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区经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发展主线,按照市十大产业链建设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传统优势产业实施市“双百”行动,同时,加快推进钟楼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建设,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全力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努力实现工业和民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合理科学规划为统领,强化工作目标管理
一是组织实施好产业规划。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切实发挥规划对引进战略新兴产业项目、促进既有企业转型提升等方面的作用。以《常州市钟楼区农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常州市钟楼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2-2021)》为统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形成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的切实举措,扩大农机、输变电、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
二是开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对照“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指标目标和工作任务,科学、系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对现代化指标体系设计到经信局的指标开展包干制度管理,制定责任方案、落实责任人,根据责任方案,强化部门间沟通,适时掌握指标运行动态,为区领导掌握经济运行态势发挥参谋作用。
三是系统推进各项牵头管理工作。发挥好牵头和统筹协调作用,整合提升开发区、街道的主体作用,合理分解市、区考核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系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基地等管理工作,强化每月报表、季度会议、年中点评、年终考核等工作抓手,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跟踪督查,调动工作积极性,狠抓任务落实,力求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以扩大有效投资为目的,服务重大项目推进
一是抓计划管理。围绕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强化重大项目支撑,优化重大项目结构。密切与相关委局和各项目单位的联系,高质量编制好年度重点工业项目表。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谋划,特别是推进东风农机-轮拖、装载机、高速插秧机及配套机具扩能项目、华润电力-华润分布式能源项目等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以及亿灵伟业-新型纤维材料、精研科技-生产线二期建设等3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二是抓节点控制。按照“已供地抓开工、已开工抓竣工、已竣工抓产出”的要求,对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管理。特别是要把项目拿地审批后的开工建设作为项目推进工作的铁目标、硬任务,深化推行项目节点对账制度,强化项目全过程关键节点管理,促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联合有关部门,对形象进度滞后、投资偏慢的项目及时进行督查促进。
三是抓项目服务。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实施靠前服务,着力保障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水、电、气、管线等要素配套,特别是理研精工迁建项目、科试中心新能源煤矿辅助运输车辆项目等重大新建项目。积极帮助项目单位做好项目报批催批的协调工作,特别是重大项目能评、备案批复、开工报告等。与有关部门一道,做好重大项目用地指标的争取工作。
四是抓合力推动。协调全区各部门共同参与和服务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组织银企对接会,协调项目单位建设过程中碰到的资金问题。充分发挥区重点项目审批代理服务办公室的功能,项目建设提供从立项至开工的全程代理服务,组织竣工验收专题辅导会、项目单位间学习交流会等,提高项目建设单位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水平。
三、以稳增长促转型为方向,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一是推动开发区“二次开发”。以钟楼经济开发区创建成国家工业示范园区为契机,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倒逼转型的力度,结合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深化工作成效;另一方面,要扩大开发区的实施范围影响效能,争取在全区工业园、工业集聚区进行推广,全面提高区域内企业单位产出贡献。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对照投资协议和有关承诺,做好历年已供地企业产出贡献的排查,对未达到要求的,加大倒逼督促转型提升工作力度。
二是培育和发挥优势企业带动作用。在抓好龙头骨干企业跟踪服务的基础上,启动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区领导联系、部分负责制度,集中必要资源要素,强化针对性扶持,为重点企业培育提供后备力量。关注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快小微企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化解一批优势小微企业用地问题。大力排摸和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改投入,鼓励技改投入,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举措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深入开展服务入企活动,强化大企业沟通,深化中小企业互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各级各类支持企业政策,起草完善并争取更早出台区内产业政策。健全工业经济服务平台和运行预测机制,建设工业经济专家智库,提升商会、行业协会作用,掌握工业经济运行动态。积极引进和发展管理咨询企业(机构),推广一批企业管理创新示范成果,引导企业强化成本、现场、人才与品牌管理创新。积极发挥媒体作用,宣传报道工业转型升级的规划和计划、经验和做法、典型和表率,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以资源节约集约为根本,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全面细化落实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规划,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设备,加快推进实施。着力搭建区域间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低效落后企业整治提升、梯度转移。
二是创新节能管理手段。加紧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和能源管理分平台,力争全区70%以上工业能耗实现在线监测,提高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联合环保等部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全年计划安排5家以上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此外,继续引进培育节能中介机构,培育节能服务市场。
五、以“经信连万企”为品牌,优化为企业服务意识
一是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强化用地批后监管,优化配置新增用地,把有限的土地指标投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加大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处置力度,促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协调煤电油等要素,加强有序用电管理,优先保障新兴产业等的用能需求。创新融资方式,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促进银企战略合作;进一步支持担保机构健康发展,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企业转贷资金管理办法和担保机构代偿风险补偿机制;强化工业企业上市工作,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缓解企业资金需求。
二是维护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切实加强运行分析,完善预警监测,强化产业损害预警监测,及时跟踪生产、销售、价格等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加强应急管理,增强运行调节的指导性和前瞻性。抓好企业减负、解困工作,继续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两化融合”促企业发展。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智能化水平。鼓励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企业的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建设能力,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
六、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路径,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形成党组织建设与企业成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4个100%目标:有条件建立党组织的地方要100%建立党组织,党组织要100%建设活动阵地,已建党组织要100%开展活动,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要100%覆盖。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进一步深化党建服务服务品牌,转变机关作风,推进效能建设,严格执行局机关规章制度,紧紧围绕“企业服务月”活动,实施“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的三服务工程。切实发挥经信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当好企业动态的信息员,转型升级的辅导员,项目建设的协调员,关爱企业的服务员,攻坚克难的战斗员。
三是强化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惩防体系建设,促使我局领导班子和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以过硬的作风、良好的形象、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