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项目投入 提高民生保障
为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人口环境
2013年,我区的人口计生工作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口计生委的精心指导下,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大项目投入力度,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顺利通过“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中期评估,各项工作取得了持续健康的发展。
截止12月底,全区常住人口51.5万人,育龄妇女11.51万人,已婚育龄妇女9.26万人,计划生育率99.2%,计生知识普及率93.85%,群众满意率98.23%,家庭健康服务率95%,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率94%,信息准确率98%,全面完成2013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确保了出生政策符合率、出生人口性别比、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等三项核心指标全面达标。
一、统筹协调,准确把握人口计生形势
1、 统一认识,强化高层倡导。区领导班子带头抓好、抓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变、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制度不变、坚持计划生育的一票否决制不变。区委主要领导亲自到区人口计生局调研,了解工作重点难点,坚定基层信心。区人大专题听取了区人口计生局“数字人口”平台建设情况的汇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了建议。区政府多次专题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汇报,克服全区资金紧张的困难,及时落实计划生育利导资金。
2、完善机制,落实责任体系。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各项综合治理人口工作机制的建立完善。一是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及时调整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人口工作会议,落实分工,明确责任,坚持齐抓共管,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合力。二是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逐年提高《对开发区、各街道科学发展考核和单项考核细则》、《钟楼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指导标准》中人口计生部门考核分值。三是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区政府于年初与各相关部门、各街道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于年底对牵头单位和涉及到的相关单位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评。
3、明确职责,统筹部门资源。全区各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协调配合。一是与公安、综治、商务、工商等部门协同联动,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网络架构,花园综合市场被命名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市场”。二是与卫生、药监等部门协同开展“两非”整治行动,查处一家非法B超鉴定胎儿性别并且非法引产的黑诊所。三是计生、法院、税务等13个部门构成的社会抚养费征收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违法生育案件查处和社会抚养费征缴力度,立案调查违法生育案件35例,征收社会抚养费185万元。四是与教文联合开展《圆梦·关爱女孩行动》征文比赛,进一步加大了关爱女孩的宣教氛围。五是借助区民政局12349服务平台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便民服务。六是与司法联合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开展法制、计生宣传。
二、全面夯实,筑牢人口计生基层基础
1、依法行政优化法制环境。开展“人口计生行政执法水平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民主评议、社会监督。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办理群众信访事项76例,优质结案率100%。认真组织持证企业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集中登记录入工作共2973人,城镇非从业居民一次性奖励登记录入工作共294人;办理审批照顾再生育一孩169对,并全部完成三合一平台网上审核;发放《常州市生育服务联系单》1145张、《常州市流动人口生育服务联系单》206张;新增办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95人;救助计划生育公益金对象11人,发放公益金55000余元。
2、完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和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建设,与公安、民政、教文、卫生等多部门建立信息共享长效机制,提高科学管理与优质服务水平。组织信息系统业务培训、开展人口计生统计数据质量信得过活动,促进统计数据质量的全面提升。完成人口信息变更区划代码、完善全员人口信息质量20000余条、新增流动人口个案5万余条、婚孕育共采集核查4500条。区人口计生局获“江苏省人口计生信息共享示范单位”称号。
3、锤炼队伍提升服务水平。一是组织“依法行政”培训,进一步规范全区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工作,使人口计生队伍执法水平更优。二是组织业务培训,通过开展推选“群众工作带头人”、“青蓝工程”等一系列帮带活动,强化年轻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人口计生队伍业务技能更优。三是积极开展提升满意度大讨论活动,开办简化办证程序、药具管理系统操作、心理慰藉技术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讲座、培训等,使人口计生队伍服务质量更优。区人口计生局“彩虹服务·满意计生”获得区机关优秀服务品牌。
