,并对西市河周边大庙弄沿线11家单位实施污水接管,开展西扬村点源治理、童子河南段清淤以及蓝天花园西侧商铺补充截污。
四、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2012年,我区继续实施蓝天工程,大气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好转。空气质量优良以上的天数虽然与前年相同,但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去年同期有较大的下降,降幅在10%以上,PM2.5也同期明显下降。一是大力实施环保为民工程。我区自加压力,对全区范围内懒汉炉实施拆除,按照年度确定完成85%的目标共需拆除114台懒汉炉。全年实际拆除了136台,超额完成年度拆除任务。二是有序推进“禁燃区”建设。2012年我区“禁燃区”建设范围扩大到新闸街道铁路以南,共涉及25台燃煤锅炉的改造,目前已全部完成。三是加快实施油气回收治理。江苏苏石石油公司的33辆油罐车和机场路加油站、中油华东花园加油站已经全部完成油气回收改造。四是大力推进餐饮油烟整治,双桂坊美食街建成餐饮油烟整治达标示范街;对30余家大中型企业的餐饮油烟排放进行了整治。五是做好秸杆禁烧工作。通过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巡查力度,切实做到秋收期间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高密度的巡查盯防,坚决禁止焚烧秸秆和秸秆抛河行为。六是启动宁静工程。配合市环保局确定环境噪声达标区和不达标区,制订并完成达标区计划和不达标区的削减计划。开展了工业、交通、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重点噪声排放源排查工作。
五、环境信访稳中有降
围绕“一控两降两提高”的环境信访目标,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实施“首问责任制”,畅通投诉举报电话、网上部门信箱,通过领导包案、现场督办等措施,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环境权益。全年环境信访总量在2011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再次得到压降,全年信访总量为423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2件,下降率为21,结案率为100,群众满意率在90以上。10件重点环境信访已全部化解,1件挂牌督办环境问题已顺利摘牌。未发生因环境信访问题引发的进京赴省或到市、区集访及其他重大信访,为全区的维稳和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
六、环境安全得到巩固
结合我区行业发展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了我区的环境安全。一是开展汽修行业整治。为加快环境污染治理步伐,规范管理汽车修理行业的环境问题,通过多次现场监察,制定“一厂一策”,加大执法力度和加强服务指导,对我区的120余家汽修企业开展了汽修行业专项整治,切实改善了汽车修理行业环境污染现状。二是开展危险废物整治。组织了50家企业进行了省、市级平台申报,对主要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进行了现场检查,规范了危险废物储存、处置的场所和手续,危险废物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三是开展重金属专项整治。我局按照重金属专项检查方案的要求,对我区目前尚在生产的4家涉重企业进行了整治,并制定了长效管理的机制。
七、环保宣传得到加强
深入开展全社会环保宣传教育,组织环保“四进”活动,为我区环境保护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一是大力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针对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目标,我局及时编印了和下发了4000余册《生态文明知识手册》,在企业、社区、群众中广为宣传,为公众参与环保、关心环保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多次组织环保进企业、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在服务中宣传,在执法中宣传,做到环保宣传无处不在。今年以来,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00余份(套),制作户外环保宣传广告牌20余块,开发区、各街道和企业也积极以各种形式加强环保宣传,我区主要道路、工业园区及规模企业基本上都能看到宣传环保的标语和广告牌。三是积极打造环保主题公园。由市环保局扶持,以开发区为实施主体,总投资超过600万的钟楼环保主题园,通过两年多的建设于今年6月5日,即“6·5世界环境日”正式开园。这是全省第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园,也为我区今后打造环保教育基地奠定了基础。
八、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2012年,我局把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通过积极创新、规范执法、加强培训等手段提升全局上下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一是积极打造服务品牌。我局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开展了“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服务效能”主题活动,创建了“环保新干线”的服务品牌,以品牌来优化服务。服务品牌创建内涵由“项目审批服务”拓展到“环境监察”、“监测服务”、“信访调处”等方面,鼓励全局上下创新创造,优化办事流程,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二是排污申报服务上门。为方便我区企业进行排污申报,详细掌握区内各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数据以及我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我局组织多批人员到各个村委设立排污申报点,上门为企业进行排污申报,不仅方便了企业,而且提高了办理效率,为全区1200余家企业的排污申报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三是项目审批主动跟踪。主动与发改、经贸、建设、国土等部门联系,提前介入,将环保审批关口前移。同时,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服务力度,为重点项目当好参谋,帮助企业积极与省、市环保部门协调,为重点项目的顺利开工创造条件。“松涛苑安置房”、“联创软件园”、“美的威灵电机”等11个重点项目在我局的跟踪服务下,顺利地完成了环评审批工作,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