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和市、区综治委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部署,以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着力点,全面提升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区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应有贡献。
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1.充分发挥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领导小组作用,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组织开展专项工作调研,为各专项工作组制定完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召开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组会议,及时掌握工作情况,分析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落实。认真完成区综治委、综治办交办的工作任务,切实做好年度专项工作考核,确保工作绩效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二、努力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2.不断提高安置帮教工作信息化水平。依托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服刑人员基本信息核实和预释放人员衔接信息传递工作,确保服刑人员基本信息核实率达到98%以上,司法所衔接回执发送率达到95%以上。
3.积极推动区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按照省司法厅《关于推进县(市、区)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制定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推进计划,争取年内建成区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
三、大力加强社区矫正工作
4.组织宣传贯彻《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举办学习《条例》专题培训班,为更好地贯彻实施《条例》,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奠定基础。
5.着力提高执法和监管工作水平。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执法规范标准,全面提高公正执法水平。大力推进“智慧司法”平台社区矫正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构建一体化技防体系,进一步提升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实现社区服刑人员年度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的工作目标。
6.加强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加强和规范社区矫正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质效。
四、不断提高易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和易感染艾滋病病人工作水平
7.加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和救治救助工作。完善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信息报送、救治救助、精神卫生体系建设、组织领导体系等制度和机制;认真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和发病报告工作,加强危险性评估,实施分类管控,进一步提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理和救治救助水平。
8.进一步推动《精神卫生法》贯彻落实。积极推动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符合我区实际的贯彻落实该法的政策文件,切实为加强精神病人管控、服务工作提供政策支撑。
9.努力减少新发艾滋病感染者。重点做好吸毒、卖淫嫖娼、男男性行为等高危人群易感染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工作,进一步扩大干预覆盖面,提高干预质量,努力减少新发艾滋病感染者。
五、全面推进吸毒(戒毒)人员管理教育工作
10.加快社区戒毒执行机构建设。依据《江苏省禁毒条例》,认真落实社区戒毒工作责任主体,推动各街道办事处成立社区戒毒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社区戒毒办公室,切实履行社区戒毒法定职责。
11.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构建社会化管理系统,促进多部门、社会与政府的信息交换、资源共享。通过专职社工采集的社会信息,充实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信息库,为做好吸毒人员管理服务奠定基础。加强对吸毒人员等群体的全面排查、分类管理和行为干预,实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达到80%以上。
12.深化安置帮扶工作。采取集中就业安置、分散就业安置、鼓励自主创业、提供公益岗位等方式,努力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机会,实现安置就业率达到70%以上的目标。
14.着力提升强制隔离戒毒矫治实效。主动适应劳教制度改革,着力构建完备的戒毒管理组织机构体系,推动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自愿戒毒有机衔接。加强所情戒情的分析研判、预报预警和监测监控,健全完善强制隔离戒毒入所、出所检查、审批制度,不断提高强戒人员所内戒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