三、加大投入,打造人口计生服务阵地
1、公共服务自助阵地顺民心。新建青枫社区和北大街社区世代服务室,完善健全人口计生服务网络,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殖健康咨询等贴心服务。根据老年居民的健康促进需求,分别在北大街社区和新闸社区服务中心建成融医疗保健、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银龄乐园”,使老人在这里得到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关爱与科学指导,促进晚年生活幸福。引入美国开拓者国际组织“康健”理念,分别于清潭综合市场和常州商隆产业用纺织品有限公司建成“康健驿站”,通过项目点基线调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外来工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生殖健康指导以及人事劳动、健康医疗、子女就学等转介服务。
2、特殊群体服务阵地暖民心。分别在新闸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五星街道勤一社区分别建成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心理关爱基地“馨荷园”、“乐龄园”,开展联欢会、座谈会、心理医生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救助、提供免费老年大学课程、志愿者陪同观看电影、远足郊游等形式的活动,为特殊家庭提供心理介入、娱乐、健身、休闲等服务。在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少女援助中心”,为青少年提供紧急避孕、意外怀孕的咨询辅导,解除怀孕少女的恐慌无助心理,并为她们提供科学、规范、方便的生殖健康医疗服务,另外还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相应的性健康教育,教治并举、相辅相成,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少女未婚怀孕的情况。
3、婚育新风文化阵地乐民心。新建中意宝第人口文化园,着力提升梧桐苑人口文化园,以雕塑、橱窗作为传播人口文化的载体,借助艺术作品的形象性,对社会公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理念,梧桐苑人口文化园也获得市级人口文化示范基地称号。北港街道居家养老养残帮扶基地和永红街道“筷”乐创业工作坊被评为市级“生育关怀基地”,为身边有实际困难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订单式帮困”服务,帮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增收致富,有力推动生育文明建设,增强家庭发展能力,提高计生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四、关注民生,提优人口计生惠民举措
1、落实人口计生利益政策。全年,我区人口计生经费1400万元,人均27.2元。其中,将294名达到退休年龄、持《独生子女证》的非从业人员纳入一次性奖励发放范围,共计发放持独生子女证退休职工及非从业人员一次性奖励金797.64万元。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金从原来的每人每月100元、150元上涨至400元、500元,全年发放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金360万元,分别比去年增加128%和393%。各街道也加大人口计生经费的投入,投入近400万元用于计生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经济补助、活动开展等,真正做到了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下拨经费准确发放、计划生育家庭的民生不出问题。
2、推进人口家庭幸福工程。全年超额完成待孕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指标,开展幸福家庭和生育关怀摄影作品、青春健康微作品、扇面画、中国梦书画作品等征集及评选工作,举办“婚育新风进万家”、“幸福满屋”系列宣传服务等各类咨询、讲座、竞赛、展览等485场次,参与群众达46000余人。举办“科学育儿进社区”知识讲座、早教体验课堂、早教培训讲座、新婚家庭幸福课堂共计51余场,193户家庭享受到了早教系列数字电视频道的赠送服务。“太阳花”青春健康白云援助基地开展青春健康活动20次,服务500余人次。办理独生子女幸福家庭保险3194人,保费90940元;妇女健康保险820份,保费35670元;免费赠送健康宝宝险125份。
3、拓展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一是流动人口服务确保均等普惠。分别在两家公司成立“党支部+计生协”和“工会+计生协”流动人口协会,开展“集贸市场流动人口服务月”、集贸市场讲座、咨询等活动70场次,发放孕前优生健康检测券112张,为550名新市民女性提供免费妇女病普查,为新市民子女开设“四点半课堂”、夏令营等活动。二是青春健康教育深入特色推进。与江苏理工学院合作开展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开设《成长之道》选修课,并从中选拔培养同伴教育宣讲员队伍,通过他们对身边的青少年进行身心健康知识和珍爱生命教育。三是特殊家庭帮扶创新落实开展。借助12349平台提供家政等服务,联系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市义工联关心孙子女生活与学业,通过经济扶助、精神抚慰、生活关怀和孙子女关爱等多项举措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2013年我区的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进一步提升了钟楼人民的幸福指数,但是在整体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我区将紧紧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统一思想,不折不扣地做好整合转型工作,全面推进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激发转型新活力,提升幸福新水平,为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人口环境。